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15章 恒温恒湿,奠基之战

送走了德国专家,红星厂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三百台液压卡盘的订单,在刘福贵主任的严格把控下,有条不紊地生产着,每一天的产出和质量,都稳步提升。

工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知道,每多生产一个合格的产品,工厂的未来就多一分底气,自己的口袋也多一分充实。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可以安安稳稳地赚钱,坐等德国设备上门的时候,李晓宇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在又一次的核心团队会议上,他摊开一张亲手绘制的草图,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决定。

“为了迎接蔡司三坐标测量仪的到来,我们必须在设备进厂前,为它建造一个家。”李晓宇的手指,点在草图的中央,“一个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精密测量室’。”

“恒温恒湿?”李建国愣了一下,这个词汇,他只在一些介绍国外先进工厂的报纸上见过。

“没错。”李晓宇的表情无比严肃,“这台设备的精度,是以微米计算的。任何微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巨大偏差。所以,我们必须为它提供一个绝对稳定的工作环境。”

他逐一解释着图纸上的要求:“首先,地基要独立。我们要从车间地面,向下深挖至少三米,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个独立的防震地基,和整个厂房的结构完全脱开,避免任何机器的震动传导过去。”

“其次,墙体要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保温材料。门窗要用双层密封的,确保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

“最关键的,是环境控制系统。”李晓宇加重了语气,“我们需要采购大功率的工业空调和除湿机,确保这个房间的温度,一年四季,都精确控制在20摄氏度,上下浮动不超过0.5度。湿度,则要始终保持在50%左右。”

“最后,无尘。所有进入这个房间的人,都必须经过一个风淋室,换上专用的防静电工作服。房间每天都要用专业的吸尘设备进行清洁。”

当李晓宇说完这一系列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后,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在他们的概念里,给机器盖个房子,无非就是砌几堵墙,加个屋顶。而李晓宇描述的这个东西,听起来……简直像是在建造一个高精尖的实验室!

“晓宇……这……这是不是太夸张了点?”李建国第一个沉不住气了,他指着图纸,满脸肉痛,“挖三米深的地基?还要装大空调?这……这得花多少钱啊!我们好不容易赚来的这点家底,不会全填进去吧?”

“是啊,李总工,”张建华也小心翼翼地附和道,“我们厂的仓库不是还有空房间吗?收拾收拾,应该也能用吧?”

看着众人脸上的疑惑和不解,李晓宇心中早有预料。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站起身,拿起一支粉笔,在会议室的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公式:ΔL = a * L * Δt。

“大家可能看不懂这个公式,没关系,我来解释。”李晓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这是一个物理学上关于线性热膨胀的计算公式。简单来说,一根一米长的钢材,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时,它就会伸长大约12微米,也就是0.012毫米。”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小,对吗?小到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但是,我们即将拥有的蔡司测量仪,它的精度是多少?是3微米!温度只要有零点几度的变化,产生的材料变形,就足以让我们的测量结果完全失效!”

“我们花了几十万,买回来的是什么?是‘精确’!如果我们不能为‘精确’提供一个绝对可靠的环境,那我们买回来的,就不是一台高科技设备,而是一堆昂贵的废铁!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李建国和张建华等人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们终于明白了,李晓宇的坚持,不是铺张浪费,而是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对工业标准的极致追求。

“我明白了!”刘福贵主任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李总工,您就说吧,要我们怎么干!我们生产车间,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挖地基的活儿,我们包了!”

“没错!”张建华也激动地站起来,“我们技术部,负责研究图纸,保证施工质量!”

“好!”李晓宇满意地点了点头,“那我们就把建造这个测量室,当作我们红星厂迈向新时代的第一场‘奠基之战’!所有人,都给我动起来!”

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工程,在红星厂破旧的厂区中央,拉开了序幕。

李晓宇亲自坐镇指挥,张建华带着技术员们反复核对图纸,刘福贵则领着一帮最壮实的工人,抡起镐头和铁锹,开始了艰苦的地基挖掘工作。

工人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每天都加班加点。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建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房间,更是红星厂未来的希望。

然而,正如李晓宇预料的那样,困难很快就出现了。

地基和墙体都好解决,但最核心的恒温恒湿设备——大功率的精密工业空调,在1990年的内地市场,根本就是有价无市的稀罕物。

跑遍了整个江州市,甚至联系了省城的设备供应商,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

眼看着测量室的主体结构一天天成型,最核心的“心脏”却没有着落,李建国急得嘴角都起了泡。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李晓宇却显得异常镇定。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打了一个下午的电话。没有人知道他把电话打给了谁。

只知道,三天后,一辆挂着沪市牌照的货车,直接开进了厂区。车上装载的,正是两台崭新的,印着外文标志的进口大功率精密空调。

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李晓宇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一个上海的朋友帮忙搞定的。”

没有人追问那个朋友是谁,因为在他们心中,无所不能的李总工,认识一些通天的人物,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个月后,当那间占地五十平米,洁白、明亮、充满现代科技感的精密测量室,在破旧的厂房中央正式落成时,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人都围在它的周围,久久不愿离去。

它就像一个诞生于旧时代废墟之上的新生命,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却又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希望之光。

李建国走到他身边,看着眼前的杰作,激动地搓着手,像是在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晓宇,真没想到,我们厂里也能有这么个‘宝贝疙瘩’。跟做梦一样。”

“爸,这不是梦。”李晓宇的目光,从测量室上收回,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这是我们未来的基石。现在,地基打好了,就等那台‘定海神针’了。”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递给父亲:“德国那边发来的消息,蔡司的设备已经装船启运,预计下周就能抵达沪市港口。我们的奠基之战打赢了,真正的硬仗,马上就要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