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那把烧向萌宠区的火,余烬未冷,反噬便已到来。而且,来势汹汹,并非散兵游勇,而是有组织的联合施压。
首先是一份联名质询函,由十七位在编仙官联合署名,其中不乏一些手握实权、部门影响力不小的老牌仙官。他们措辞“恳切”,以“关心平台稳定,体恤编外人员疾苦”为由,对姜明推行的权重调整提出“几点小小的疑问和建议”。
质疑主要集中在:
一、调整过于仓促,缺乏充分调研和缓冲期,导致大量勤恳创作的编外人员利益受损,有失公允。
二、“领域发展指数”和“动态权重”模型算法不透明,难以服众,恐有“暗箱操作”之嫌。
三、姜明顾问身份仅为“见习”,是否有权推行如此影响深远的改革?程序是否合规?
字里行间,透着上位者的矜持和不容置疑的压力。
紧接着,平台舆论战场也出现了变化。之前那些愤怒的声讨帖下,开始出现大量“理中客”的评论。
“大家冷静点,姜顾问也是好心,只是方法可能激进了一些。”
“是啊,改革总要阵痛,但要考虑实际情况嘛。”
“听说姜顾问以前在档案馆,可能不太了解一线创作的辛苦。”
这些评论看似调和,实则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姜明的资历和经验问题,暗示他“不接地气”、“纸上谈兵”。
更绝的是,几个原本在萌宠区混得风生水起、拥有大量粉丝的头部大V,突然宣布“暂时停更,休息调整”。他们的粉丝顿时炸了锅,将怒火全部倾泻到姜明和仙事部头上,平台上充斥着“还我XX大大!”“逼走优秀创作者,这就是改革的目的?”之类的言论。
一时间,姜明和他的改革措施仿佛成了阻碍平台发展、迫害优秀人才的罪魁祸首。
“姜顾问,这……这怎么办啊?”小灵看着后台监测到的、被刻意引导的舆情风向,急得团团转,“他们这是有备而来,联合起来给您施压呢!要不要请魔尊大人或者凌绝前辈出面……”
姜明坐在光幕前,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了几分。他快速调取着后台数据,手指在光幕上划出一道道残影。
“不必。”他声音平静,“他们想用资历和舆论压我,那我就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他吩咐小灵:“调取近三个月‘跨界萌宠/器物拟人化’领域,排名前一百项目的详细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同质化指数、用户观看时长中位数、有效互动率(剔除水军和机器账号)、二次传播价值、跨圈层影响力……以及,这些项目创作者近三个月的积分收入变化曲线,与其他领域头部创意的横向对比。”
“另外,重点筛选出那几个宣布停更的头部大V,我要他们最近三个项目的数据明细,尤其是用户流失率和核心粉丝活跃度变化。”
“还有,整理‘冷门仙术考据’和‘跨界基础理论构建’领域,自权重调整后,新晋优质项目列表、用户增长数据、以及异宇宙用户的正面反馈截图。”
小灵被这一连串精准的数据要求砸得有点懵,但立刻反应过来,干劲十足地操作起来:“明白!给我一炷香时间!”
姜明则开始起草一份新的公告,以及一份面向那十七位联名仙官的、附有详细数据附录的回复函。
**一个时辰后,两份文件同时发布。**
面向公众的公告,标题直接有力:《关于“跨界萌宠/器物拟人化”领域调整的数据说明及未来展望》。
公告里,没有空泛的解释,而是用一张张清晰的图表,展示了该领域触目惊心的同质化程度、持续下滑的用户观看时长、以及大量内容雷同导致的内部流量争夺和积分通胀现象。图表显示,尽管该领域总体流量巨大,但平均到每个创作者的有效收益和影响力,远低于其他几个健康发展的领域。
公告还贴出了那几个宣布停更的头部大V近期的真实数据——他们的用户活跃度和核心粉丝黏性,早在权重调整前就已经呈现出持续下滑趋势,所谓的“停更”,更像是借坡下驴,将自身创作力衰退的原因归咎于规则变化。
紧接着,公告展示了“冷门仙术考据”等扶持领域在调整后的积极变化:新项目数量和质量显着提升,用户粘性和跨圈层影响力稳步提高,并附上了一些异宇宙用户“终于找到有深度的仙界知识了!”“这类内容才是跨界交流的价值所在!”等真实反馈。
公告最后总结:“规则调整的目的,并非打压某一领域,而是引导资源流向更能体现跨界交流核心价值、更具长期发展潜力的方向。平台鼓励所有领域的创新与提升,但对于低水平重复和数据泡沫,将持续优化规则进行调控。”
与此同时,那份回复给十七位仙官的函件,内容更加详实犀利。除了公告中的数据,还额外附上了每个联名仙官所在部门,其麾下编外人员在新规推行后,整体“影响力”积分和项目质量的变化对比。数据显示,大部分部门的整体收益是上升的,只有少数几个与萌宠区头部大V关联紧密的部门,出现了下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