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95章 历史十大民族英雄(4)

2. 河西之战(19岁,骠骑将军)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立率领万骑出征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匈奴重要牧场与交通要道),分春夏两季作战:

- 春季:率军从陇西出发,六天转战千里,击破五个匈奴部落,重创匈奴休屠王、浑邪王部,缴获匈奴祭天的“金人”(象征匈奴王权的圣物)。

- 夏季:率军从北地出发,绕至匈奴后方,渡过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突袭祁连山,俘虏匈奴王、王母、王子等120多人,斩杀3万余人。

此战彻底控制河西走廊,打通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匈奴被迫退至漠北,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战后,匈奴浑邪王率4万部众归降汉朝,霍去病奉命率军受降,当场斩杀哗变者,稳定局势,为汉朝增添大量人口与战力。

3. 漠北决战(21岁,与卫青分兵伐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派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远征漠北(匈奴单于王庭所在地)。霍去病率部出代郡,北进两千多里,遭遇匈奴左贤王部(匈奴三大主力之一),以优势骑兵展开决战,斩杀匈奴兵7万余人,俘虏左贤王以下贵族83人。战后,霍去病率军抵达匈奴圣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举行祭天封礼,又在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史称“封狼居胥”——此役后,匈奴单于远逃漠北,“漠南无王庭”,汉朝北部边境数十年无大规模战事。

三、军事特点:不拘古法,以“快、狠、准”破敌

- 战术革新:摒弃汉朝传统的“车骑混合”作战模式,纯用轻骑兵,以“快速奔袭、远程迂回、就地取食”为核心,不依赖后方补给,打匈奴措手不及(匈奴称其“飞将军”式战术)。

- 用人风格:偏爱提拔匈奴降将与年轻士兵,熟悉匈奴地形与习性,部队机动性极强;赏罚分明,缴获的财物尽数分给士兵,因此部下愿为其死战。

- 战略意义:通过夺取河西、漠北决战,彻底瓦解匈奴的经济与军事根基,为汉朝开拓西域、巩固边疆奠定基础。

四、人生尾声:英年早逝,留名青史

- 壮年离世:公元前117年,漠北决战后两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虚岁25)。关于其死因,史书记载为“病卒”,后世推测可能与长期远征漠北、水土不服(如饮用受污染的水源)或旧伤复发有关。

- 帝王哀荣: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极为悲痛,下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汉武帝陵寝)列队送行,将其陵墓修成祁连山的形状,以纪念他平定河西、大破匈奴的功绩,赐谥号“景桓侯”(“景”为“布义行刚”,“桓”为“辟土服远”)。

- 传世名言:汉武帝曾为霍去病修建豪华府邸,他拒绝时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成为后世爱国将领的精神象征。

五、历史评价:少年将军的传奇与争议

- 正面定位:作为对抗匈奴的民族英雄,其“封狼居胥”成为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被视为“少年得志、战功不朽”的典范,司马迁在《史记》中单独为其立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 争议点:因出身外戚(卫子夫、卫青亲属),早年受汉武帝特殊提拔,部分后世史家认为其“起点过高”;同时,其战术虽高效,但对士兵损耗较大(长途奔袭常导致士兵疲劳、减员),与舅舅卫青“稳扎稳打、体恤士兵”的风格形成对比。

六、历史影响:超越军事的时代意义

- 军事层面:他的骑兵战术革新,成为汉朝对抗匈奴的核心战法,彻底改变了汉初以来对匈奴“被动防御”的局面,奠定了汉朝“尚武拓土”的军事基调。

- 国家层面:收复河西走廊、重创匈奴主力,不仅保障了汉朝北部边疆的安全,更打通了与西域的联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汉朝成为东亚霸主奠定了基础。

- 精神层面:“封狼居胥”成为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成为后世仁人志士“为国忘私”的精神象征。】

评论区

「Saiwen7: 史上最强骑兵,霍去病的骠骑营![赞]史上最强战神,霍去病![赞]史上最无敌的侯爷,霍去病![赞]史上封狼居胥,霍去病[赞]」

「好运连连……: 当时匈奴人的战斗力是世界上最强的。无奈他们遇到我们的霍去病将军!」

「迪丽热七: 霍去病绝对是历史第一,无人不服,封狼居胥,饮马翰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多么豪壮的语言,男子汉就应该这样为国建功立业,建议国家号召年轻人像霍去病学习」

「石门老吕 ╲: 人家18岁一战封侯,我朋友38岁了还躺在床上刷美女点赞收藏,真是失败啊」

「山河万里: 霍去病能活到60岁的话,估计欧洲都是我们的。」

「烫嘴冰淇淋: 内蒙古的同胞会不会恨霍去病」

「回复:斗转星移: 起码内蒙古的汉人是不会」

汉武帝:“去病真乃天赐我大汉之麒麟将!17岁率八百轻骑直捣匈奴腹地,21岁封狼居胥荡平漠北,六载征战竟让‘漠南无王庭’,此等功绩千古难寻!他拒府邸而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那份为国忘私的赤诚,比千军万马更可贵。可惜天妒英才,24岁便猝然离世,若能再助朕十年,何愁西域不臣服、匈奴不灭迹?朕将他墓修作祁连山状,便是要让后世子孙永远记得,是谁为大汉打出了这万里河山!”

汉光武帝:“霍去病之勇,冠绝古今,扫匈奴、开河西,护我汉家子民免受边患,其功当受万世祭拜。但朕治国,讲究‘柔道行天下’,征战虽能定一时,休养生息方能安百年。去病用兵‘取食于敌、孤军深入’,虽勇猛却耗损过巨,我东汉初建,百姓需安定,不可学武帝时连年征伐。不过,他‘为国忘家’的气节,当令朝中诸将效仿——保境安民,既要敢战,更要知‘止战’,这才是长久之道。”

曹操:“痛快!霍去病这等猛将,才是乱世该有的样子!不拘古法,率轻骑奔袭千里,打得匈奴望风而逃,这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深得用兵精髓!比起那些墨守成规的腐儒将领,他‘用降将、取敌粮’的务实打法,才叫真本事。若我能得此将,何愁袁绍不灭、孙权不臣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乱世之中,唯有以武定乱,方能安天下,去病这股狠劲、这股锐气,我最是欣赏!”

隋文帝:“霍去病‘拒赐府、轻财物’,与朕‘躬行节俭、杜绝奢靡’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此等‘为国忘私’的品性,当为文武百官表率!他率轻骑扫平匈奴边患,朕则灭陈朝、统天下,皆是为了‘终结乱世、安定民生’。不过,他‘脱离主力、自行其是’的用兵方式,虽胜却险,不符朕‘稳扎稳打、集权统兵’的思路——我大隋军队需绝对服从中央调度,不可学他那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单论‘廉洁奉公、勇担国任’,去病足为后世将帅标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