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带着班上的十位男同学来到了学校的教案室领取新学期的书籍。教案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它们整齐地码放在课桌上,仿佛在默默等待着它们的新主人。
同学们一进门,就被这满屋的书籍所吸引,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好奇。刘老师微笑着站在一旁说道:
“同学们,别乱搬,上面写着52班的就搬回教室,太重就两个人抬一捆!”
看着学生们兴奋地穿梭在书桌之间,挑选着自己班级需要的书籍。
过了一会儿,同学们每人怀里都抱着一大摞书,满载而归地回到教室,烂草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等待着刘老师分发书籍。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新知识的渴望,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刘老师回到讲台上,手里拿着一份学生名单,开始按照名单上的顺序一一分发书籍。她每叫到一个名字,那位同学就会兴奋地走上讲台,从刘老师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书籍。书籍的封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为新学期的到来而欢呼。
当刘老师叫到烂草的名字时,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快步走上讲台,从刘老师手中接过自己的书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在课桌上,仿佛这些书籍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语文,代数,英语,历史,地理!有五门课程啊!”烂草一本本的翻看,闻着墨香,十分陶醉。
分发完书籍后,刘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和期待。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些书籍,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听从老师的教导,努力学习。烂草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新学期里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就这样,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之旅。
“请大家拿出语文课本,翻到第一篇,《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作的一首词,现在我们朗诵一遍,再分段讲解!”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老师在前念一句,同学们齐声在后跟读,那欢快上进的心情,无以言表。
刘老师清了清嗓子,拿着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沁园春·雪》。
“我们现在分段讲解,同学们可以做好笔记!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的是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第二段说的是,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同学们,我们这里也下雪,你们可以想象下当时的情景!然后自己解析下面的文章!”
同学们都认真的点头,刘老师见给出的时间差不多了,就继续说道:
“我们接着解析下面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做个比较,看自己领悟了多少。”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这就是对全文的解析,同学们,和你们自己解析的差异大吗?”
同学们都红着脸,谁也不敢出头说自己解析的很成功!
“我相信同学们都是最棒的,对诗词有一定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现在我们再括出中心点,再逐文分析。”
“《沁园春·雪》是**的一首经典词作,以其宏大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全词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并通过评价历史英雄人物,表达了对当代英雄和人民的期望。
烂草欣喜的点头,没想到刘老师如此优秀,讲解的十分通彻,她就像干涸的海绵,努力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刘老师还在继续讲解:
“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开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宏大的视角总写北国雪景,冰封和雪飘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描绘出了北方冬天的严寒和大雪纷飞的壮观景象。同学们,这种静动两态的描写十分到位,希望你们能够借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