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2章 技术入股,一鸣惊人

第二天一早,红星机械厂的工人们发现,厂里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了。

李建国不再是愁眉不展,而是挺直了腰杆,在车间里来回巡视,仿佛找回了当年创业时的激情。而他的儿子李晓宇,则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上午都在画着一些谁也看不懂的图纸。

“爸,你进来一下。”李晓宇推开办公室的门,招呼道。

李建国走进办公室,看到儿子面前摊着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用铅笔画满了复杂的零件和数据。他虽然也是搞技术的,但看到这张图,也觉得有些头晕眼花。

“晓宇,你这是在……?”

“爸,厂里的债,我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李晓宇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办法?”李建国精神一振。

“金陵机床厂。”李晓宇说出这五个字。

李建国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金陵机床厂?他们自己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哪有钱帮我们?”

金陵机床厂是附近一家大型国营企业,实力雄厚。但最近一年,却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他们斥巨资从德国引进了一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本想借此来个产业升级,甩开所有竞争对手。没想到,这条生产线水土不服,自从安装以来,问题不断,三天两头出故障,产品合格率低得吓人。德国专家请了好几批,钱花了不少,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治。如今,这条生产线已经成了金陵机床厂一个巨大的包袱,进退两难。

这件事在整个金陵市的工业圈子里,几乎是人尽皆知。

“他们是没有钱,但他们有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李晓宇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们有技术难题,而我们,有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你?”李建国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子,“晓宇,我知道你昨天修好了c6140,很了不起。但金陵厂那条可是德国最先进的生产线,连德国人自己都搞不定,你怎么……”

“爸,你相信我吗?”李晓宇打断了父亲的话,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看着儿子那双深邃而自信的眼睛,李建国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那条生产线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设备本身,而在于设计上的一个微小缺陷。”李晓宇指着图纸,开始详细地解释起来,“德国人过于迷信他们的理论数据,忽略了我们这里的气候、湿度以及操作员的习惯。他们的主轴冷却系统设计得过于精密,在我们的环境下,散热效率会大打折扣,导致主轴在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产生热形变,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李晓宇一边说,一边在图纸上勾画出他设计的改造方案。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仿佛他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已经亲手把那条生产线拆解、重装了无数遍。

李建国听得目瞪口呆。他虽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技术细节,但他能感受到儿子话语中那强大的自信和严谨的逻辑。这绝不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有的见识。

“我们走,去金陵机床厂。”李建国猛地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

父子俩骑着厂里那辆破旧的“长江750”三轮摩托车,一路“突突突”地来到了金陵机床厂的大门口。

“站住!干什么的?”门口的保安毫不客气地拦住了他们。

“同志,我们是红星机械厂的,想找你们陈厂长。”李建国陪着笑脸说。

“陈厂长是你想见就见的?”保安斜着眼打量着他们父子俩,一身的油污,还有那辆破摩托,一看就是从哪个小破厂出来的,顿时更加不屑了。

“我们有解决你们厂生产线问题的方案。”李晓宇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却让保安的动作停滞了一下。

“就凭你们?”保安嗤笑一声,但还是有些犹豫。生产线的问题,现在是全厂最头疼的事情,谁也不敢怠慢。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从厂里走了出来。保安一看到他,立刻立正站好:“王工好!”

这位王工,正是金陵机床厂的总工程师,王建华。

“什么事?”王建华皱着眉头问。

“王工,这两个人说他们能解决生产线的问题。”保安指了指李晓宇父子。

王建华的目光落在李晓宇身上,看到他这么年轻,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不耐烦:“胡闹!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吗?”

“王工,请给我们五分钟。”李晓宇不卑不亢地说道,“如果五分钟内,我说的东西您不感兴趣,我们立刻就走。”

“好大的口气!”王建华被气笑了,“行,我倒要听听,你能说出什么花来。”

“你们的生产线,问题是不是主要集中在主轴精度上?尤其是在连续工作超过两个小时之后,废品率会急剧上升?”李晓宇问道。

王建华的脸色微微一变,李晓宇说的,和他们内部的测试报告一模一样。

“我们检测过主轴的跳动、冷却液的流量、伺服电机的响应,所有数据都在设计范围内,但就是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李晓宇继续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问题可能出在热传导的滞后性上?”

“热传导滞后性?”王建华愣住了,这个词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简单来说,就是散热跟不上发热,导致主轴内部产生了应力积聚,从而引发了微米级的形变。”李晓宇解释道,“德国人设计的冷却系统太理想化了,他们没有考虑到,在实际生产中,切屑、油污、粉尘都会影响散热片的效率。”

王建华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李晓宇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他的心上。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位浸淫此道多年的宗师!

“你……你跟我来!”王建华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亲自带着李晓宇父子,走进了那个让全厂工程师都束手无策的德国生产线车间。

车间里,陈厂长正对着那台趴窝的机器唉声叹气。

“厂长,这位是红星机械厂的李晓宇同志,他……他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王建华的语气有些激动。

陈厂长抬起头,看到李晓宇这么年轻,眼中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了一半。但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小同志,你有什么看法?”

李晓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围着那台精密的德国机床走了一圈,最后,他停在机床的主轴箱前,伸手指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散热口说道:“问题,就在这里。”

“这里?”陈厂长和王工都凑了过去,反复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把这里的盖板打开。”李晓宇说。

一个维修工立刻上前,用工具打开了盖板。只见里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散热片,但散热片之间,却堵塞着不少油污和金属粉末。

“看到了吗?”李晓宇说道,“就是这些东西,让你们的散热系统成了摆设。我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改造风道,增加一个过滤和反吹装置,成本不超过一千块钱。”

整个车间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李晓宇的自信和专业给镇住了。

“好!”陈厂长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精光,“小同志,我相信你!只要你能解决问题,条件你来开!”

“我不要技术入股,我需要现金。”李晓宇平静地说道,“五万块。问题解决,立刻付钱。”

五万块!

在1990年,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陈厂长仅仅犹豫了三秒钟,就果断地伸出了手:“好!一言为定!”

他被逼到绝路了,德国专家开口就要十万马克,还不敢保证能修好。相比之下,五万人民币的赌注,他愿意下!

李晓宇伸出手,和陈厂长有力地握在了一起。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红星厂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将彻底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