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 > 第88章 说服两方

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 第88章 说服两方

作者:爱偷吃的响尾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2:46:00

灯火映照着两张截然不同的脸。

一张,是刘琦那因恐惧与绝望而扭曲变形的,另一张,则是诸葛亮那古井无波,仿佛万事不萦于心的淡然。

“先生,求先生救我!”刘琦的声音已经沙哑,他重重地以头抢地,额头与地板碰撞,发出闷响。

他仿佛一头被逼入绝境的麋鹿,除了眼前这根看似虚无缥缈的救命稻草,再无他路。

“继母蔡氏与蔡瑁舅甥,早已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父亲在时,尚能苟活;一旦父亲……一旦父亲有不测,荆襄九郡,将再无我刘琦容身之地!届时,我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说到最后,他竟泣不成声,双肩剧烈地耸动着,一个堂堂州牧长子,此刻却卑微得如同尘埃。

诸葛亮静静地听着,羽扇轻摇,带起的微风吹得灯焰微微晃动。

他没有去扶,也没有出言安慰。

这压抑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分量,它像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刘琦的心头,让他几乎窒息。

终于,诸葛亮开口了,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不带一丝情感:

“公子此言差矣。蔡夫人乃公子继母,孝道乃人伦之本,蔡瑁将军乃国之栋梁,亦是公子至亲。此乃公子家事,亮一介外臣,岂敢干预刘荆州府上私事?

更何况,主公托付于亮者,乃兴复汉室之大业,非为他人谋取私位之诡计。公子请回吧。”

话音未落,他便已站起身,一拂衣袖,作势欲向楼梯走去。

他身形挺拔,步履沉稳,那决绝的姿态仿佛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凛然不可侵犯。

这番义正词严的话语和毫不留情的举动,彻底击碎了刘琦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寻常的哀求,已无法打动眼前这个智计近妖的男人。

诸葛亮看到刘琦踉跄着站起,还以为他放弃了,谁知他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剑,“呛啷”一声拔出,剑锋直指自己的咽喉。

“先生!”刘琦的声音颤抖着,却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

“今日先生若不肯赐教,琦唯有血溅于此,以明心迹!我死不足惜,只怕世人会说,是诸葛孔明见死不救,逼死了荆州长子!”

剑刃锋利,已在他颈上划开一道浅浅的血痕。

灯火下,那抹殷红显得格外刺目。

这里是刘表的地盘,刘琦若死在这里,而他诸葛亮是唯一的在场者,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

刘备的整个阵营,都可能因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是一场豪赌,刘琦赌上了自己的性命,也赌诸葛亮不敢让他死在这里。

诸葛亮的目光在那锋利的剑刃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落回刘琦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上。

他看到了,那不是伪装,而是真真正正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断。

良久,诸葛亮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他向前两步,凑到刘琦耳边,那总是淡然的脸上,第一次显露出一种近乎诡秘的神情。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

“公子难道忘了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典故吗?”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刘琦脑中炸响。

他持剑的手微微一颤,眼中疯狂的神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然与思索。

诸葛亮的声音继续如魔咒般灌入他的耳中:“今江夏空虚,黄祖新丧,乃东吴孙氏必争之地。公子何不主动向尊君请命,以防备江东为名,自请屯兵江夏?

江夏地处偏远,兵权在握,既远离了襄阳的是非之地,又立下了守土之功。如此,外可以御敌,内可以自保,岂不两全?”

屯兵江夏!

这四个字仿佛一束光,瞬间刺破了刘琦心中所有的阴霾。

他全身一震,手中的短剑“当啷”一声掉落在地。

绝望的死气从他身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

他看着诸葛亮,

他再次深深下拜,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哀求,而是发自肺腑的叩谢。

诸葛亮坦然受了这一拜,随即转身,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幕。

计策已出,棋子已落,荆州这潭死水,终于被他亲手搅动了起来。

然而,他的心并未因此而轻松。

他能算到蔡氏的贪婪,能算到刘琦的绝望,也能算到主公刘备的未来。

可这天下,又岂止一个荆州。

孔明的目光穿透夜色,望向遥远的北方。

曹操的大军如乌云压境,这是天下人都能看到的威胁。

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正的弈者,目光从不只停留在一处。

……

辽东。

襄平城的宫殿内,公孙度枯瘦的手指缓缓摩挲着座椅扶手上狰狞的兽首,目光却死死锁定在堂下那个青年身上。

那是曹司空派来的使者。

自己“辽东王”这个称号,听起来威风凛凛,可公孙度自己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关起门来自己哄自己的玩意儿。

中原的诸侯们,谁会正眼看他这个偏居一隅的“王”?

他老了,当年裂土称王的豪情早已被岁月和凛冽的海风消磨殆尽,只剩下维持现状的谨慎和对中原乱局的冷眼旁观。

使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曹操的问候,更是一个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封号——大汉辽东侯。

“侯”与“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前者是自封的草寇,后者却是得到朝廷认可,名正言顺的封疆大吏。

这意味着他的家族,他的功业,将被镌刻在汉室的史册之上,而非被当成一介叛逆。

这诱惑,如同一剂最猛烈的汤药,灌进了公孙度行将就木的躯体,让他干涸的血脉重新感到了灼热的奔流。

“司空的意思是,只要我出兵,夺取渤海、乐安二郡,事成之后,便上表天子,封我为辽东侯?”

