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 第47章 山谷闲事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第47章 山谷闲事

作者:幺肆不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02:44:27

秋意渐浓,晨起的霜露染白了无忧谷的草叶尖儿,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微光。

这一日,陆云霁并未如往常般先去练剑或打理药圃,而是取出了前几日从藏书楼带回的一本薄薄的、纸张粗糙甚至有些破损的古册。

册子没有名字,里面零星记载着一些关于利用药材、矿物乃至内力相互反应,制作些小玩意儿的偏门法子,像是某位祖师的随手笔记,夹杂在大量正经典籍中,很不起眼。

其中一页,绘制着一种名为“暖玉生烟”的小巧机关构造图。

原理是以特定药材混合研磨,辅以一丝微弱内力激发,便能持续散发出温和的热力,如同一个小暖炉,却又无烟无明火,甚是安全奇巧。

陆云霁看着那构造简单的图示,心中微动。

谷中冬日虽不如北方酷寒,但阴雨时节,湿冷之气也颇不好受,尤其是对体质偏寒或受伤需保暖之人。

这小玩意儿,倒是实用。

他沉吟片刻,便决定试着制作一个。

所需的几味药材都很常见,谷中药圃便有。

他仔细按照册子上模糊的记载,选取了性温的干姜粉、艾草末,又加了点活血的红花屑和起到稳定作用的滑石粉,按比例混合均匀。

最难的是内核——需要一丝极其微弱且稳定的内力作为“火种”注入其中,既要能持续激发药性发热,又不能过于猛烈导致药粉瞬间燃尽或失效。

这对内力的精妙控制要求极高。

陆云霁屏息凝神,指尖拈起一小撮混合好的药粉,置于掌心。

《逍遥游心篇》内力流转,分出细若游丝的一缕,极其轻柔地、缓缓地渡入药粉之中。

他全神贯注,感知着药粉在内力作用下的细微变化,小心调整着内力的强弱和频率。

失败了数次,不是内力稍强导致药粉瞬间焦黑,就是内力太弱无法引动药性。

终于,在一次次尝试后,掌心那撮药粉渐渐散发出持续而温和的热力,既不烫手,也无烟味,只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弥漫开来。

成功了!

陆云霁眼中掠过一丝喜色,立刻着手制作外壳。

他寻来一块质地细腻、易于雕琢的软玉边角料,按照图示。

用小刀和锉子仔细打磨出两个可以严丝合缝扣在一起的薄薄玉壳,内部镂空出放置药粉的空间,外壳上则刻上简单的云纹以便手持。

将成功激活的药粉小心放入底壳,盖上上壳,轻轻旋紧。

一个巴掌大小、触手温润、散发着淡淡药香和热气的“暖玉”便完成了。

他握着这自制的小暖炉,感受着那恰到好处的温暖,心中颇有成就感。

这比单纯修炼一招一式,似乎多了些不同的乐趣。

“师兄!你手里拿的什么?好像会发热?”

阮喃喃像只嗅觉灵敏的小狗,循着味道和那一点点微弱的能量波动就凑了过来,好奇地盯着他手里的玉盒。

陆云霁将暖玉递给她:

“…试试。”

阮喃喃接过,立刻惊喜地叫起来:

“哇!好暖和!而且好香!师兄你自己做的吗?好厉害!怎么做的?我也要学!”

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陆云霁难得有耐心,将制作原理和步骤简单说了一遍。

阮喃喃听得似懂非懂,但对那“注入内力”的环节尤其感兴趣,立刻嚷嚷着也要试试。

于是,接下来的半天,小院里便充满了阮喃喃一次次失败的惊呼和药粉焦糊的味道。

“哎呀!又黑了!”

“呜呜,师兄,它怎么一点都不热…”

“是不是我的内力太少了?”

陆云霁也不恼,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只在她明显出错时,才简短提点一句:

“…内力…非力驱之…需感知…药性。”

“…意随气走…缓而稳。”

在他的指导下,阮喃喃折腾了许久,浪费了不少药粉,终于成功地将一丝微弱的内力注入了一小撮药粉中,虽然那热力只能持续短短片刻,却也让她兴奋得跳了起来。

“我成功啦!师兄你看!热了热了!”

