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 > 第67章 刘备入城,孙权诈乱

城内酒楼人声鼎沸,热气混杂着酒香与菜肴的香气,扑面而来。

刘备三兄弟的到来,惹得周围的酒客们纷纷侧目,目光落在他们风尘仆仆的脸和掩不住的煞气上,尤其是那豹头环眼的张飞和丹凤眼微眯的关羽,一人凶神恶煞,一人威严如山,寻常人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小二殷勤地跑上前来,脸上堆着笑,却也透着几分胆怯,搓着手道:

“三位客官,楼上雅间已满了,这大堂……也只剩下些零散座位,您看……”

张飞环眼一瞪,声如洪钟:“俺们兄弟赶了一路,随便拼个桌子便是,哪来那么多讲究!”

他这一嗓子,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周围几桌的客人更是吓得缩了缩脖子。

刘备无奈地按住张飞的肩膀,温声道:“三弟,休得无礼。”

他转向小二,和善地笑了笑,“无妨,我兄弟性急,我等就在这大堂寻个角落便好。”

正当此时,邻近窗边一桌,一个身着青衫、头戴纶巾的文士缓缓站起身。

他面容清秀,气质儒雅,与这酒楼里的江湖气息格格不入。

他朝着刘备的方向微微躬身,声音清朗:“三位若不嫌弃,在下这桌位置尚可,既能临窗观景,又避开了过道喧嚣。在下已酒足饭饱,正欲离去,这位置便让与你们吧。”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礼数周全,让人如沐春风。

刘备心中一动,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眼,见其眼神澄澈,举止从容,并非寻常之辈。

他连忙拱手还礼:“先生太客气了。我等风餐露宿之人,随处可坐,岂敢夺先生之位。”

那文士却笑着摆了摆手,已然从座位上走了出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籍不过一介书生,担不起先生二字,玄德兄一路奔波何故推辞?”

对于身份被道破,刘备也未曾惊讶,好歹现在自己也是略有名望。

刘备不再客气,引着关羽、张飞坐下,却又转身对那文士道:“萍水相逢,承蒙先生厚爱。若先生不急,可否容备敬上一杯薄酒,以表谢意?”

这正是刘备的过人之处,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结交贤达的机会。

那文士点点头坐了下来。

四人落座,重新点了酒菜。

几番寒暄下来,刘备得知此人名叫伊籍,字机伯。

当伊籍说出自己乃是荆州牧刘表帐下从事之时,刘备端着酒杯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原来是景升公帐下高士,失敬失敬。”

刘备的声音里多了一分真挚的热切,“备久闻荆州人才济济,今日得遇机伯先生,方知此言不虚。”

伊籍淡然一笑,目光在刘关张三人脸上一一扫过,从容道:“玄德公过誉了。籍不过是为主公处理些文书杂务罢了,算不得什么高士。倒是玄德公仁义之名,传遍四海,就连荆襄之地的贩夫走卒,都听闻过您携民渡江的义举,此等胸襟,天下几人能及?”

他这番话并非空洞的吹捧,而是精准地点出了刘备最为看重的名声,让刘备心中大感慰籍。

更让刘备惊讶的还在后面。

伊籍将目光转向关羽,微微颔首:“想必这位便是温酒斩华雄的云长将军吧?将军双目一睁,不怒自威,真乃神人也。”

他又看向张飞,非但没有被其凶恶的面相吓到,反而露出欣赏的神色:“而这位,定是玄德兄的三弟,翼德将军吧?将军气度非凡,孔武有力,想必也是军中悍将!”

此言一出,连素来高傲的关羽都忍不住捋了捋长髯。

而张飞更是乐得咧开了大嘴,他最喜欢听人夸他勇猛,当即举起酒碗,大笑道:

“你这书生倒是有眼光!比那些见了俺就躲的酸儒强多了!来,俺老张敬你一碗!”

一时间,酒桌上的气氛迅速变得热络融洽起来。

伊籍谈吐风雅,见识广博,无论是天下大势,还是地方风物,皆能娓娓道来,且观点独到,常常一语中的。

刘备越听越是心惊,越聊越是欢喜,他深知眼前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其才智远在寻常幕僚之上。

酒过三巡,刘备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他放下酒杯,神情恳切地看着伊籍,言辞恳切地说道:

“备半生飘零,辗转至今,只恨身边缺少如先生这般的智谋之士指点迷津。如今虽暂寄荆州,却如无根之萍,不知明日将飘向何方。若……若能得先生不弃,屈身相助,备必当以师礼待之,同心同德,共扶汉室!”

