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脉融合后的一个月,青云宗及联盟各宗门的备战进入“攻坚期”,各任务模块都有了实质性进展。
墨尘和李凤玲的“防邪傀儡研发组”率先传来突破——在丹鼎门的丹火符文基础上,他们给傀儡加装了“邪气吸附模块”,模块核心是用冰莲蕊粉末混合玄铁打造的,能主动吸附周围的暗界邪气,再通过傀儡体内的“丹火转化装置”将邪气灼烧净化。
“最新测试报告显示,防邪傀儡能在筑基后期邪气环境中连续工作三个时辰,吸附邪气量达‘120单位’,比初代模型提升了50%。”
墨尘拿着测试数据板,向张一凡汇报,旁边的李凤玲补充道,
“我们还在傀儡手臂上加了‘电磁破邪钉’,遇到邪修时能精准发射,打断他们的灵气运转,刚才模拟对抗筑基邪修,傀儡胜率达80%。”
另一边,林浩的“丹火培训班”已开设到第三期,学员来自各宗门的筑基初期弟子。
训练场上,林浩正演示“丹火破邪诀”——他握着丹火剑,指尖凝聚淡蓝色火焰,画出一道“火纹屏障”,屏障接触到李凤玲用机关模拟的“邪气团”时,瞬间将其灼烧殆尽。
“关键是控制火温在‘中低温’,太高会浪费灵气,太低破不了邪气。”
林浩耐心讲解,手里还拿着画满火温刻度的“教学板”,这是他熬夜整理的,连新手常犯的“火温失控”问题都标了应对方案。
王磊的“后勤物资库”也步入正轨——仓库里按“疗伤类”“解毒类”“防护类”分区,货架上的物资都贴着彩色标签,红色是“应急优先”,蓝色是“常规补给”,标签上还印着“保质期”和“使用说明”。
“我做了‘库存管理系统’,用灵晶驱动的算盘记录,输入宗门名称就能查到可调拨的物资量,比如清风观需要10瓶冰莲解毒剂,系统显示当前库存足够,半个时辰就能调拨到位。”
王磊指着算盘上的符文,一脸自豪,连最基础的“物资盘点表”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出入库记录。
雪莲婆婆和药千行的“火种温养”也有新突破——雪莲火种的灵气强度从“90”升至“95”,火色从淡金变成“赤金”,与双脉的融合度达“92%”,偶尔能在火种周围看到细微的“飞升灵气丝”,这是接近激活通道的信号。
“按这个速度,再过八十年,火种就能达到激活要求,比预期提前二十年。”
药千行拿着温养记录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灵气值变化,连天气影响都做了备注。
就在备战有条不紊推进时,李凤玲的“邪气侦查组”传来紧急消息——探测器在凡界西部的“黑瘴岭”检测到强烈的“空间邪气波动”,波动频率与暗界临时通道的特征完全匹配,而且强度还在持续上升,显然暗界在不断加固通道。
“黑瘴岭常年被黑色瘴气笼罩,瘴气里含有的‘腐灵毒素’能腐蚀修士灵气,普通探测器根本进不去,这次我用了‘冰莲蕊增强版探测器’,才穿透瘴气拍到画面。”
李凤玲将探测器连接到议事厅的屏幕上,画面里是一片漆黑的山谷,山谷中央有一道“黑色裂缝”,裂缝周围缠绕着浓稠的邪气,偶尔有暗界使者的身影在裂缝旁走动,显然是在守卫通道。
张一凡看着画面,眉头紧锁:
“暗界临时通道一旦稳定,他们就能批量输送兵力,之前的拦截只是小打小闹,要是通道完全打开,凡界防线会压力倍增。必须尽快派小队去侦查,摸清通道的具体位置、邪气强度,还有暗界的守卫兵力。”
雪莲婆婆补充道:
“黑瘴岭的腐灵毒素很棘手,普通防护符撑不了半个时辰,得让王磊准备‘冰莲防毒膏’,再让墨尘给傀儡加装‘瘴气过滤模块’,不然小队连靠近通道都难。”
林浩立刻举手:
“我去!我的丹火能灼烧瘴气,还能净化腐灵毒素,之前培训班练的‘丹火屏障’刚好能用上。”
他这段时间的成长有目共睹,不仅能独立教学,还能主动承担危险任务,早已不是当初需要保护的新手。
墨尘和李凤玲也主动请缨:
“我们可以带最新的防邪傀儡,傀儡能先探路,还能对抗暗界守卫;我再调整探测器,增加‘空间波动记录功能’,能精准定位通道的薄弱点。”
张一凡很快确定侦查小队成员:队长张一凡,负责统筹指挥;
队员林浩,负责用丹火破瘴气、净化毒素;
墨尘和李凤玲,负责傀儡探路、设备侦查;
王磊,负责携带后勤物资、应对突发伤病。小队的装备也做了针对性调整:
- 防护装备:王磊准备的“冰莲防毒膏”,涂在皮肤上能抵抗腐灵毒素四个时辰;每人一件“双层灵布防护服”,内层浸过冰莲蕊汁液,外层印着丹火符文,双重防邪。
- 侦查设备:李凤玲将探测器升级为“三维成像版”,能穿透瘴气生成通道的立体模型;墨尘给防邪傀儡装了“实时画面传输模块”,傀儡看到的画面能同步到小队的手环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