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 第197章 书院日常与“蹭课”风波

既然决定暂时留在岳麓书院,陆云霁和唐小柒便在李沐风的安排下,在“敬亭小筑”住了下来。

小筑环境清幽,有独立的院落,正好方便他们行事,也不易被外人打扰。

灰影也被妥善安置在了书院后山的马厩,与那些拉车的驽马为伍,虽然伙食标准远不如在沈家,但好歹安全,它倒也安之若素,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对着后山的竹林“嗯啊”几声,试图引起某只漂亮小母驴的注意(未果)。

住在书院,自然要守书院的规矩。

每日清晨,天还未亮,悠扬的钟声便会响彻山峦,那是书院起床、晨读的信号。

对于习惯睡到自然醒的唐小柒来说,这简直是酷刑。

第一天,钟声响起时,她抱着被子在床上滚来滚去,嘟囔着:“吵死了……让不让人睡觉了……念什么书嘛……”

隔壁房间的陆云霁却早已起身,在院中迎着晨曦进行晨课。

钟声于他而言,非但不是干扰,反而与这山间灵气、自身内力隐隐相合,别有一番韵律。

李沐风身为书院师叔,事务繁忙,既要授课,又要处理书院杂务,还要应对那几位京城来的“贵人”,并不能时时陪着他们。

大多数时间,陆云霁和唐小柒是自由的。

陆云霁乐得清静,除了必要的修炼,他便在“敬亭小筑”的书房里翻阅李沐风收藏的典籍。

这些书籍包罗万象,不仅有儒家经典,还有不少道家孤本、山川志异、甚至一些杂学笔记,让他看得津津有味,对自身“自在”真意的感悟也更深了一层。

唐小柒可就闲不住了。起初两天,她还能在院子里逗逗蚂蚁,研究一下李沐风收藏的几方奇石,或者试图教灰影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作揖,失败)。

但很快,她就觉得无聊透顶。

“陆师兄,我们出去走走吧?这书院这么大,肯定有好玩的地方!”她第N次提议。

陆云霁从书卷中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莫要惹事。”

“放心吧!我保证乖乖的!就当是去……嗯,考察一下儒家圣地的风范!”唐小柒拍着胸脯保证,眼睛亮晶晶的。

陆云霁无奈,知道关不住她,便道:“莫要走远,莫要与人冲突。”

“知道啦!”唐小柒欢呼一声,像只出笼的小鸟,飞快地跑了出去。

岳麓书院占地极广,除了核心的教学区域,还有大片的园林、亭台、溪流。唐小柒一开始还谨记陆云霁的嘱咐,只在人少的地方溜达,看看风景,听听鸟叫。

但当她无意中逛到“明伦堂”附近,听到里面传来李沐风温润如玉、却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讲学声时,她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

她偷偷溜到明伦堂窗外,踮着脚尖往里看。只见偌大的讲堂内坐满了青衿学子,个个聚精会神。

李沐风站在讲台上,正讲到“君子和而不同”的精义,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是故,君子处世,当如美玉,温润内敛,然内心自有丘壑。不随波逐流,亦不刚愎自用。此乃‘和而不同’之真谛……”

唐小柒听得半懂不懂,只觉得李大师兄讲起课来,比平日里更多了几分令人心折的魅力。

她看着那些学子们崇拜的眼神,心里莫名地有点与有荣焉:“哼,这可是我师兄!”

就在这时,李沐风目光扫过窗外,恰好看到了探头探脑的唐小柒,他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却并未点破,继续讲课。

唐小柒吓了一跳,赶紧缩回头,拍了拍胸口。她眼珠一转,又生一计。

既然李大师兄在这里讲课,那别的先生讲课是不是也很有意思?

她决定去“蹭课”!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岳麓书院的学子们发现,书院里多了一位容貌俏丽、行踪飘忽的“编外学子”。

她时而出现在“律学”讲堂,听着先生讲解枯燥的典章制度,听得昏昏欲睡;

时而溜进“算学”课堂,看着那些复杂的算式目瞪口呆;

时而又跑到“礼学”斋舍,看学子们演习古礼,觉得那些动作又慢又好笑,差点笑出声,被老先生瞪了一眼,赶紧溜走。

最惊险的一次,她误入了“射御”场。

看着学子们穿着劲装,挽弓搭箭,她一时手痒,趁着教习不注意,偷偷拿起一张备用的小弓,也想试试。

她暗器手法精准,但这射箭与暗器发力方式迥异。

她学着旁边学子的样子,用力一拉——

“嘣!”