这番话几乎是剖心置腹的招揽了。

关羽和张飞也停下了动作,齐齐望向伊籍,他们看得出,自己的大哥是动了真情。

伊籍闻言,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却没有立刻回答。

他端起酒杯,轻轻呷了一口,才缓缓说道:“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玄德公乃当世人杰,仁德播于天下,实乃汉室复兴之望。不瞒您说,籍今晨出门,恰闻墙头有喜鹊登枝,清脆啼鸣,心中便觉今日必有喜事。如今看来,果然是应在了此处,能与玄德公这般贵人同席畅饮。”

他没有明言归附,但这番“喜鹊报喜”的比喻,却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照进了刘备的心里。

这其中的暗示已经再明显不过。

刘备心中狂喜,眼中的光芒更盛

宴席终有尽时,伊籍起身告辞。

刘备亲自将他送到酒楼门口。

临别之际,街上人流穿梭,伊籍忽然凑近刘备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急速说道:

“玄德公,荆州非久留之地。蔡氏一族,外宽内忌,其党羽遍布州郡欲掌控整个荆州。将军若是投靠刘表贸然插入必然成为其眼中之钉!定要多加小心!”

这句警告如同一道惊雷,在刘备心中轰然炸响。

他猛地一震,看向伊籍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没想到,初次见面,伊籍竟敢冒着巨大的风险向他吐露如此机密。

刘备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眼眶,竟有些微微湿润,他用力握住伊籍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两个字:“多谢!”

伊籍微微一笑,抽回手,混入人流之中,转瞬间便消失不见。

刘备站在原地,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袍,让他滚热的头脑冷静了许多。

伊籍的出现,是意外之喜;而他的警告,也让刘备惴惴不安。

他意识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波谲云诡,暗流汹涌。

就在刘备心潮起伏,思索着荆州未来之路时,一名负责打探消息的校尉神色慌张地从远处飞奔而来,附耳禀报道:

“主公,急报!东吴有异动!孙权正于柴桑大集舟船,都督周瑜日夜操练水师,军中传言……其剑锋所指,似乎并非北面曹操,而是冲着江夏与荆州而来!”

刘备心头一沉。

江夏与荆州?

孙权小儿,竟有如此胆魄与野心!

他挥手让校尉退下,与身旁的关羽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江东猛虎,终究是要择人而噬了。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柴桑,吴侯府邸的议事大殿之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烛火摇曳,将一张张肃穆的面孔映照得明暗不定。

孙权端坐于主位,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殿下文武分列两旁,人人屏息,目光皆汇聚在中央那位身姿挺拔、俊朗不凡的青年都督身上。

周瑜一身白袍,腰悬佩剑,神色从容,仿佛即将谈论的不是一场决定江东命运的国战,而是一盘闲棋。

“主公,”周瑜清朗的声音打破了死寂,字字句句如金石落地,掷地有声。

“黄祖老贼,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然其坐守江夏,城池坚固,水寨相连,若强攻,我军必损失惨重。且其人虽勇而无谋,却性多猜忌,寻常诱敌之计,恐难奏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孙权的脸上,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弧度:“故而,瑜有一计,名曰‘诈乱诱敌’。”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程普、黄盖等一众老将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

周瑜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我军可佯作内乱。请宗室重臣,固陵太守孙静叔父,上表弹劾瑜与主公,言辞越激烈越好,斥责我等穷兵黩武,不恤民力,而后于固陵起兵,声称要清君侧,与主公分庭抗礼。”

“什么?”大殿之内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此起彼伏。

这计策太过骇人听闻,简直是拿江东的基业在赌博!

让孙氏宗亲带头“谋反”,一旦消息泄露,或是黄祖不上当,江东内部必将人心惶惶,后果不堪设想。

“都督,此计太过凶险!”

老将黄盖第一个站出来,声如洪钟,“静公乃宗室柱石,岂能担此叛逆污名?”

周瑜却微微一笑,未曾作答。

孙权此时站了起来,眼神锐利:“黄祖生性贪婪狂妄,素来轻视孤年轻。江东内乱,孙氏宗亲带头,如此天赐良机,他岂会不动心?

