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谣民宿的开业庆典在群山的环抱中徐徐落下帷幕。蓝草那带着甜美气息的嗓音从广播站飘出,沿着蜿蜒的石板路,穿过新挂起的红灯笼,温柔地抚过人群:“尊敬的各位领导,真诚的各行业老板们,喜欢游历乡村的众位朋友们,我蓝草代表石湾村全体村民,欢迎大家的到来,民宿开业典礼已圆满成功,己迎来正午,请大家移步农家乐,彼此欢聚一堂,品尝乡村美食,感受乡村文化!”
话音尚未散尽,人群便如溪流汇聚般朝着飘荡着烟火气和柴火饭香的农家乐院落涌去。
院中,一张拼接起来的乌木长桌顶着盛夏的太阳,十五把藤椅已虚位以待。郭律师扶着蒋老先生缓步而来时,市里的领导与老县委书记一行已在刘老板的引导下率先落座。
蒋老先生一身素雅的香云纱唐装,手中那根磨得泛出温润光泽的黄花梨木拐杖轻点着地面,他望着檐下一筐筐红辣椒,豆角,茄子而目光悠远:“这石湾村,总感觉来过这里,记忆里有点印象,很模糊……变了,又好像没变。”
“哦?老先生当年在此处也有印迹?”老书记身体微微前倾,显出浓厚的兴趣。
“年轻时曾出外游历经商,似乎经过这里。”
蒋老先生的目光穿透时光的尘埃,声音轻缓却字字清晰,“这院子原先是不是个大竹山,从这边到后面有个大深坑!”
村长笑哈哈的接话:“没错,老先生呀,看来你真到过这里,哈哈哈,老朋友了,等会一起碰一杯!”
“东洋人的飞机那个秋天来得邪乎,炸塌了半边檐角,也炸出了后面那个大坑,这些都是后来修好的。”
他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指,隔空点向院角一根柱础明显新旧不一的老石柱,“喏,就是那根……炸碎的石头,带着血。”
他话音落下,周遭一时无声,唯有远处隐约的溪流声潺潺淌过。那根斑驳的石柱静立在热闹的阳光里,刹那间沉重起来,仿佛承载着不止是屋顶的重量。
正当众人沉浸于历史的烟云,蓝草领着一群婶子鱼贯而入送上菜肴。粗瓷大碗大钵碰撞桌面的声音清脆利落。
“胭脂萝卜,酸脆开胃!腊肉炒野笋干,山里的野味!”蓝草笑语盈盈,热情介绍,“尤其是这陶瓮焖炖的黑山羊肉,这可是咱们后山放养的老山羊,添了点药材,小火慢慢煨了一整宿!各位可要好好尝尝!”
“好!真好吃!水土养人,食材也必得是这方水土里长出来的精气神!过瘾!”魏师父声如洪钟,他一身棉麻对襟衫,精神矍铄地拿起勺子,精准地从陶瓮中舀起一块连筋带皮的羊肉,仔细审视其纹理与油脂分布,又放到鼻端深嗅药香。
“呀!蓝草,你在里面还加了补药!这可是大补!各位!多吃点!”
郭老板听到加了补药,也舀起一勺,放在鼻头闻着:“嗯!当归补血,黄芪益气,配伍得当,正合秋令收敛进补之意。王会长,您脾胃稍弱,这羊肉汤温润,多用些有益处。”
刘老板闻言,连忙起身为王会长盛上一碗浓香四溢的羊肉汤,汤面上浮着点点金黄的油星,郭姐夫也没闲着帮着盛汤:“老书记,领导,您们也尝尝!郭老板可是咱们省里中医药学会的成员!那药材公司老大了,正准备在我们村建药材加工厂!”
“郭老板的药业公司真是国宝!”王厅长笑着点头,又转向刘老板,“民宿开业,是乡村振兴的好抓手。你们得用好这‘山居谣’的金字招牌,把它打造成一个聚宝盆,实实在在地流进咱们村民的口袋里!让全县甚至全省都富裕起来!”
旁边桌那些年轻的生态写生主角陈昊,立刻捕捉到了机会,放下筷子,身体前倾:“各位领导,我们几个年轻人准备在石湾村建个小农仓,也想搭上民宿这趟车!把我们村里的好东西土蜂蜜都攒起来,放到民宿里一起卖。您说可行不?”
“可以……推广……”王厅长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轻叩,“饭后找蓝草商量下,年轻人脑子活泛,能抓住机遇商机,不错,不错……”
“王厅长,”刘老板的声音忽然插入,带着一种异样的沙哑。他刚才仰头闷下一杯石湾村特酿米酒,此刻眼圈竟微微泛红,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王厅长,感谢省农业厅的支持,政策再好,也架不住眼下的难……”他松了下领口,仿佛那里勒住了他的喘息,“前期投入真像无底洞!贷款压得人夜里睡不着……最难的还是要留人,我怕城里来的人嫌山里闷,嫌条件差……如果真这样,‘山居谣’怕是要栽在我们手里了!这可是全村人的心血!”
“我呸你个乌鸦嘴,才刚喝一杯酒就开始说梦话了,山居谣才开业,你敢给我乱逼逼,小心我抽你!”
这位在部队转战商海沉浮多年的汉子,此刻卸下了庆典上迎来送往的圆滑面具,露出创业者的脆弱与疲惫。一滴汗珠顺着他紧绷的脸颊滑下,砸落在桌面的木纹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