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17章 三国没有刘备会怎样(下)

「ybaibing1218: 小时候看三国不喜欢刘备,喜欢曹操。觉得刘备遇事就是哭,假仁义。现在到了中年反而喜欢刘备,因为他肯为了兄弟放弃江山!蜀汉的浪漫胜过曹魏的风骨,和江东的鼠辈!」

「游龙过江问沧海: 刘备就是一面镜子,小人看到的是小人,君子看到的是君子!」

「刘春光: 小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刘备真心君子」

「无语董: 三国是个神奇的年代,诸葛亮拉高了丞相的上限,让后世所有的统治者羡慕不已。司马懿拉低了权臣和品德的下限,让后世绝大部分权臣的晚年凄凉,誓言也成了屁话。而刘备三兄弟直接把兄弟情谊拉满,让后人永远无法超越,让人永远怀念三国!」

「烟字多情: 刘备,这个人确实不错,据说正史,比演绎中还要厉害,演绎中,刘备是个爱哭鬼,但是政史更厉害,就打个比方,如果是演绎中的刘备,到了吕伯奢一家,看见吕伯奢,会抱着吕伯奢大哭,然后吕伯奢散尽家财帮助刘备,如果是正史中的刘备,如果听到磨刀声,他会继续睡,留下一句我叔岂会害我,结局还是吕伯奢一家跟随刘备。」

此视频播完,三国众人皆陷入沉思。

曹操脸色微变,沉默良久后道:“刘备确有仁义之名,吾虽以权谋征战,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份赤诚之心难得。”

一旁的郭嘉微微躬身,笑道:“主公,刘备之仁义虽为人所称道,但乱世之中,仅靠仁义难以成就大业。主公以雄才大略、权谋之术治世,麾下人才济济,掌控北方广袤之地,此等功绩非刘备可比。他那所谓的兄弟情义,在这乱世之中,有时反倒会成为掣肘。”

荀彧也点头道:“郭奉孝所言极是。主公以法治军、以智谋国,行事不拘一格。而刘备过于重情,在决策之时难免会有所顾虑。我们当继续发挥自身所长,不必因刘备之仁义而自扰。”

曹操听后,放声大笑:“诸位所言甚是!吾自当坚持本心,以吾之能,定能扫平乱世,成就霸业!刘备虽有仁义之名,且看吾如何在这乱世中书写属于吾之传奇!”

言罢,曹操眼中闪过坚定之色,众谋士亦豪情满怀,一场新的征战似已在他们心中悄然展开。

吴地

孙权也轻叹一声:“以往只道他是对手,如今看来,他的仁义之举,确让这乱世多了几分温情。”

这时,张昭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刘备仁义之名虽盛,但他根基尚浅,如今偏居一隅。我江东有长江天险,又有众多能臣武将,实力不容小觑。主公当以霸业为重,不必过于看重刘备的仁义。”

孙权微微点头,目光坚定起来:“先生所言极是。刘备仁义是他的长处,可在这乱世,光有仁义远远不够。我江东儿郎自当奋勇向前,守护这江东沃土。”

陆逊也站出来道:“主公,我们可趁此时刘备根基未稳,联合曹操,先取荆州,扩大我江东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图中原。”

孙权站起身来,豪情万丈道:“好!就依伯言之计。传我命令,整备兵马,与曹操商议联合之事。我倒要看看,这乱世之中,谁能笑到最后!”众人齐声领命,一场新的风云变幻即将在三国大地上演。

蜀汉

赵云紧握拳头,激昂道:“吾随主公多年,深知主公心怀苍生,其仁义之举皆发自肺腑。昔日长坂坡一战,主公为保百姓安危,宁可舍弃行军速度,此等胸怀,天下几人能及!”

张飞瞪大双眼,瓮声瓮气道:“俺老张就服大哥,他对咱兄弟那是没话说,为了咱啥事都能豁出去。管他曹操孙权怎么想,俺们就跟着大哥干,定能打出一片天!”

刘禅时期

蜀汉旧臣们则更加动容,诸葛亮眼中泛起泪光,喃喃道:“主公仁义之名,当之无愧。”

姜维上前一步,恭敬道:“丞相,我等当继承主公遗志,以仁义为本,匡扶汉室。如今曹操与孙权欲联合图谋荆州,我等需早做谋划,不可坐以待毙。”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镇定道:“诸位放心,主公仁义之名已播于天下,民心所向。吾定会竭尽所能,保我蜀汉周全。当务之急,先派人打探曹孙联盟动向,再寻破敌之策。”

众人听后,皆士气大振,纷纷表示愿听从诸葛亮调遣,为兴复汉室而努力。一场应对曹孙联盟的大战,在蜀汉君臣的决心下,即将拉开帷幕。

其他朝代众人也有了新的看法。

汉武帝刘彻抚须道:“这刘备能以仁义凝聚人心,成就一方霸业,确有过人之处。”

这时,一旁的卫青抱拳道:“陛下,刘备之仁义虽可聚拢人心,但在这乱世,若无强大的武力支撑,恐难长久。当年高祖皇帝能得天下,亦是文治武功并用。如今观刘备,虽有仁义之名,然其军事谋略与实力,与曹操、孙权相比,尚未占据绝对优势。”

刘彻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卿所言有理。仁义固然重要,却不可成为软肋。刘备欲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还需平衡仁义与权谋、武力之间的关系。朕若处刘备之境,当以仁义为旗帜,招揽天下贤才,同时厉兵秣马,增强自身实力。如此,方能在这纷争不断的三国乱世中,有更大的作为。”

众臣听后,皆对刘彻的见解表示叹服,而关于三国局势及刘备的讨论,也在这一番言论后,变得更加热烈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在心中勾勒着那乱世中的另一种可能。

朱元璋微微点头:“虽处乱世,却能坚守仁义,此人值得敬重。”

刘伯温在旁笑道:“陛下,刘备以仁义为本,聚贤才,纳民心,确有可取之处。然乱世争霸,仅靠仁义远远不够。他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诸葛亮等谋士,但在战略布局和资源掌控上,与曹操、孙权相比仍有不足。”

朱元璋抚须沉思,道:“卿所言极是。刘备若想成就大业,需有更长远之谋。他占益州之地,当休养生息,扩充军备,同时与周边势力修好,避免两线作战。且用人不可只重情义,当论才而用。”

此时,徐达抱拳说道:“陛下,若刘备能以仁义为基,辅以权谋之术,善用各方人才,或可与曹操、孙权一争高下。但如今局势,他需尽快做出改变,不然恐难有大作为。”

朱元璋点头称是,目光望向远方,仿佛透过时空看到了那三国乱世的风云变幻,“这乱世之中,唯有审时度势,刚柔并济,方能成就一番霸业啊。”

李世民缓缓开口:“刘备之仁义,犹如暗夜明灯,能引天下贤才归心,此乃其德也。然曹操善权谋、富韬略,孙权据天险、拥良臣,皆非易与之辈。刘备若想鼎定天下,仅靠仁义远远不够。”

房玄龄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刘备当效法陛下,在坚守仁义的同时,以雷霆手段治军理政,扩充实力。且用人当辨忠奸、识贤愚,不拘一格。”

李世民点头,目光坚定,“乱世之中,当以实力为基,仁义为辅。若刘备能平衡二者,以益州为根基,待天下有变,出蜀逐鹿中原,未必不能成就大业。朕若为刘备,必先稳定内部,发展经济,训练士卒,再寻机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逐步扩大势力。如此,方能在这乱世之中,争得一线生机。”

众人听后,皆对李世民的见解钦佩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