只要他尽起江夏之兵渡江而来,欲与静公夹击我军。届时,我军主力便可与静公内外夹击,一举歼灭江夏主力!至于静公之名……”

他的目光转向了队列中一位须发花白、神情威严的老将,深深一揖:“此事成败,全系于叔父一人之身。为江东大业,为父(孙坚)复仇,孤恳请叔父,暂受此不白之冤!”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孙静身上。

这位孙坚的弟弟,孙策、孙权的亲叔父,自孙策创业以来便镇守后方,劳苦功高,此刻却要被推到风口浪尖,背负上叛臣的骂名。

大殿内一片死寂,众人连呼吸都放轻了,等待着他的回答。

孙静沉默了片刻,脸庞上看不出喜怒,他缓缓走出队列,来到大殿中央,直直地望向孙权。

他的眼神穿透了时光,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随兄长征战四方的自己,看到了兄长惨死沙场的悲壮。

突然,他撩起战袍,对着孙权轰然下拜,额头重重叩在冰冷的地面上,声音嘶哑而决绝:“主公!为讨黄祖,为报兄仇,老臣万死不辞!区区骂名,何足道哉!臣,领命!”

这三个字,如同一柄重锤,狠狠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双浑浊的眼中,闪烁着的是对家族最深沉的忠诚,和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

孙权眼眶一热,几乎要落下泪来。

他快步走下台阶,亲自将这位为家族奉献了一生的叔父搀扶起来,声音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却又强作镇定:

“叔父……快快请起!待功成之日,孤必亲自为叔父昭雪,告慰天下!”

他扶着孙静的手臂,手指微微颤抖。

这一刻,他内心的愧疚与感激,尽数化作了冰冷的杀机。

黄祖,你的死期,到了!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很快便通过黄祖安插在江东的探子,传回了江夏。

江夏太守府内,黄祖听完密报,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狂笑声。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孙权那黄口小儿,果然镇不住场面,连他亲叔叔都要反他!江东内乱,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他得意地将手中的酒爵狠狠掷在地上,满脸的横肉因兴奋而抖动着,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攻破柴桑,将整个江东纳入囊中的景象。

“主公英明!”堂下众将纷纷附和,马屁之声不绝于耳。

“传我将令!”黄祖大手一挥,唾沫横飞,“命苏飞为先锋,张硕、邓龙为副将,尽起我江夏五万水陆大军,即刻备战!三日之后,大军渡江,与那孙静里应外合,一举荡平江东!”

狂妄的命令在厅堂回荡,所有人都被这即将到来的“大胜”冲昏了头脑,唯有一人,立于角落,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父亲,万万不可!”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片狂热。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黄祖之子黄射排众而出,他抱拳躬身,一脸忧色地说道:

“父亲,此事恐有蹊跷!江东孙氏,上下一心,孙静乃宗室元老,怎会轻易反叛?况且那周瑜智谋深沉,冠绝江左,此举,极有可能是诈乱诱敌之计,意在引我军渡江,然后趁虚攻我江夏啊!请父亲三思!”

黄射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厅堂内的火焰。

黄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猛地转过头,恶狠狠地瞪着黄射,怒喝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莫不是被那江东鼠辈吓破了胆?!”

“父亲!”黄射言辞恳切,痛心疾首,“非是臣儿胆怯,实是江东不可小觑!周郎之名,天下皆知,其用兵如神,变幻莫测。我军若轻举妄动,必中其计,届时悔之晚矣!”

“够了!”黄祖被戳中了痛处,勃然大怒,猛地抽出腰间佩剑,“锵”的一声,寒光四射,剑尖直指黄射的咽喉。

“你再敢多言一句,扰我军心,休怪我剑下无情!”

凛冽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厅堂,众将噤若寒蝉,无人敢为黄射说一句话。

黄射挺直了脊梁,迎着冰冷的剑锋,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片赤胆忠心。

他看着眼前这位刚愎自用、听不进半句忠言的父亲,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江夏,危矣!

良久,他缓缓闭上眼睛,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垂下了高傲的头颅,低沉地说道:“……臣儿,遵命。”

黄祖冷哼一声,收回了长剑。

黄射默默地退回原位,神情苍凉。

他知道,这一战,凶多吉少。

但他身为江夏将领,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必须踏过去。

三日后,长江之上,江夏水师帆樯如林,遮天蔽日。

黄祖坐镇中军大船,意气风发,下令全军加速渡江,在对岸扎下连营,将孙静所在的固陵城遥遥围住,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江夏军的营寨延绵十里,号角声与士兵的喧哗声响彻云霄,火把的光亮将整个江岸照得如同白昼。

他们以为自己是猎人,却不知早已成为了猎物。

喧嚣的营盘背后,是奔流不息的江水。

夜色渐深,江风带着水汽,吹得营中旗帜猎猎作响。

驻守在营寨后方,临近江岸的士兵们早已放松了警惕,他们围着篝火,大声吹嘘着攻下江东后能得到多少赏赐,无人留意到,那看似平静的江面上,浓重的夜雾之下,无数黑色的阴影正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靠近,将他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后路,彻底锁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