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33章 历史十大罪人(14)

清太宗·皇太极

谈及乾隆编《四库全书》、整理典籍,皇太极会摩挲着满文译本的《论语》,颔首道:“我当年推动满汉融合,让八旗子弟学汉家文化,为的就是让咱们的江山能坐得稳;此子集天下书成册,虽有删改,却也有传承文脉的心思,算得懂治国的根本。”

闻及乾隆多次下江南、耗费国库,他却敛容道:“我当年在盛京励精图治,省吃俭用攒下军饷,才敢跟明朝抗衡;此子坐拥盛世,却把银子花在游山玩水上,忘了‘居安思危’的理,不是长久之计!”

顺治帝·福临

听乾隆开创“康乾盛世”,人口、经济达顶峰,顺治帝会望着案上的佛经,轻声道:“我当年亲政后轻徭薄赋,就是想让历经战乱的百姓喘口气;此子能让天下富庶,没让百姓再受饥寒,也算圆了我当年的心愿。”

待闻乾隆搞文字狱、钳制思想,他却皱眉摇头:“我虽崇佛,却也没禁过文人言论;此子因几个字就治人罪,把天下的心思都堵死了,哪还有敢说真话的人?朝堂要是只剩阿谀奉承,江山就危险了!”

康熙帝·玄烨(乾隆祖父)

谈及乾隆延续自己的政策、进一步稳固边疆,康熙帝会捋着长须,含笑点头:“我当年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为的就是给后世留个安稳江山;此孙儿能接着把准噶尔平了,把西域守住,没白费我当年的苦心,算得会守业。”

然闻乾隆晚年懈怠、吏治渐坏,他却收起笑容,沉声道:“我晚年虽有‘九子夺嫡’的乱子,却也没纵过贪腐;此子明知和珅贪,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老糊涂了!治天下就像撑船,一松劲就会翻,这点他没学明白。”

雍正帝·胤禛(乾隆父亲)

闻乾隆前期延续自己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整顿财政,雍正帝会敲击着《朱批谕旨》,正色道:“我当年累死累活改革,就是为了填补国库、理清吏治;此子前期能接着干,没把我的新政废了,还算有脑子,没白教他。”

待听及乾隆后期挥霍无度、国库空虚,他却怒拍案几:“我省吃俭用,一天睡四个时辰批奏折,才攒下几千万两银子;此子倒好,六下江南、修园林,把国库造空了!这哪是守业,这是败家业!”

又闻乾隆放松对官员的管控,他更是摇头:“我设军机处、用密折制度,就是为了盯紧官员;此子倒好,把规矩松了,让贪官钻了空子,我的心血都白费了!”

嘉庆帝·颙琰(乾隆儿子)

谈及乾隆的“十全武功”与盛世基础,嘉庆帝会语气复杂:“父皇留下的江山,虽有盛世的架子,却也藏着不少毛病——和珅的贪腐、地方的亏空,都是父皇晚年纵容出来的。”

闻及后世对乾隆“闭关锁国”的批评,他会叹息:“父皇当年拒了英国使团,觉得‘天朝上国’什么都有,可到了我这朝,洋人的东西开始往进渗,才知道关上国门,是把进步的路堵了。我虽杀了和珅,却也难补父皇留下的窟窿啊!”

道光帝·旻宁(乾隆孙子)

听乾隆时期的“盛世繁华”,再对比自己朝的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帝会面露苦涩:“曾祖父当年坐拥天下,花钱如流水,六下江南何等风光;可到了我这,国库空了,洋人的船坚炮利打进来,才知道曾祖父当年的‘闭关’,是给后世挖了坑——咱们没学人家的技术,人家却拿着枪炮来抢了,这盛世的底子,早被耗光了!”

天幕继续播放

【十、慈禧:晚清的“亡国推手”

时代背景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是晚清实际掌权者,从1861年“辛酉政变”开始,到1908年去世,她先后掌控同治、光绪两朝政权,长达47年。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华夏,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此起彼伏,清朝统治已濒临崩溃。

核心罪行

1. 挪用海军经费,导致甲午战败:19世纪80-90年代,清朝为建设北洋水师投入巨额资金,本有望成为东亚最强海军。

但慈禧为筹备自己的60寿宴(1894年),下令挪用北洋水师经费修缮颐和园,导致水师船只无法更新、弹药短缺。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因装备落后、补给不足,在黄海海战中惨败,最终全军覆没,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白银2亿两,进一步加深了华夏半殖民地化程度。

2. 镇压戊戌变法,扼杀改革希望:1898年,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行“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改革挽救清朝危局。

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利益,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软禁光绪帝,处死谭嗣同、杨锐等“戊戌六君子”,废除所有变法措施。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华夏失去了通过温和改革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也让民众对清朝的幻想彻底破灭,间接推动了革命思潮的兴起。

3. 纵容义和团,引发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慈禧起初想利用义和团对抗西方列强,对其采取纵容态度。

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行为(如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侨民)引发列强不满,英、美、法、德等八国组成联军侵华。面对联军攻势,慈禧仓皇逃离北京,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将责任全部推给义和团。

最终清朝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允许列强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并驻军,清朝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历史影响

- 对当时: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让华夏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巨额赔款加剧了百姓负担,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慈禧的独裁统治与守旧行为,让清朝失去了最后的自救机会,统治根基彻底动摇。

- 对后世:慈禧的统治成为晚清腐朽的象征,她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加速了清朝灭亡,也让华夏在近代化进程中落后于世界;

《辛丑条约》的签订,让华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1949年新华夏成立,才彻底摆脱这一屈辱地位。

争议与反思

有人认为,慈禧的行为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但事实上,她的所有决策都以个人权力为核心——挪用海军经费是为了个人享乐,镇压变法是为了巩固独裁,纵容义和团又剿杀义和团是为了推卸责任。

她的自私与短视,不仅葬送了清朝,更让华夏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

评论区

「侯卿: 慈禧对华夏唯一的贡献就是死了[捂脸]」

「孤酒难存: 慈禧的一句话,让华夏倒退了数百年」

「魔灭: 当年唯一一个敢向大半个地球宣战的碳基生物[微笑]」

「侧帽花满路: 这是什么概念,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李世民最多同时打过两个国家[憨笑][憨笑][憨笑]」

「沐川.: 还是在国力全面碾压的情况下才敢宣两个[捂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