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125章 泰山脏了(下)

封禅是什么?是向天宣告你有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功绩!不是让你去粉饰太平,掩盖你打不过别人的窝囊!你每年送钱送布,那叫纳贡,不叫盟约!我要是你,早就找块豆腐撞死了,还有脸去登泰山,给列祖列宗丢人现眼!”

刘备痛心疾首地摇着头,双手紧握,语气沉重而悲愤:“我……我真为你感到羞耻!我这一生颠沛流离,屡败屡战,只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想过用金银财帛去换取苟安!

你坐拥祖宗留下的江山,不思进取,不图北伐,反而与敌国‘约为兄弟’,用民脂民膏去填别人的胃口。这已经是奇耻大辱,你竟然还敢去泰山封禅,号称大功告成?这是对‘汉’这个字的玷污,更是对天下所有浴血奋战将士的亵渎!我要是在你那个时代,定要提一旅之师,清君侧,诛佞臣!”

孙权端着酒杯,慢悠悠地品了一口,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语气却十分尖锐:“宋真宗啊宋真宗,你这算盘打得,连我江东都能听到了。用三十万银绢,买几十年太平,听起来好像很划算,是吧?

可你忘了,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买出来的!我江东子弟,凭长江天险,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靠的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些能臣良将,靠的是江东儿郎的浴血奋战!你以为花钱能买来永远的和平?那是痴人说梦!今天你送三十万,明天他就敢要三百万!

至于封禅泰山……哈哈,我孙权在江东称帝,也只敢在武昌祭天,从未想过去泰山凑这个热闹。你这纯属是打了败仗,还想办庆功宴,自欺欺人罢了!”

隋文帝杨坚表情沉稳,语气庄重:“朕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创立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封禅之事,朕认为应在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之后。你宋真宗,外有强敌环伺,内无根本变革,此举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唐太宗李世民眉头微蹙,语气沉重:“治国之道,在于内修德政,外服四夷。朕以文治天下,以武功安邦,被尊为‘天可汗’,封禅是水到渠成。你宋真宗,外无战功,内无盛世,仅凭一纸盟约就敢称大功?这是把封禅的门槛降到泥土里了。”

武则天眼神锐利,带着一丝嘲讽的微笑:“朕一个女人,打破常规,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治理天下几十年,国泰民安,也只敢在嵩山举行封禅大典。你一个大男人,守着祖宗的江山,打不过契丹,就用盟约换和平,还好意思去泰山?这气魄,连朕都不如。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可能还想夸两句“开元盛世”,但一想到安史之乱和自己的结局,语气复杂:“朕早年开创盛世,万国来朝,那时若去封禅,尚有几分底气。可你宋真宗,既无盛世之基,又无旷世之功,为了粉饰太平,竟行此自欺欺人之举。这泰山,可不是谁想爬就能爬的,小心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宋太祖赵匡胤气得差点拍桌子,一口河南话脱口而出:“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是让你这么糟践的?俺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不敢立刻去封禅,而是先稳固朝纲、发展生产。你倒好,刚签完城下之盟,就急着去泰山装样子,你对得起俺打下的大宋江山吗?”

宋太宗赵光义脸色有些尴尬,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但还是忍不住批评:“朕当年亲征北汉,收复太原,也曾想过北伐契丹,恢复燕云十六州。可惜功败垂成。但朕也知道,封禅不是儿戏。你倒好,一场‘澶渊之盟’,就把它当成了封禅的资本。这不仅丢了朕的脸,更丢了大宋的脸!”

宋仁宗赵祯性格宽厚,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朕以仁治天下,被后世称为‘仁宗’。朕深知‘澶渊之盟’给百姓带来了和平,但也明白这份和平是用银子买来的。朕一生节俭,致力于改善民生,尚且不敢有封禅之念。先帝此举,虽有安定天下之心,却也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让后世子孙在对外政策上,多了一份依赖,少了一份血性。”

成吉思汗带着草原雄鹰般的眼神,语气轻蔑:“我们蒙古人,靠的是马刀和弓箭说话,打下的疆域横跨欧亚。封禅?那是你们中原皇帝的玩意儿。但就算是玩,也要有玩的资本。你宋真宗,连自己的国门都守不住,给别人进贡,也配谈封禅?简直是笑话!

元世祖忽必烈带着草原可汗的豪迈,又有中原帝王的深沉:“朕建立元朝,统一中国,疆域之广,前所未有。朕推崇汉法,也尊重各民族文化。但封禅泰山,讲究的是功绩和德望。你宋真宗,守着半壁江山,以银帛换和平,也敢言封禅?这是对华夏传统的误解,也是对功绩的亵渎。

明太祖朱元璋脸色铁青,语气严厉:“朕起于淮右,推翻元虏,恢复中华,一统天下,尚且认为封禅是劳民伤财之举,从未成行。你宋真宗,守着半壁江山,打不过外敌,就用民脂民膏去换和平,还敢去泰山耗费人力物力?这是昏君所为,该打!”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语气铿锵有力,带着帝王的威严:“朕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五次亲征蒙古,编纂《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即便如此,朕也未曾轻易动过封禅的念头。你宋真宗,文治武功皆无,仅凭一纸屈辱盟约,就敢登泰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明思宗朱由检面色憔悴,语气沉重而绝望:“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勤于政事,想要挽救大明于危亡。可内有李自成等流寇作乱,外有后金虎视眈眈。朕就算想‘花钱买和平’,都没有机会!你宋真宗有‘澶渊之盟’的喘息之机,不想着整军经武,反而去泰山封禅,耗费国力!你可知,国弱之时,任何粉饰太平的举动,都是加速灭亡的催命符!”

清太宗皇太极身着满族服饰,语气中带着胜利者的傲慢和审视:“我们女真人,从白山黑水间崛起,靠的就是弓马娴熟,英勇善战。你宋朝,号称文明礼仪之邦,却总是用金银财宝去换取苟安。宋真宗此举,看似聪明,实则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封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最终,你们还是被我们大金所灭,这就是软弱的下场!”

清圣祖康熙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缓说道:“朕八岁登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开创康乾盛世,也未曾轻易言封禅。封禅之事,重在实绩,而非虚名。宋真宗此举,名为封禅,实为掩盖国弱之实,徒增笑耳。”

清高宗乾隆捋着胡须,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朕开创‘十全武功’,号称‘十全老人’,也只是在晚年才考虑封禅之事。你宋真宗,在位期间,外有契丹之患,内无显着政绩,为了掩盖统治的危机,竟行此掩耳盗铃之事。这泰山的灵气,都被你玷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