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 第135章 救死扶伤与“佛道”之遇

看到和尚苍白如纸的脸色和僧袍上触目惊心的血迹,她之前的害怕变成了同情,小声问道:

“他……他不会死吧?”

陆云霁没有回答,而是先探了探和尚的脉息,又检查了他小腹处的伤口。

伤口颇深,边缘泛着不正常的青黑色,显然兵器上淬有毒素,加之失血过多和内力耗尽,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尤其是那股盘踞在其经脉中的阴寒异种真气,虽不算极其霸道,却如附骨之疽,不断侵蚀着他的生机。

“去打盆清水来。”

陆云霁吩咐道,自己则迅速取来金疮药、解毒散以及银针。

阮喃喃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了清水。

她站在一旁,看着师兄动作熟练地清洗伤口、敷上解毒化瘀的草药,又以银针刺穴,疏导对方淤滞的气血,并以自身精纯的《逍遥游心篇》内力,缓缓渡入和尚体内,帮助其抵御和化解那股阴寒真气。

整个过程,陆云霁神情专注,手法精准,虽非专业医师,但那份沉稳与细致,却让人莫名安心。

阮喃喃看着师兄额角微微渗出的细汗,心中对师兄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她默默地去拧了热毛巾,递给陆云霁擦汗,又去厨房重新烧了热水备用。

忙碌了将近一个时辰,陆云霁才缓缓收功。

和尚伤口处的青黑色淡去了不少,呼吸虽然依旧微弱,却平稳了许多,脸上也恢复了一丝血色。

“暂时无碍了。”

陆云霁直起身,调息了一下因输送内力而略有消耗的真气。

阮喃喃松了口气,好奇地打量着床榻上的年轻和尚。

他眉眼颇为清秀,即使昏迷中,眉宇间也似乎带着一丝悲悯之色。

“师兄,他是个和尚?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跑到我们谷里来?”

陆云霁摇了摇头。

他亦不知此人来历,只是本着救人的本能将其带回。

他走到窗边,望着院中依旧在练习飞翔的“小灰”,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救人,于他而言,与救治伤鹿、幼鹰并无本质区别,皆是顺应本心之举。

那年轻和尚直到次日晌午才悠悠转醒。

他睁开眼,茫然地看了看陌生的屋顶和简朴的陈设,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牵动了腹部的伤口,痛得倒吸一口凉气。

守在旁边的阮喃喃听到动静,连忙跑过来:

“哎,你别乱动!我师兄刚给你处理好伤口!”

和尚看到眼前灵秀俏丽的少女,愣了一下,随即双手合十,虚弱地道:

“阿弥陀佛……是……是女菩萨救了小僧?”

阮喃喃被这声“女菩萨”叫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摆手道:

“不是我,是我师兄救的你。你等等,我去叫师兄!”

她说着,转身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陆云霁端着一碗刚熬好的米粥走了进来。

他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将粥放在床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和尚。

和尚见到陆云霁,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清逸出尘的气质,以及隐隐传来的、精纯平和的道家内息,心中已然明了。

他再次合十,郑重行礼:

“小僧净缘,多谢道兄救命之恩!若非道兄出手,小僧恐怕已往生极乐了。”

“陆...云霁。”

他报上名字,声音清淡,

“举手...之劳。”

净缘和尚这才在阮喃喃的帮助下,勉强靠坐在床头,慢慢喝了几口温热的米粥,恢复了些许力气。

他看着眼前这对气质迥异却相处和谐的师兄妹,尤其是感受到这山谷中宁静祥和、灵气充盈的氛围,不禁感慨道:

“此处钟灵毓秀,远离尘嚣,想必便是传说中的忘忧谷吧?小僧曾听师门长辈提及,忘忧谷前辈高人曾于百年前‘荡魔之役’中,相助过我大慈恩寺,此恩一直未敢忘怀。”

陆云霁眼中闪过一丝微讶。

没想到这年轻和尚竟知道忘忧谷,还提及了祖师旧事。

看来这净缘出身佛门正宗大慈恩寺,并非寻常游方僧人。

阮喃喃则听得眼睛发亮,追问道:

“真的吗?我们祖师还帮过你们寺庙?是怎么回事呀?”

