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应天府噬影案
天启三年,暮春,应天府。
天刚蒙蒙亮,青石板路上还凝着昨夜的露水,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三匹快马直奔锦衣卫千户所,为首的锦衣卫小旗官脸色惨白,腰间的腰牌随着马匹颠簸不断撞击,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格外刺耳。
“报——!沈千户!城西出大事了!王屠户一家四口,全、全失踪了!”
千户所大堂内,沈墨卿刚换上飞鱼服,腰间悬着绣春刀,刀鞘上的缠枝莲纹路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闻言,握着刀鞘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门口气喘吁吁的小旗官,声音低沉而平静:“慌什么?失踪案自有顺天府打理,轮得到锦衣卫插手?”
沈墨卿今年二十五岁,执掌应天府锦衣卫千户一职已有三年。他出身将门,少年时随父征战,后入锦衣卫,凭一身过硬的武艺和敏锐的洞察力,破获多起大案,在锦衣卫中威望甚高。只是他性子冷淡,不苟言笑,做事雷厉风行,应天府的官绅百姓,无不惧他三分。
小旗官咽了口唾沫,扶着门框缓了口气,语气带着难掩的惊恐:“千户,不是普通失踪案!王屠户被人发现昏迷在自家后院,他老婆和两个孩子不见了踪影,而且……而且王屠户的影子,没了!”
“影子没了?”沈墨卿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办案多年,杀人案、盗窃案、通敌案见得多了,可“影子消失”的失踪案,还是头一次听说。
“是!小的亲自去看了,王屠户躺在地上,气息还在,就是醒不过来,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外伤,可地上就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子,偏偏没有影子!”小旗官急声道,“而且不止王屠户,今早卯时,城西已经报了三起失踪案,都是一家几口人,要么昏迷不醒丢了影子,要么连人带影子一起不见了,现场都留着一块碎镜子!”
沈墨卿心中一沉,知道这事绝不简单。寻常失踪案不会如此诡异,更不会连影子都消失不见,还留下相同的信物。他不再多问,转身抓起桌上的令牌:“点齐一队人手,随我去城西!”
“是!”
半个时辰后,沈墨卿带着十名锦衣卫,赶到了城西王屠户家。此时,王家已经围了不少百姓,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惊恐。顺天府的捕头也在现场,看到沈墨卿来了,连忙上前拱手:“沈千户,您可来了!这案子太邪门了,卑职实在不敢擅自处理!”
沈墨卿点了点头,推开人群走进院内。王家后院一片狼藉,晾晒的衣物散落在地上,水缸被打翻,水流了一地,显然是发生过争斗,却又看不到任何打斗的痕迹,没有血迹,没有脚印,只有一片诡异的寂静。
王屠户躺在院中央的空地上,身材魁梧的汉子,此刻却像一摊烂泥,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沈墨卿蹲下身,伸出手指探了探他的鼻息,又摸了摸他的脉搏,脉搏平稳,气息也还算匀称,可就是醒不过来。
他的目光落在王屠户身下的地面上,瞳孔微微收缩。地面上,王屠户的身子清晰可见,可无论阳光如何照射,都没有在地上投下一丝一毫的影子,就像是他天生就没有影子一样。
“千户,您看这个!”一名锦衣卫从墙角捡起一块碎片,递到沈墨卿面前。那是一块青铜镜碎片,巴掌大小,边缘锋利,镜面已经氧化发黑,却依旧能隐约看到模糊的反光。碎片上还沾着一点泥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阴冷气息,让人触之生寒。
沈墨卿接过碎片,指尖刚一碰到,就觉得一股寒气顺着指尖钻入体内,让他打了个寒颤。他仔细打量着碎片,发现镜面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纹路扭曲,不像是中原常见的文字,也不像是任何已知的图腾,透着一股诡异的邪气。
“其他失踪案的现场,也有这种碎片?”沈墨卿问道。
顺天府捕头连忙点头:“是!另外两家失踪案的现场,都在院子里找到了一模一样的青铜镜碎片,上面也有这种怪符文!”
沈墨卿站起身,目光扫过院内,沉声道:“封锁现场,不准任何人靠近!派人去另外两家失踪案的现场,把所有碎片都收集过来,送到千户所化验!再去查,这几家失踪的人,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奇怪的人,或者买过什么古董物件!”
“是!”锦衣卫和捕快们立刻行动起来。
沈墨卿拿着那块青铜镜碎片,走到院门口,目光看向围观的百姓。“大家静一静!”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威严,瞬间让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凡是住在城西,最近见过有人售卖青铜古镜,或者知道哪家失踪者接触过古镜的,立刻前来禀报,必有重赏!知情不报者,以同谋论处!”
百姓们面面相觑,议论了片刻,一个卖早点的老汉颤巍巍地走上前:“沈千户,老汉或许知道一些情况。三天前,在城西的张记古董摊,来了一个游方道士,卖过一面完整的青铜古镜,说是汉代的老物件,王屠户和另外两家失踪的李秀才、张掌柜,都去看过那面镜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