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仙君那边还没商议出个结果,焚夜提出的“初审权下放”方案,却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仙界各部司之间传开了。
起初,各部门的大佬们是抱着看考核司笑话的心态。毕竟,仙事部平日里拿着《员工手册》和KPI大棒,没少给其他部门找麻烦。现在看到他们被一个实习魔尊用“合规”数据流搞得焦头烂额,不少仙官私下里都暗爽不已。
可当“初审权下放”的具体内容流传开来后,大家笑不出来了。
“什么?让我们自己审核手下那帮临时工、实习生报上来的‘影响力’?”资源回收部的部长,一位以脾气火爆着称的壮汉仙尊,直接在部门晨会上拍了桌子,“老子管他们回收了多少垃圾,净化了多少魔气残渣!现在还要管他们有没有在外面吹牛逼影响了哪个异宇宙的审美观?!”
天庭HR的总管,一位妆容精致、举止优雅的女仙君,看着内部通讯玉简里流传的焚夜版流程图,柳眉紧蹙:“这流程设计得倒是缜密,交叉复核,责任到人……可这工作量,我们HR本来人手就紧张,年底晋升评定、仙才招聘哪一样不是大事?哪有精力去审核这些虚头巴脑的‘影响力’?”
功德KPI考核组本身就和仙事部考核司业务相近,组长是一位精瘦的老仙,他捋着胡须,眼神闪烁:“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今日他编外人员能报‘影响力’,明日是不是在编的也能报?届时,‘功德’的权威性何在?考核的标准岂不是要乱套?”
其他部门,如炼丹房、炼器阁、灵植园、甚至负责仙界治安的巡天司,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抵触和担忧。平日里大家各司其职,虽然也有协作,但更多的是泾渭分明。现在突然要把审核编外人员“影响力”这块烫手山芋接过来,意味着额外的责任、潜在的人际矛盾(审核严了被手下抱怨,审核松了被追责),以及巨大的工作量。
一时间,仙界管理层暗流涌动。原本隔岸观火的各部门,纷纷将不满的矛头指向了始作俑者——焚夜,以及……默许了这次调研的仙事部。
几个关系不错部门的头头,甚至私下串联,准备联合向仙事部施压,要求立刻停止这项“劳民伤财、扰乱秩序”的调研。
然而,没等他们正式发难,另一股力量开始发声了。
仙界的底层编外人员们,在得知“初审权可能下放给各部门”的消息后,反应更为激烈。
“什么意思?我们辛辛苦苦填了表,现在要交给自家领导审?那还能有戏吗?”
“就是!我们部门那个老大,平时就看我们临时工不顺眼,恨不得我们把功德点都吐出来上交,他能给我们通过?”
“这肯定是仙事部和各部门联合起来糊弄我们的!不想给我们兑现‘影响力’!”
“去找焚夜尊者!只有他能帮我们主持公道!”
于是,焚夜在底层仙才中的声望,无形中又拔高了一截。甚至有人开始私下称呼他为“编外仙才的指路明灯”、“反抗仙界职场不公的先驱者”(虽然焚夜本人可能并不想要这些头衔)。
一些胆子大的编外人员,开始有组织地、依然完全“合规”地,向各自部门的领导提交更加详尽的“影响力补充说明材料”,或者联合起来,要求部门公开“初审标准”,美其名曰“避免暗箱操作,保证调研公平公正”。
各部门的领导们,还没正式接到通知,就已经开始被自家手下用“合规”的方式骚扰得不胜其烦。
资源回收部部长看着办公桌上堆起来的、详细描述如何在下界垃圾堆里发现“异宇宙艺术瑰宝”并成功进行“跨文明环保理念输出”的报告玉简,气得差点把桌子掀了。
天庭HR总管被几个实习生堵在办公室,要求她就“个人魅力在跨部门协调中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否算影响力”给出明确界定。
整个仙界,因为一个“调研”,陷入了某种诡异的忙碌和躁动。原本清晰的管理层级和职责边界,开始变得模糊。所有人都被卷入了一场关于“如何定义价值”、“如何评估贡献”的大讨论中,想独善其身?门都没有。
我们学院,反而成了暴风眼中最平静的地方。
焚夜依旧每天泡在典藏阁,不过研究的重点已经从《员工手册》转向了《仙界各部司职能沿革及权责划分考》以及《论非暴力不合作在体制内变革中的可行性分析》等更为深奥(或者说,更加搞事)的典籍。
凌绝被几个交好的战斗部门仙尊抱怨了好几次,说他学院里的人“不务正业,专搞歪风邪气”,被凌绝一句“有本事自己去把数据流停了”怼了回去。
慧心则开始接到一些部门领导的私下通讯,拐弯抹角地打听焚夜的“真实意图”以及“有没有可能坐下来谈谈”,都被慧心以“贫僧方外之人,不解俗务”温和地挡了回去。
我作为院长,则收到了更多来自仙事部玄明仙君的“友好协商”通讯,语气一次比一次“诚恳”,探讨“优化方案”的细节一次比一次具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