净缘温和地笑了笑,但因伤势未愈,笑容显得有些虚弱:

“据寺中典籍记载,当年魔道猖獗,围攻我寺,幸得一位道号‘清微’的忘忧谷前辈路过,以绝妙道法相助,方才击退强敌,保全寺院。没想到百年之后,小僧竟蒙忘忧谷传人再次相救,此等缘分,实在奇妙。”

这番渊源道出,无形间拉近了几分距离。

连陆云霁看向净缘的目光,也少了几分最初的纯粹陌生感。

在随后的几天里,净缘便在忘忧谷中安心养伤。

陆云霁每日为他换药、行功疗伤,阮喃喃则负责照料饮食。

净缘性情温和,知书达理,虽身受重伤,却始终保持着出家人的从容与感恩。

闲暇时,他会与阮喃喃讲一些佛经中的小故事,或是寺中趣闻。

阮喃喃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个和尚比经书上的佛像生动有趣多了。

偶尔,他也会与陆云霁探讨一些道家与佛家的义理。

陆云霁话虽不多,但每每开口,皆能切中要害,见解独到,让净缘亦感到受益匪浅。

一青衫,一僧袍,于竹荫下对坐清谈,虽流派不同,却颇有几分殊途同归、相得益彰的和谐。

而院中的“小灰”,在这些日子里,飞翔的技巧愈发熟练。

它已能轻松地飞上树梢,甚至开始尝试着短距离的盘旋。

它似乎也知道净缘是客人,有时会落在他所在的厢房窗沿上,歪着头,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光头的陌生人。

净缘看着这只日渐神骏的幼鹰,亦能感受到它体内蓬勃的生机与对蓝天的渴望,不禁赞道:

“万物有灵,二位施主慈悲,助此生灵重返自然,功德无量。”

阮喃喃看着“小灰”矫健的身影,心中那点离别的伤感,在这些日的缓冲与净缘的开导下,渐渐化为了欣慰与祝福。

这一日,天空格外湛蓝,“小灰”在院子上空盘旋数圈后,发出一声清越嘹亮的鹰唳,声震山谷。

它最后看了一眼院中的阮喃喃和陆云霁,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随后振翅高飞,身影越飞越高,最终化作了蔚蓝天空中的一个黑点,消失在了远山之外。

阮喃喃仰着头,久久没有放下手臂,眼中虽有水光闪烁,嘴角却带着释然的微笑。

“它回家了。”

她轻声说。

陆云霁站在她身旁,默然不语。他看着空阔的天空,心中那份关于“自在”与“放手”的体悟,似乎因“小灰”的离去而变得更加圆融透彻。

又过了七八日,在陆云霁的悉心治疗和自身佛门功法的调养下,净缘的伤势已好了七七八八,内力也恢复了大半。

那股阴寒异种真气已被彻底驱散。

这一日清晨,净缘向陆云霁和阮深深郑重辞行。

“陆道兄,阮姑娘,大恩不言谢。小僧伤势已无大碍,寺中尚有要事,不便久留,今日便告辞了。”

他神色诚恳,再次合十行礼。

陆云霁知他去意已决,亦不多留,只是点了点头,递给他一个准备好的小包裹:

“些许干粮,路上用。”

净缘接过,感受到那份无声的关怀,心中暖流涌动。他看了看这宁静的山谷,又看了看眼前这对宛如金童玉女般的师兄妹,由衷道:

“忘忧谷清静自在,实乃人间仙境。二位施主心性质朴,福缘深厚,他日必有善果。小僧告辞,后会有期。”

说完,他便转身,步履沉稳地向着谷口走去,僧袍在晨风中微微飘动,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缭绕的林间小径上。

谷中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几分佛家的檀香与那段短暂相遇的余韵。

阮喃喃看着净缘消失的方向,有些怅然若失。

然而,就在这时,谷口方向隐约传来了些许人声,似乎还不止一个!

紧接着,那预警符篆与陆云霁心神相连的气机,再次传来了清晰的波动——这次,绝非小兽触碰,而是有人真正踏入了阵法边缘!

陆云霁眼神骤然一凝,青衫无风自动。

阮喃喃也瞬间紧张起来,下意识地抓住了师兄的衣袖。

难道……是那些打伤净缘和尚的人,循着踪迹找上门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