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44章 王牌驾到,立下马威

仅仅三天后,一支由五辆墨绿色军用吉普车组成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地驶入了红星厂的大门。

车上下来了十几位身穿蓝色工作服,但气质却与普通工人截然不同的专家。他们步伐沉稳,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长期身处高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

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瘦,表情严肃,两鬓微霜的中年人。他就是此次军方“驻厂技术支持小组”的组长,在整个总装备部都赫赫有名,以作风严谨、标准严苛着称的“铁面总工”——秦振华。

李建国、张建华等人早已在办公楼前列队等候,见到秦总工下车,连忙热情地迎了上去。

“秦总工,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李建国伸出双手,想要握手。

然而,秦振华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越过众人,如同鹰隼一般,快速扫视着整个厂区的环境。当他看到远处车间墙壁上还未完全剥落的标语,和地面上一些难以避免的陈旧油污时,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李厂长,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他的声音,如同他的表情一样,冷硬而直接,“我这次来,不是来做客的,是来工作的。按照规定,我们需要立刻召开第一次项目联席会议,了解你们的生产准备情况。”

李建国伸出的手,尴尬地停在了半空中。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强大的压迫感。

半个小时后,在红星厂最大的会议室里,双方人员分坐两边,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秦振华没有给任何人寒暄的机会,他直接让助手,将一摞厚度堪比辞海的蓝色封皮文件,分发给了红星厂的每一位干部。

“这是GJb-9001A,**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全套标准文件。”秦振华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从今天起,它就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唯一准则。我不管你们以前是怎么做的,但在军工生产线上,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百分之百地,符合上面的规定。”

张建华和刘福贵翻开文件,只看了几页,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上面,从原材料的入库追溯、工人的操作资质认证,到生产环境的温湿度记录、甚至是一颗螺丝钉的拧紧力矩,都规定得细致入微,严苛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

“按照总部的要求,”秦振华看了一眼手表,继续说道,“你们红星厂,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所有文件的学习、消化,并提交一份符合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建设方案。两个月内,体系必须开始试运行。这是死命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一个月……”刘福贵主任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小声嘀咕道,“这……这怎么可能?光是把这些文件读完,都得半个月了……”

秦振华的耳朵很尖,他冷冷地瞥了刘福贵一眼:“有问题吗?完不成,就意味着你们不具备承接军工生产任务的基本能力。届时,我会如实向周将军汇报。”

一句话,就将所有人的退路,都堵死了。张建华等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来“协助”的专家组,而是一个来“督战”的宪兵队。

就在这气氛几乎要凝固的时刻,一直静静坐在角落里,翻阅着文件的李晓宇,终于开口了。

“秦总工。”他合上文件,抬起头,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您的要求,我们红-星厂,完全接受。”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他。

“并且,”李晓宇继续说道,“我保证,一个月内,我们会拿出一套不仅符合标准,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出您预期的质量管理方案。”

秦振华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在这个所有人都面露难色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竟然敢如此干脆地,立下军令状。

“哦?口气不小。”秦振华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军工生产,靠的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严谨和积累。”

“您说的对。”李晓宇坦然地点了点头,“所以,在接受您的‘下马威’之后,我也想请秦总工和您的团队,去看一看我们红星厂,为您准备的一点小小的‘见面礼’。”

“见面礼?”秦振华眉头一挑。

李晓宇没有多言,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亲自带领着秦振华和他的团队,穿过车间,来到了一个刚刚被清理出来,显得有些简陋的临时实验室。

实验室内,一台经过改装的磨床,静静地立在那里。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砂轮旁,多了一个看起来很古怪的,连接着各种电线和管路的装置。

“秦总工,您是精密制造领域的大家,应该知道,超精密磨削,最大的难题,就在于砂轮的磨损和修整。”李晓宇开门见山地说道。

“当然。”秦振华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傲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德国的在线激光修整,但技术被严格封锁。”

“那如果,”李晓宇笑了笑,“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让砂轮,实现‘自我锐化’呢?”

“不可能。”秦振华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定律。”

李晓宇没有争辩,他只是亲自戴上护目镜,走到了那台简陋的实验平台前。

“那就请您亲眼见证一下,‘违背定律’的时刻。”

他按下了启动按钮。

只见那枚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烧结而成的特制砂轮,开始高速旋转。与此同时,那个古怪的装置,也开始工作。一股墨绿色的电解液,被精确地喷射到砂轮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液膜。

紧接着,李晓宇按下了另一个按钮。

“滋滋——”

一阵微弱的电流声响起。

奇迹,发生了!

在实验室那台高倍率的工业显微镜的实时投影下,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在那高速旋转的砂轮表面,包裹着金刚石磨粒的金属基体,正在被电解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地,均匀地腐蚀掉!

而随着外层金属的剥落,一颗颗崭新的,无比锋利的金刚石磨粒,如同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从砂轮的内部,“破土而出”!

整个砂轮,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磨削的同时,进行着永不停歇的,自我修复与重生!

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秦振华和他带来的那群见多识广的军工专家们,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死死地盯着投影屏幕上那堪称神迹的一幕,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颠覆认知的,极致的震撼!

“这……这是……”秦振华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颤抖。

“ELId,电解在线修整技术。”李晓宇关掉机器,平静地揭晓了谜底,“一种用电化学,来取代物理修整的,全新的砂轮修整理念。”

他转过身,看着已经彻底石化的秦振华,脸上依旧是那副自信的微笑。

“秦总工,现在,您还觉得,我们一个月内,建立起一套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句空话吗?”

秦振华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看着李晓宇,那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和轻视,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敬畏。

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得离谱。

他原以为,自己是来“扶贫”的。却没想到,自己一脚踏进的,是一个隐藏着未来科技的,神秘龙潭!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第一次,主动向李晓宇,伸出了手。

“李总工,”他的声音,无比郑重,“我为我之前的态度,向你道歉。”

“从现在起,我们技术支持小组的定位,要改一改了。”

“我们不是来监督你们的,”他的眼中,燃烧起一股名为“合作”与“共赢”的火焰,“我们是来学习的!请你放心,从今天起,你们红星厂的任何需求,就是我们的最高指令!我秦振华,将调动我所有的资源,全力支持你们的ELId平台建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