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141章 超级工程,织女穿梭

江州的冬天,阴冷而潮湿。但“工业长城”三期工程的工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蒸汽腾腾的景象。

李建国,这位曾经的红星厂老厂长,如今的“超级工程”总指挥,正戴着安全帽,穿着军大衣,亲自站在深达十米的巨大基坑底部,指挥着混凝土的浇筑。

为了保证“巨灵”那长达三十米的导轨,在未来数十年内,不会因为地基沉降而产生哪怕一微米的变形。他们采用了一种,通常只用于核电站反应堆地基的,极度奢侈的“隔震气垫”技术。

在坚硬的岩层之上,先铺设一层厚达两米的,由特种橡胶和钢板交替叠合而成的隔震垫。然后再在上面,浇筑数千吨的高标号钢筋混凝土。

这,就是“巨灵”的双脚,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然而,就在地基工程稳步推进之时,研发前线,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神农”实验室内,苏晚晴看着传真机里那份来自日本东丽公司的通知函,脸色铁青。

“因为产能原因,暂停对华出口t800级高强度碳纤维。”

理由很冠冕堂皇,但谁都看得出来,这又是那个“赤龙计划”的阴魂不散。t800碳纤维,是制造“巨灵”横梁的核心材料。没有它,那个天才般的“复合结构”设计,就成了一纸空文。

“怎么办?”助手有些慌乱,“国产的碳纤维,目前最好的也只能达到t300的水平,强度差了一大截啊!”

苏晚晴咬着嘴唇,没有说话。她知道,向李晓宇求援是最简单的办法,但她那颗骄傲的心,不允许她在这个时候认输。

“既然买不到,那就自己想办法!”

她翻出了李晓宇曾经给过她的那本“锦囊”,目光,锁定在了一行不起眼的小字上——“结构决定性能”。

第二天,她带着团队,直接飞往了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在那里的简陋实验室里,她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专家都目瞪口呆的大胆构想。

“我们用t300!但是,我们不采用传统的层叠铺设!”

“我们要用‘多维立体编织’技术!像编织竹筐一样,把纤维束,在三维空间里,紧密地咬合在一起!通过结构的优化,来弥补材料强度的不足!”

同时,她还拿出了一份,由她自己研发的,添加了碳纳米管的“纳米改性环氧树脂”配方。

“用这种树脂,作为粘合剂,可以极大地提高纤维之间的结合力!”

这是一场豪赌。

为了实现这个构想,苏晚晴回到了江州,带领团队,开始了对制造设备的疯狂攻关。

既然没有现成的设备,那就自己造!

他们利用“祝融”机器人的技术储备,经过两个月不眠不休的拼装和调试,终于,造出了一台,体型庞大,拥有十二个灵活机械手臂的,全自动碳纤维铺丝机。

苏晚晴,给它起了一个,充满了东方浪漫色彩的名字——

“织女”!

恒温车间里,“织女”一号,正式开机。

巨大的铝锂合金内胆,被架在旋转台上,缓缓转动。

十二只机械手臂,如同十二位不知疲倦的巧手绣娘,牵引着那一束束黑色的国产碳纤维丝,在空中飞速穿梭、交织、缠绕!

激光检测仪,实时监控着每一层铺设的厚度和张力。

“女娲”系统,精准地控制着每一根丝束的落点。

这一刻,最硬核的工业科技,与最传统的编织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没有噪音,只有丝束穿梭的“沙沙”声,如同春蚕吐丝,编织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梦想。

整整一个月。

苏晚晴几乎就住在了车间里。她看着那根横梁,一点点地变厚,一点点地成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孕育。

终于,在一个深夜。

当最后一层碳纤维铺设完毕,经过高温固化炉的烘烤之后。

一根,长达十米,截面呈流线型,通体漆黑,散发着深邃而神秘的哑光色泽的,巨大的碳纤维复合横梁,被缓缓地,推了出来。

经过测试,它的重量,只有同体积钢材的五分之一!

但它的抗弯刚度,却达到了惊人的,钢材的六倍!

甚至,超过了使用日本t800碳纤维的理论计算值!

苏晚晴,摘下满是汗水的护目镜,看着眼前的杰作,累得直接瘫坐在了冰冷的地板上。

但她那张清冷美丽的脸上,此刻,却绽放出了,比任何花朵都要灿烂的笑容。

她轻轻地,抚摸着那根冰凉的横梁,对着虚空,仿佛在对着那些傲慢的封锁者,轻声,却又无比坚定地说道:

“你们不卖给我们。”

“那我们,就自己……”

“把它,织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