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45章 军民融合,神机初造

秦振华的转变,快得令人咋舌。

前一天,他还是那个不苟言笑,处处以“标准”和“规定”压人的“铁面阎王”。而第二天,他就变成了一个热情得让人有些招架不住的“后勤总管”。

“李总工,这是我连夜从第七研究院申请调拨过来的自动化工程师团队,一共十二人,都是我们院里最顶尖的电气和软件专家。从今天起,他们就归你直接指挥!”

一大早,秦振华就带着一群同样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军工专家,直接“杀”到了李晓宇的办公室。

“还有这个,”他将一份盖着红色加急印章的调拨单拍在桌上,“你要的超静压主轴系统和纳米级进给系统,我已经上报给周将军了。将军特批,从正在为我们‘长缨’工程配套的‘航天一院’的库存里,直接调拨两套最高规格的备品给你们!三天之内,专车送到!”

“另外,你提到的那个花岗岩床身,普通的不行。我联系了国家计量院,他们地下恒温室里,有一块陈放了二十年,用来做计量基准的‘泰山青’,重达十五吨,稳定性是普通花岗岩的十倍以上!我已经打报告申请了,不出意外,下周就能运过来!”

看着秦振华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和那一项项令人眼花缭乱的“顶级资源”,李晓宇身后的张建华和厂里的技术员们,一个个都听得目瞪口呆,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航天级的配件、国家计量院的基准石……这些过去只存在于新闻和传说中的“神仙宝贝”,如今,竟然像大白菜一样,被这位“铁面总工”轻轻松松地,就调拨到了他们这个小小的红星厂?

这就是国家力量吗?恐怖如斯!

李晓宇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那天的“技术秀”,没有白费。他成功地,将秦振华和其背后的整个军工体系,从一个“监督者”,变成了并肩作战的“合伙人”。

“好!”李晓宇站起身,与秦振华用力地握了握手,“秦总工,有了您这支援,我们的‘盘龙母机’,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当天下午,“ELId超精密磨床联合攻关小组”正式成立。

小组的构成,堪称豪华。由李晓宇,这位拥有超越时代技术的“先知”,担任技术总负责人,负责所有核心技术方案的制定。由秦振华,这位深耕军工体系数十年的“帅才”,担任项目总指挥,负责所有外部资源的协调和项目进度的管理。

一场前所未有的“军民融合”大会战,在红星厂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李晓宇将整台ELId磨床的设计,清晰地分解为四大核心模块:

一、以“泰山青”花岗岩为基座的,超高刚性、零震动床身系统。

二、以航天级静压轴承和军用雷达伺服电机为核心的,纳米级精密进给系统。

三、由他亲自设计的,包含了特制电源和精密电解喷头的,ELId电化学系统。

四、以及由林涛带领,军地双方软件专家共同开发的,多通道协同控制系统。

任务被清晰地分解,责任到人。整个项目,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飞速推进着。

红星厂那个原本用来堆放杂物的旧仓库,被彻底清空,改造成了“盘龙母机”的总装车间。地面被浇筑了厚达三米的独立防震地基,墙壁和天花板,都铺设了恒温隔音材料。

各种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顶级资源,在秦振华那强大的协调能力下,源源不断地汇入这个小小的工厂。

潜艇用的超静压油泵、核工业级别的特种电缆、甚至是为了确保ELId系统稳定,从某个秘密研究所里拆下来的大功率不间断电源……

红星厂的工人们,每天都像在看一场魔幻大戏。他们亲眼看着那些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盖着军用油布的神秘设备,被一车车地运进工厂,然后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到那个被列为“特级禁区”的总装车间里。

与此同时,另外两条战线,也捷报频传。

钱秉义教授的材料组,在得到了军方一台大型真空悬浮熔炼炉的支持后,如虎添翼。仅仅用了半个月,他们就攻克了“可控气氛多级淬火”工艺,成功冶炼出了第一批金相组织完美,硬度与韧性达到了设计指标的“盘龙一号”专用钢!

而林涛带领的算法组,在与军方专家的强强联合下,更是爆发出了一加一大于十的恐怖能量。他们仅仅用了二十天,就完成了ELId协同控制软件的第一版编程和仿真测试。那套能够完美实现“磨削-电解”双通道微秒级同步的算法,让所有参与项目的军方软件专家,都惊为天人!

时间,在所有人夜以继日的奋斗中,悄然流逝。

一个月后。

当那块重达十五吨,通体漆黑,表面平滑如镜的“泰山青”花岗岩基座,被稳稳地安放在总装车间的地基上时,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决战时刻,到来了。

“盘龙母机一号”的总装配工作,正式开始!

这一次,不再是李晓宇的个人秀。而是由他担任总指挥,军地双方上百名顶尖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协同作战的一场现代化工业大合奏!

每一个零件的安装,每一根线路的连接,都严格按照GJb**标的最高标准进行,并由秦振华亲自带领的质检团队,进行全程监督和数据记录。

又是一个不眠不休的半个月。

当最后一个模块——那套由李晓宇亲手设计和调试的ELId电化学系统,被完美地集成到机床上时,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屏住了呼吸。

一台,外形充满了简洁的工业美感,又透露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科幻气息的庞然大物,静静地,矗立在了车间的中央。

它通体由厚重的花岗岩和精密的金属构成,线条流畅而刚硬。各种复杂的管线和传感器,如同神经网络般,遍布机身,最终汇入一个闪烁着指示灯的,强大的控制核心。

它,不像一台机床。

它,更像一头蓄势待发的,沉睡中的钢铁巨兽。

“总工……我们……”秦振华身旁的一位军方工程师,看着眼前的杰作,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们……好像真的……造出了一台,这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东西……”

秦振华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的眼中,同样波涛汹涌。

他转过头,与身旁的李晓宇,对视了一眼。

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他们知道,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超精密制造的全新时代,即将由他们,亲手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