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30章 历史十大罪人(11)

赵高的身体瑟瑟发抖,双手紧紧地抠着地面,指缝间满是尘土。

他磕着头,带着哭腔喊道:“陛下饶命啊!陛下,这其中定有误会!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谋反之心呐!”他边说边用余光偷偷瞟向秦始皇,只见秦始皇满脸怒容,眼中似有熊熊烈火要将他吞噬。

秦始皇冷笑一声,怒喝道:“还敢狡辩!天幕所播之事,铁证如山!你篡改遗诏、指鹿为马、苛政乱国,桩桩件件,罪大恶极!”秦始皇站起身来,一步一步地走向赵高,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赵高的心上。赵高吓得瘫倒在地,不敢再言语,只能不停地磕头,额头很快就磕出了血。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画面突然一转,出现了一些赵高未曾经历过的场景,似乎是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和反思。赵高看着这些画面,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的罪行已被历史永远地记录了下来,再也无法洗白。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新出现的画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停下脚步,凝视着赵高,沉声道:“即便你或许有复仇之念,也不该如此祸国殃民,致天下苍生受苦!”

赵高跪在地上,身体抖如筛糠,嘴唇嗫嚅着,却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此时,一直沉默的李斯,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双腿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他看到评论区出现的自己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之事,心中懊悔不已。

他缓缓跪下,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臣鬼迷心窍,与赵高同流合污,篡改遗诏,实乃大错特错。”

秦始皇怒目看向李斯,冷哼道:“你身为丞相,本应辅佐朕治理天下,却与这奸佞勾结,坏我大秦根基!”

李斯伏地痛哭,不断磕头道:“陛下,臣愿以死谢罪,只求陛下念在臣往日些许功劳,饶臣家人一命。”

秦始皇背过身去,沉默良久,最终说道:“你虽有罪,但也曾为大秦立下功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将夺你官职,以后留在我身边,我死你死。”

李斯瘫倒在地,泪水湿透了地面,只能绝望地接受这惩罚。

说完,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而后缓缓说道:“朕虽统一六国,功在千秋,但施政确有不足。可这也不是你赵高祸乱朝纲的借口!”

赵高听闻,心中一紧,以为秦始皇要将部分罪责归咎于自己,忙不迭地又磕起头来:“陛下圣明,是臣罪该万死,与陛下施政无关呐!”

秦始皇冷哼一声,不再理会赵高,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天幕,似要从这后世的记载与评价中,找寻更多治国的启示。

此时,朝堂之上众人皆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静静地看着秦始皇的反应。秦始皇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眼神中既有对赵高恶行的愤怒,也有对自身施政的反思。

过了许久,秦始皇站定,对着赵高厉声道:“赵高,你罪不可赦!朕今日便要将你千刀万剐,以泄朕心头之恨,以慰大秦万千子民!”说罢,他大手一挥,“来人呐,将这奸佞小人押入大牢,择日问斩!”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瘫软在地的赵高架起。赵高吓得面如死灰,双腿无力地拖着,嘴里还在不停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秦始皇望着被拖走的赵高,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大秦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吸取教训,调整治国之策。随后,他转身对朝堂大臣们说道:“众卿,朕会重新审视大秦律法与政策,望你们日后也能为大秦之兴盛尽心竭力!”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秦始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朕已知晓秦二世乃胡亥,朕断不会让这等事发生。传旨:把胡亥贬为庶人,让他去修长城,还有,朕要立储,立扶苏为秦二世,继承大统。”

这时,扶苏从人群中走出,跪地说道:“父皇,儿臣愿为大秦尽心尽力,若能担此大任,定不负父皇期望。”

秦始皇看着扶苏,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说道:“你向来仁厚贤能,朕也有意于你。但储君之位责任重大,你需更加历练。”

随后,秦始皇开始着手改革大秦律法,减轻百姓赋税,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战斗力。

朝堂上下,一片忙碌景象。

而被押入大牢的赵高,自知命不久矣,在狱中绝望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大秦的未来,在秦始皇的重新规划下,似乎有了新的希望,一场变革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

刘邦出身草莽,亲历秦亡汉兴,对秦朝速亡的教训有着切肤之痛。

当他听闻赵高逼杀扶苏、拥立胡亥,最终导致“刑者相半于道,死人积于市”时,拍着案几怒声道:“秦以暴虐失天下,赵高这阉竖更是火上浇油!朕当年入关,约法三章才得民心,这赵高倒好,怂恿胡亥加重徭役、滥杀忠臣,简直是把百姓往死路上逼!”

他特意叮嘱太子刘盈:“你记着,宦官只配洒扫宫廷、传递诏令,绝不能让他们沾半点兵权、政权!当年李斯身为丞相,竟被赵高牵着鼻子走,最后落得夷族下场,这就是纵容奸佞的下场。日后若有宦官敢干预朝政,你只管依律斩了,不必犹豫!”

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鼎盛,但他晚年重用宦官苏文、江充,酿成“巫蛊之祸”,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先后自杀,朝堂动荡。

他看着天幕中赵高“指鹿为马”时,在甘泉宫独自叹息:“朕从前总觉得,赵高是因秦制缺陷才敢作乱,如今看来,是朕错了——只要帝王放松警惕,把权柄分给身边人,再忠心的人也可能变成赵高!”

他召来霍光、金日磾等托孤大臣,指着天幕说:“江充当年构陷太子,与赵高陷害蒙恬有何区别?朕若早看清这一点,何至于痛失太子?你们记住,宦官也好,外戚也罢,都不能让他们独掌大权。日后辅佐新帝,要互相牵制,绝不能让赵高之流再有机会兴风作浪!”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以善于纳谏、重视吏治闻名。

当魏徵在朝堂上以赵高为例,劝谏他“远小人、亲贤臣”时,李世民并未简单批判赵高,而是对群臣说:“赵高作乱,根源不在赵高,而在胡亥。胡亥昏庸无能,才让赵高有机可乘;若是扶苏继位,赵高即便有野心,也不敢放肆。这就像一棵大树,根要是稳了,狂风也吹不倒;根要是烂了,再小的虫子也能蛀空它。”

他进一步解释:“朕若像胡亥那样沉迷酒色、不听劝谏,你们之中会不会出现赵高?难说。所以朕每天都要反思:有没有偏听偏信?有没有纵容亲信?有没有让小人靠近权力中心?只有君明,臣才会忠;君若昏,赵高之流自然会冒出来。”

唐玄宗早年开创“开元盛世”,晚年却沉迷酒色、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最终引发“安史之乱”。

他流亡蜀地听闻肃宗平定叛乱后清算宦官李辅国时,对着嘉陵江落泪:“朕从前读赵高的故事,总觉得是胡亥太蠢,如今才知道,朕自己也养出了‘赵高’!李林甫口蜜腹剑,排挤忠良,与赵高陷害李斯有何不同?杨国忠擅权乱政,引发安史之乱,又与赵高逼反天下有何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