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总带着几分温软,像熬得恰到好处的蜜糖,轻轻化开在空气里,透过住院部前厅透亮的玻璃门,斜斜洒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映出细碎的光斑,驱散了秋日里的几分寒凉。
刘老板的黑色商务车稳稳停在台阶下,车顶残留的薄霜被车内透出的暖气烘得渐渐消融,水珠顺着车顶边缘簌簌滑落,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湿痕。
他怀里小心翼翼抱着个绣着紫云芝纹样的提篮,深蓝色的绸缎面上,一朵朵紫云芝用银线勾勒,针脚细密,透着几分雅致,提篮里铺着厚厚一层新弹的棉花,蓬松又柔软——这是魏大姐熬了三个通宵亲手缝制的百菌被,被角处还细细缀着几朵晒干的茶花苞,轻嗅之下,能闻到淡淡的茶香与棉絮的清润。
媳妇,慢点走,小心脚下。刘老板见蓝草抱着孩子从住院部走出来,连忙腾出一只手上前搀扶,目光落在她怀里的小家伙身上时,不自觉放柔了语气。
蓝草怀里的小茶心裹在姜大嫂织的靛蓝棉线衣里,小小的身子缩成一团,只露出个皱巴巴的小脸蛋,额头中心那片淡淡的胎记,在阳光下泛着浅浅的茶色,像落了一小撮细茶末,格外显眼。
多谢,老刘费心了。蓝草浅浅一笑,脚步放得极缓,指尖轻轻拢着裹住孩子的棉线衣,生怕寒风灌进去。
话音刚落,车门突然被推开,十八岁的刘小宝蹦蹦跳跳从车里钻出来,手里捧着个透明的玻璃罐,罐子里几条小红鱼正欢快地游来游去,尾鳍摆动间溅起细碎的水珠。
妹妹快看!这是我特意去河边捞的幸运鱼,能带来好运气的!少年声音清亮,凑到蓝草面前,把玻璃罐举得高高的,眼里满是雀跃。
鱼尾甩出的水珠恰好溅在蓝草微凉的手背上,带着一丝沁人的凉意,引得她忍不住轻笑出声,眉眼间的疲惫消散了大半。
车子缓缓驶离医院,沿着蜿蜒的山路往石湾村方向开去。一路上,蓝草低头凝视着怀里酣睡的女儿,小家伙呼吸均匀,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轻轻覆在眼睑上,偶尔小嘴巴动一动,模样格外乖巧。她轻轻抚摸着孩子柔软的头发,心里满是安稳,这段时间的奔波与担忧,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暖意。
不知行驶了多久,车子刚拐进石湾村口,便被前方两排火红的炮仗花拦住了去路。远远望去,那一片火红顺着村口的老枇杷树缠绕而上,热烈又喜庆,映衬着冬日的晴空,格外惹眼。
车窗外,老支书带着锣鼓队堵在路中央,锣鼓声阵阵,唢呐吹奏的调子欢快悠扬,仔细听来,竟是改编过的《采茶调》,熟悉的旋律在山间回荡,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林爷爷拄着一根茶树枝做的拐杖站在最前面,拐杖打磨得光滑温润,杖头新雕的灵芝纹栩栩如生,纹路里还细细嵌着朱砂,红与棕的色调相互映衬,透着几分古朴庄重。见车子停下,林爷爷轻轻敲了敲拐杖,朝着车内高声喊:蓝丫头,刘志军媳妇,下车咯!咱村里添丁,得按老规矩来办!
蓝草闻言,连忙示意司机停车,刚推开车门,就见张二狗早已站在车旁等候,手里还扶着一顶特别的轿子——那是用藤椅改装而成的,两根碗口粗的毛竹做轿杆,打磨得光滑无刺,藤椅的椅背上缠着新鲜的茶枝和刚采的菌菇,翠绿的茶枝带着露水,鲜嫩的菌菇饱满圆润,透着自然的生机。
快上轿,别冻着孩子。张二狗伸手小心翼翼地扶着蓝草,语气里满是疼惜,目光落在女儿身上时,更是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蓝草抱着茶心轻轻坐稳,藤椅上铺着厚厚的棉垫,格外暖和。一旁八个身强力壮的村民纷纷上前,稳稳托住轿杆,齐声喝了一声,便将轿子稳稳抬起。
轿杆被压得微微弯曲,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响,茶枝上的露水顺着枝叶滑落,簌簌落在蓝草的肩头,带着一丝清凉的湿润。
队伍刚要出发,王彩凤突然从人群里冲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串风干的紫云芝,快步走到轿旁,小心翼翼地挂在轿杆上,嘴里念叨着:这紫云芝是我特意晒了三个月的,能避邪消灾,保佑咱茶心平平安安长大!
话音刚落,赵有田夫妻俩也挤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双虎头鞋,鞋面上绣着威风凛凛的虎头,眼睛处钉着小小的银铃铛,轻轻一晃,便发出清脆的声响。这虎头鞋是俺家媳妇亲手做的,鞋底纳了千层底,穿着舒服又防滑,给茶心护脚!赵有田笑着把鞋子递到蓝草面前,眼里满是真诚。
紧接着,李婶也端着一叠尿垫挤了过来,那尿垫是用柔软的棉布做的,染成了淡淡的茶色,透着淡淡的野茶香。
这尿垫我用野茶汁煮过好几遍,吸汗又不刺激皮肤,还能驱虫,茶心用着放心。
李婶说着,把尿垫轻轻放在蓝草身旁的轿边。不远处,几个村民抬着一张精致的摇床跟在队伍后面,那是村里老木匠特意赶工打的,床身上刻着细腻的茶菌共生图,茶树苍劲,菌菇鲜嫩,栩栩如生,床腿处还雕了四个小小的菌菇轮,轻轻一拨便能转动,透着巧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