弓弦发出一声闷响,箭矢软绵绵地飞了出去,歪歪斜斜地插在了不远处的草靶边缘,连靶心都没碰到。

“噗——”旁边几个学子忍不住笑出声。

那教习是个面色严肃的中年人,闻声看来,眉头紧皱:“你是哪个斋舍的学子?怎如此不懂规矩?臂力不足,姿势不正!”

唐小柒闹了个大红脸,吐了吐舌头,扔下弓就跑,身后传来教习的呵斥声和学子们的哄笑声。

她把这次“失败”的经历添油加醋地讲给陆云霁听,愤愤不平:“……那个教习太凶了!还有那些学生,居然敢笑我!要不是怕给大师兄惹麻烦,我非得用暗器跟他们比比,看谁准!”

陆云霁听着她绘声绘色的描述,想象着她在射御场狼狈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静,淡淡道:“术业有专攻。”

唐小柒撇撇嘴,但也知道是自己理亏。

不过,她的“蹭课”生涯也并非全无收获。

在一次关于“格物致知”的讨论课上,她听到有学子引用《南华真经》中的典故来阐述观点,虽然理解得有些偏差,却让她觉得格外亲切,忍不住在窗外小声插了一句嘴:“《逍遥游》里不是说‘无所待’吗?你们这样引经据典,算不算‘有所待’呀?”

那学子一愣,看向窗外这个陌生的俏丽少女,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授课的老先生也讶异地看了唐小柒一眼,抚须沉吟道:“这位姑娘所言,倒也有趣。‘无所待’乃精神之超脱,与‘格物致知’之积累,看似相悖,实则……嗯,值得深思。”

唐小柒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居然得到了先生的肯定,顿时得意洋洋,觉得自己也有几分“学问”了。

当然,她更多的“收获”是关于书院的各种八卦。

比如哪位先生最怕老婆,哪两位学子为了争一个姑娘在后山决斗(被罚扫了一个月茅厕),食堂哪个窗口的红烧肉给得最多……

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她回来都会兴致勃勃地分享给陆云霁。

陆云霁起初并不在意,但听着听着,却发现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有时却能拼凑出书院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某些细微的动向。

比如,那几位京城来的“贵人”,似乎就与某位主张“学以致用、关心时务”的副讲走得颇近。

这让他对大师兄所处的环境有了更立体的了解。

这一日,唐小柒又溜达去了书院后山的“爱晚亭”,此处是学子们课余休闲、赏景论诗之所。

她正倚着栏杆,看着山下云雾缭绕的湘江,想着什么时候能让陆师兄也带她去看看,忽然听到旁边几个学子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京城来的那几位,前日去拜访了守拙师叔祖(武当掌门),似乎想请武当派表态……”

“……哼,江湖事,江湖了。朝廷的手,伸得未免太长了!”

“……慎言!我听说,听雨楼的人,好像也在潭州城现身了……”

“……多事之秋啊!只盼山长早日出关,稳住大局……”

唐小柒心中一动,立刻竖起耳朵,想听得更仔细些。但那几个学子似乎意识到失言,很快便转移了话题。

她赶紧跑回“敬亭小筑”,把自己听到的告诉了陆云霁。

陆云霁听完,目光微凝。京城的人接触武当,听雨楼在潭州现身……这潭州的水,是越来越浑了。

看来,他们需要尽快将密信送到大师兄手中的消息,以及他们掌握的情况,更清晰地告知大师兄,以便应对。

“看来,我们的‘书院日常’,恐怕要提前结束了。”陆云霁放下手中的书卷,望向窗外沉沉的暮色,轻声说道。

他的“自在”真意,在这看似平静的书院生活中,早已感知到那潜藏在书香墨韵下的暗流,正在逐渐涌动、汇聚。

风暴,或许真的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