公孙度的声音沙哑干涩,像两块老树皮在摩擦,但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冒着精光。

使者微微躬身,语气平淡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君侯明鉴。袁谭、袁尚兄弟反目成仇后河北大乱,后被吕布那贼子夺去了青州,但也是损兵折将,此乃天赐良机。

君侯只需以雷霆之势东进,夺取二郡易如反掌。此举上为朝廷分忧,下可开拓疆土,更能获得万世基业的名分。司空所求,不过是君侯牵制袁氏余孽,为朝廷平定北方尽一份力罢了。”

一番话,或真或假,唬得公孙度一愣一愣的。

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被彻底打消。

他不是在为曹操卖命,他是在为自己、为公孙家的未来博一个名正言顺!

他紧紧攥住扶手,骨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沉寂了二十年的野心,如同被投入烈酒的火星,轰然一声,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他仿佛透过眼前摇曳的烛火,窥见了一条通往诸侯之巅的狭窄天梯。

“好!”公孙度猛地站起,衰老的身躯在这一刻竟显得异常高大,“传我将令,点兵五万,即刻备战!告诉将士们,此战,不为钱粮,只为我公孙氏的荣耀!”

北方的寒风,自此多了一股肃杀的铁锈味。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东柴桑。

周瑜端坐于都督府内,面前的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形成一片胶着的杀局。

他对面,曹营使者满宠正手持一枚白子,悬在空中,迟迟不落。

这盘棋,已经下了两个时辰。

满宠看似在谈论棋局,实则句句不离淮南,言语间满是劝说江东安分守己,与曹操共分天下的“善意”。

周瑜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应对,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任凭对方如何挑拨,他的音律始终不乱。

直到满宠话锋一转,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说来,淮南之地,当真是英雄辈出。昔日都督与孙策将军席卷江东,何等威风。只可惜……唉,天妒英才。如今合肥城内,有张辽张文远将军,其勇猛冠绝三军;又有徐庶徐元直先生,谋略深不可测。有此二位在,淮南固若金汤,都督若是兴兵,恐怕……”

“张辽……徐庶……”

周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这两个名字,如两根淬毒的钢针,狠狠刺入他内心最深处的伤口。

他永远也忘不了当年的惨败,明明追杀吕布就要成功,谁知突然被张辽偷了老家。

据说那鬼神莫测的用兵之策,便出自那个叫徐庶的谋士之手。

那是他执掌江东兵权以来,唯一一次狼狈不堪的败退,是他完美履历上唯一的污点。

满宠敏锐地捕捉到了周瑜眼中一闪而过的阴冷杀机。

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激怒一头猛虎,远比说服他更有效。

周瑜缓缓拾起一枚黑子,啪的一声,重重砸在棋盘的天元之位。

棋盘上的胶着之势瞬间被打破,一股吞天食地的霸道气势扑面而来。

他没有看满宠,而是望着窗外翻涌的江水,声音冷得像冰:“使者远来辛苦,请回吧。江东的决断,不日便会送到许都。”

满宠心中一凛,他能感到那平静外表下火山喷发般的战意。

他从容起身,拱手告辞,转身的刹那,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送走满宠,周瑜一言不发,径直赶往吴侯府。

此时的议事大厅内,早已吵成了一锅粥。

以张昭为首的一众老臣,力主休养生息,认为曹操势力强大,淮南城池坚固、兵力充足,不可轻举妄动。

而另一派年轻将领则热血沸腾,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孙权端坐主位,碧色的眼眸在两派人马脸上来回扫视,眉头紧锁。

他既不想错过战机,又担忧江东根基不稳,一时间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周瑜一身戎装,步入大厅。

他身上那股尚未消散的凛冽杀气,让整个嘈杂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江东大都督的身上。

“主公,”周瑜走到堂中,声如金石,“臣以为,必须征伐淮南!”

张昭立刻反驳:“公瑾,不可冲动!曹操遣使前来,名为修好,实为试探。我等若行动,正中其下怀!”

周瑜冷笑一声,目光如电,扫过众臣:

“张公此言差矣!正因曹操遣使,才证明其心虚!他若真有南下之力,何须多言,早已大军压境!

如今他主力被袁氏牵制于北方,正是我等夺取淮南,将防线推至江北的最佳时机!满宠提及张辽、徐庶,不过是想以昔日之败来动摇我军之心,此等拙劣伎俩,岂能瞒过主公与我?!”

他顿了顿,上前一步,直视孙权,语气激昂而恳切:“主公!合肥虽坚固,但其内心必定胆怯!我军士气正盛,携新胜之威,一鼓作气,必能攻克!拿下淮南,则江东再无后顾之忧,可与曹操划江而治,方能图谋天下!”

一番话,掷地有声。

大厅内,文臣们的忧虑与武将们的热血,在周瑜这番充满战略远见与复仇快意的分析下,被彻底引燃,融合成了一股共同的意志。

孙权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好友与臂膀,看着他眼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自己胸中的豪情也被彻底点燃。

他缓缓站起身,大厅内落针可闻。

“公瑾所言,正合我意。”孙权年轻而威严的声音响彻大厅,“传我将令,发兵五万,以周瑜为大都督,征讨淮南!”

“诺!”山呼海应般的应答声,震得梁柱嗡嗡作响。

一场足以席卷江北的风暴,就在这谈笑之间,悄然定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