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堂春深锦绣山河 > 第81章 兰言惠语

锦堂春深锦绣山河 第81章 兰言惠语

作者:柒柒yxl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02:47:08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这天竟是个难得的晴日,冬阳暖煦,驱散了连日的阴湿,连荷塘里乌黑的淤泥都在日光下泛着些许微光。水榭小苑早早便洒扫一新,周妈妈甚至特意寻来几支半开的绿萼梅,插在素白瓷瓶里,为这简陋的居所添上一抹清雅生机。

沈清弦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湖水绿袄裙,只鬓间多簪了一支秦姝所赠杭白菊里挑出的、品相最完整的花朵,风干后的花瓣呈现出温润的淡黄色,与她沉静的气质相得益彰。她端坐于临窗的椅上,面前小几上摆放着那本她时常翻阅的、内容浅显的医书杂记,手边是一杯热气袅袅的清茶,姿态从容,唯有置于膝上、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些许不平静。

辰时末,苑外传来一阵轻巧却规律的脚步声,伴随着小鹊刻意提高的、带着紧张与兴奋的通报声:“姨娘,安国公府的秦二小姐到了!”

沈清弦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缓步迎至门口。

只见秦姝今日并未盛装,只着一身月白素锦长裙,外罩一件银狐皮里子的莲青斗篷,乌发简单绾起,簪着一支通透的白玉簪,通身上下并无过多装饰,却越发衬得她气质清冷高华,如同雪中寒梅。她身后跟着一位年约四旬、面容严肃、眼神却透着精明的嬷嬷,想必就是那位递话的管事妈妈。

“秦小姐大驾光临,陋室蓬荜生辉,奴婢有失远迎,还望小姐恕罪。”沈清弦依礼深深下拜,语气恭谨却不卑微。

秦姝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一瞬,尤其在看到她鬓间那朵风干的杭白菊时,清冷的眸子里似有微光掠过。她虚扶一下,声音如玉石相击,清越动人:“沈姨娘不必多礼,是我冒昧前来叨扰才是。”她语气平和,并无半分居高临下之态。

两人相让着进入水榭内。秦姝目光随意扫过屋内陈设,简单,洁净,带着药香和墨香,与陆府其他地方的奢华截然不同。她的目光在那瓶绿萼梅和摊开的医书上略作停留,随即落回沈清弦身上。

“前次姨娘所赠药方,简便有效,慈安堂已试用,颇见成效。尤其是那治疗小儿疳积的鸡内金方,价格低廉,百姓称善。姝,在此谢过。”秦姝开门见山,语气诚挚。

“小姐言重了。”沈清弦微微垂首,“不过是些民间土方,能入小姐青眼,帮到些许人,是奴婢的荣幸。”她亲自执壶,为秦姝斟茶,动作优雅流畅,“陋室无好茶,唯有这粗制的山野清茗,还望小姐莫要嫌弃。”

秦姝接过茶盏,指尖与沈清弦有瞬间的轻触,两人皆是一顿。秦姝抬眼,看向沈清弦,那双清冷的眸子仿佛能洞悉人心:“姨娘过谦了。能写出那般方子,又岂是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顿了顿,放下茶盏,从身后嬷嬷手中接过一本略显古旧的线装书册,“这便是姝在信中提及的那本药膳杂记,其中有些记载,与姨娘所献方子之理颇有相通之处,故而冒昧前来,想与姨娘一同参详。”

真正的交锋,此刻才开始。

沈清弦双手接过那本泛黄的书册,触手便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她并未立刻翻阅,而是恭敬道:“小姐厚爱,奴婢感激不尽。只是奴婢才疏学浅,于医药一道不过略知皮毛,只怕见识浅薄,贻笑大方。”

“姨娘何必妄自菲薄。”秦姝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容,“学问之道,贵在交流切磋。譬如这书中记载,岭南之地,常以五指毛桃煲汤,谓能健脾补肺,祛湿化痰。然其性微温,若遇湿热炽盛之体,反易助火。不知姨娘如何看待此物之用?”

