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32章 历史十大罪人(13)

起初,当得知自己被视为“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开创了一个人口增长、疆域巩固、经济繁荣的时代时,乾隆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自得。他心想:朕登基以来,每日勤勉,夙兴夜寐,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开疆拓土,远征新疆,使国家统一更加稳固,四方来朝,这盛世之景,皆是朕的心血所铸,后人这般评价,倒也属实。

可当看到有人批判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者,将皇权推至顶点,严重压抑了民众和官僚阶层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时,乾隆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拍桌子道:“朕如此殚精竭虑,为的就是江山社稷的稳固,百姓的安居乐业。那些臣子,若不好好管束,如何能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朕加强皇权,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岂容后人这般误解!”

提及文字狱,乾隆更是愤怒不已。他皱着眉头,语气中满是不悦:“朕推行文字狱,不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防止奸佞之徒借文字煽动人心,意图不轨。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写出大逆不道之语,朕若不严惩,如何能震慑宵小?”

而当看到有人指责他固步自封,错过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机会,导致华夏与工业文明脱节时,乾隆陷入了沉思。他缓缓踱步,神色复杂:“朕在位时,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夷过多往来。却未曾想到,西方世界发展如此迅猛。朕一心守护祖宗留下的基业,遵循祖制,却不知这竟成了阻碍国家进步的枷锁。”

对于自己被调侃作诗数量虽多、质量却不佳,乾隆轻哼一声,说道:“朕作诗,不过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抒发心中所思所感,岂是为了追求所谓的诗名?那些文人墨客,过于注重辞藻华丽,反倒失了真情实感。朕的诗,虽不被后人看好,却都是朕的肺腑之言。”

一番思索后,乾隆长叹一口气:“朕一生努力,想要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如今看来,虽有成就,却也有诸多不足。这后人的评价,倒也让朕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

此时,一旁的和珅赶忙上前,恭敬地说道:“陛下,后人的评价虽有不同,但您的功绩那是有目共睹、不可磨灭的。开疆拓土、稳固江山,这等伟业岂是他人能轻易做到的。文字狱也是为了国家安定,实乃必要之举。至于与西方的交流,当时陛下也是基于国情考量,并无过错。”

乾隆微微点头,神色稍缓。

和珅又接着说:“陛下所作之诗,皆是真情流露,蕴含着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情,岂是那些只追求辞藻的诗作能比的。陛下一生勤勉,为这大清江山呕心沥血,就算有些许不足,那也是时代所限,非陛下之过啊。”

乾隆听了和珅这番话,心中宽慰不少,脸上又浮现出几分威严与自得,说道:“和爱卿所言极是,朕一生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下百姓。这功过是非,就由后人评说去吧。”

秦朝·秦始皇

听罢乾隆“十全武功”拓疆、编《四库全书》之举,秦始皇会手指青铜剑鞘,目光如炬:“此子倒有几分朕的气魄——开疆固土,为后世划疆域;集典籍成册,似朕‘书同文’之举,算得有远见。”

然闻及乾隆晚年纵容贪腐、国库空虚,他必顿足怒斥:“治天下当以严律束官,以重典惩贪!朕设郡县、定法度,岂容官吏蛀蚀江山?此子纵贪,便是自毁根基!”

又闻“闭关锁国”之策,他更皱眉摇头:“朕派徐福出海寻道,虽未得长生,却也愿探海外之境;此子困守‘天朝’,拒外夷之学,是断了国家开阔之路,糊涂!”

汉朝·汉武帝

谈及乾隆征准噶尔、平大小和卓,汉武帝会抚着霍去病所赠的铠甲,朗声笑道:“好个‘十全武功’!朕遣卫青、霍去病逐匈奴于漠北,为汉家拓土千里;此子征西域、定边疆,倒有几分汉家天子的血性,算得不负祖宗基业。”

待听闻乾隆六下江南、耗费无度,他却敛容沉声道:“朕虽征匈奴、通西域,亦知‘轮台罪己’,戒奢以民为本;此子屡下江南,劳民伤财,若长此以往,必致民怨沸腾,非明君所为。”

再闻文字狱之事,他更是摇头:“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统一思想,而非钳制言论;此子借文字治罪,滥杀无辜,只会让天下文人闭口,何来治国良策?”

唐朝·唐太宗

闻乾隆开创“康乾盛世”,人口激增、经济繁荣,唐太宗会端起茶杯,颔首道:“‘贞观之治’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此子能让天下富庶、百姓安居,倒也配得上‘盛世’之名,可见其治国确有几分手段。”

待听及乾隆晚年宠信和珅,致使吏治败坏,他顿时放下茶杯,面露不悦:“朕任房玄龄、杜如晦,远佞臣、近贤臣,方有朝堂清明;此子明知和珅贪婪,却一味纵容,是自蔽耳目,早晚必受其害!”

又闻乾隆拒绝英国使团通商请求,推行闭关,他更是叹息:“朕派玄奘西行求法,遣鉴真东渡传经,兼收并蓄方显大唐气象;此子闭目塞听,拒外邦之技,是将国家困于牢笼,日后必落后于人。”

宋朝·宋太祖

谈及乾隆“杯酒释兵权”般的集权之策(如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宋太祖会摩挲着龙椅扶手,沉吟道:“朕当年‘杯酒释兵权’,是为防武将叛乱、保天下太平;此子收权于己,稳固皇权,倒也懂‘安内’之理,只是不知是否过犹不及。”

闻及乾隆重视农业、推广高产作物,他会点头赞许:“民以食为天,朕当年劝农桑、减赋税,方让宋初有了安稳局面;此子重农之举,合民心、顺天意,是治国正道。”

然听闻清朝轻视文官、压制士大夫言论(如文字狱),他却皱眉:“朕重文轻武,是为让文人治国、少动干戈;此子打压文人、禁锢思想,是断了朝堂纳谏之路,久必生乱!”

明朝·明太祖

闻乾隆严惩贪腐(前期)、整肃吏治,明太祖会敲击着案上的《大明律》,沉声道:“朕设锦衣卫、定‘剥皮实草’之刑,为的就是根除贪腐;此子前期能肃贪,倒有几分朕的狠劲,只是不知能否坚持到底。”

待听及乾隆编《四库全书》时删改典籍、销毁“异端”书籍,他顿时怒拍案几:“朕编《永乐大典》,求的是‘包罗万象、存真留史’;此子改书毁书,是篡改历史、蒙蔽后人,比焚书坑儒更甚,罪过大矣!”

又闻乾隆六下江南、铺张浪费,他更是厉声道:“朕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故一生节俭、力戒奢靡;此子坐拥盛世,却挥霍无度,是忘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亡国之兆!”

清太祖·努尔哈赤

听罢乾隆“十全武功”中平定准噶尔、巩固边疆的举措,努尔哈赤会抚着腰间弯刀,目光锐利:“我当年以十三副遗甲起兵,为的就是给女真族挣下一片基业;此孙儿能扬刀立马,把疆域往西域推,没丢咱们爱新觉罗的血性,算得有种!”

待闻及乾隆晚年纵容和珅贪腐,他却沉下脸,指节叩击案几:“打天下靠勇,守天下靠严!我当年治军治民,最恨私吞粮草、中饱私囊之辈;此子纵着和珅刮民脂民膏,是把祖宗的规矩扔了,早晚要出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