她捧着那点很快凉掉的药粉,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陆云霁看着她鼻尖沾着药粉、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模样,眼中也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这制作“暖玉生烟”的小插曲,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

谷中平静的生活里,开始时不时冒出些类似的新鲜尝试。

有时是陆云霁从某本杂书里看到一种古法酿制的果酒,兴致来了。

便带着阮喃喃去后山摘些野莓野果,试着酿上一小坛,虽然第一次成果酸得让人龇牙咧嘴,第二次却意外地清甜可口。

有时是阮喃喃不知从哪本游记里看到某种异域食物的做法,缠着师兄一起复现。

结果往往是厨房里一片狼藉,做出的东西形貌可疑,味道…一言难尽。

但陆云霁竟也由着她折腾,偶尔还能在她手忙脚乱时,精准地递上正确的调料或控制好火候。

李沐风夫妇和赵知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乐见其成。

李沐风偶尔会加入“品鉴”行列,对师弟师妹的“作品”给予中肯(有时是忍笑)的评价,还会引申出些相关的典故学问。

楚怀素则时常微笑着准备好清理工具,并在他们做出真正能入口的东西时,毫不吝啬地给予夸奖。

赵知闲更是“捧场”,哪怕是最奇怪的“创新菜”,她也敢面不改色地吃下去,然后大声“点评”(通常是夸张的赞美或搞怪的吐槽),逗得乐乐哈哈大笑。

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瞎折腾”,却让无忧谷的日子变得更加鲜活有趣,也无形中增进了师兄妹之间的感情和默契。

陆云霁甚至发现,在这些轻松的、专注于手中事情的时刻,他对外界的那种潜意识里的紧绷感会消散许多,心神格外宁静,《逍遥游心篇》的内力运转都似乎更加圆融自如。

原来,修行未必总要正襟危坐,于生活中体悟“逍遥”与“自在”,亦是正道。

这一日,天高云淡,风里已带了明显的寒意。

赵知闲提着她的“焦尾”琴,来到院中那棵老松树下,盘膝坐下。

“好久没弹了,都快生锈了。”

她嘀咕着,调试了一下琴弦。

随即,纤指拨动,清越空灵的琴音便流淌开来。

起初还有些生涩,很快便流畅起来,时而如高山流水,清澈涤心;

时而如金戈铁马,杀伐决断;

时而又如春风化雨,温柔缱绻。

她弹的并非什么名曲,多是兴之所至,随心而发。

琴声吸引了谷中众人。

李沐风和楚怀素携手从屋内走出,站在廊下静静聆听。

乐乐也安静下来,趴在母亲腿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

阮喃喃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拿着半根洗好的黄瓜,听得入了神。

陆云霁也停下了手中的药杵,抬起头,望向树下抚琴的三师姐。

他不懂音律,却能感受到那琴音中蕴含的情绪与力量。

那不仅仅是声音,更像是三师姐以另一种方式在演绎她的武道,她的性情。

听着听着,他忽然心有所感。

音律的起伏、节奏、强弱变化,似乎与内力的运转、招式的衔接,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通之处。

他下意识地并起手指,随着琴音的节奏,在空中虚划起来。

指尖内力隐而不发,却暗合着音律的韵律,时疾时徐,时轻时重。

《安时顺变掌》的柔韧,《无为剑经》的圆融,甚至那一丝“自在”真意,竟在这无声的演练中,有了新的体会。

赵知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琴音微微一变,变得更加跳跃灵动,仿佛在故意考验和引导。

陆云霁的手指也随之变化,愈发流畅自然。

一时间,琴音与无形指劲在院中交织,竟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谐。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赵知闲按住琴弦,看向陆云霁,眼中带着惊喜和戏谑:

“可以啊小云霁,还懂得以音律入武?悟性不错嘛!”

陆云霁收回手指,耳根微红:

“…师姐琴音…自有韵律。”

李沐风笑道:

“音律本就是天地韵律的一种。能从中有所悟,是你们的造化。”

无忧谷的深秋,因着这琴声、这尝试、这点滴的趣味与感悟,而显得格外温暖和充实。

日子缓缓流淌,仿佛山间清溪,平静却充满生机。

陆云霁站在廊下,看着院中抚琴的师姐、叽叽喳喳的师妹、微笑的兄嫂、玩耍的师侄。

心中那片曾经的荒原,似乎已被这些温暖的日常点滴,悄然滋养出了新的绿意。

江湖很远,山谷很小。

但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如此,便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