这是一个极其专业且切中要害的问题,既考察沈清弦的医药知识,也试探她是否能辩证看待药性。

沈清弦心念电转,脑中迅速回忆哑婆所授以及前世零星记忆。她沉吟片刻,不疾不徐地答道:“小姐所言极是。五指毛桃确有益气补虚之效,然其性偏温燥。奴婢以为,用之需辨体质。若脾虚湿盛而热象不显者,用之甚佳;若湿热并重,则需佐以清热利湿之品,如土茯苓、木棉花等,制其温燥之性,方为稳妥。且其用量与煲煮时辰,亦需因人、因时而异。”

她回答得条理清晰,既肯定了秦姝的观点,又提出了自己的补充见解,言语间透露出对药性配伍的深刻理解。

秦姝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微微颔首:“姨娘见解独到,与宫中太医所言,竟有不谋而合之处。”她话锋轻轻一带,似是无意,却让沈清弦心中微凛。宫中太医……秦姝接触的层面,果然非同一般。

两人就着这本药膳杂记,又探讨了几处地方特色药材的用法与禁忌。沈清弦知识虽不及秦姝系统广博,但她思路灵活,常能从民间实用的角度提出独到见解,且引经据典时,偶尔会提及一些生僻的、并非医书主流记载的用法,让秦姝颇感新奇。

交谈渐深,气氛也愈发融洽。秦姝似乎放下了些许清冷的外壳,话语也多了起来。她谈及各地风物,民生多艰,言语间常怀悲悯。沈清弦则大多倾听,偶尔插言,言辞恳切,态度不卑不亢。

“听闻姨娘出身永嘉侯府,”秦姝忽然问道,目光清凌凌地看向沈清弦,“想必幼时亦是锦衣玉食,如今……可还习惯?”

话题终究还是绕到了她的身世和现状上。沈清弦心中早有准备,她抬起眼,迎上秦姝探究的目光,唇边漾开一丝淡淡的、带着些许苦涩却又异常平静的笑意:“劳小姐动问。人生际遇,浮沉难料。锦衣玉食是过去,粗茶淡饭是如今。奴婢别无他求,但求心安而已。能得一隅安身,闲暇时翻翻杂书,琢磨些微末技艺,于愿足矣。”

她没有诉苦,没有抱怨,只是平静地陈述,那份历经磨难后的通透与淡然,反而比任何激烈的言辞更能打动人心。

秦姝凝视她片刻,那双清冷的眸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缓缓融化。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了几分:“心安之处,即是吾乡。姨娘能有此心境,殊为难得。”她不再称呼“沈姨娘”,而是改口称“姨娘”,虽只一字之差,其中的亲疏意味却已不同。

她又坐了片刻,与沈清弦约定日后可常通信探讨医药,这才起身告辞。临走前,她似是不经意地对身旁的嬷嬷道:“容嬷嬷,回头将我库房里那几株上好的老山参,还有前儿得的那些川贝,分一半给姨娘送来。秋冬季节,最是养阴润肺之时。”

这份礼物,远比之前的杭白菊和口头赞誉要厚重得多,也更具实际意义。

沈清弦心中震动,知道这不仅仅是馈赠,更是一种认可与庇护的象征。她深深下拜:“小姐厚赐,奴婢愧不敢当。”

“区区药材,不足挂齿。”秦姝扶起她,目光在她清瘦的脸上停留一瞬,“姨娘……保重身子。”

送走秦姝主仆,水榭小苑重归寂静。沈清弦独立廊下,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手中仿佛还残留着那本药膳杂记的厚重触感。

兰言蕙语,沁人心脾。这次会面,比她预想的还要成功。她不仅初步赢得了秦姝的尊重与友谊,更隐隐获得了一份来自安国公府的、无形的庇护。

阳光透过稀疏的梅枝,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微微眯起眼,感受着那份久违的、名为“希望”的暖意。

第一步,她走得稳且准。接下来,便是要将这份来之不易的“东风”,化为她乘风破浪的力量。她转身回屋,步履沉稳。棋盘之上,她手中的棋子,又多了分量不轻的一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