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的胜负,早被炮口喷出的火光写定。当开花弹在敌军阵列中开出血花,当火药包将云梯炸成齑粉,冷兵器时代的勇气与忠诚,终究抵不过工业文明浇筑的城墙与火炮——那些在炮管里燃烧的火药,烧的不仅是硫磺与硝石,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三更,子时(23:00-01:00)初刻。
江州刺史李应武率领五千江州百姓军到达钟家村布下天罗地网,林积容恢复钟家村以及江南制造总局外围据点的布防,等待天亮打扫战场。
林积容并不急于立即清理战场,她也并不担心徐知谏等人逃脱。钟鹏举曾明确表示,除了徐温之外,其他人皆可放过。即便是攻占其他国家或政权,除非是那些不得民心的统治者,对于并无太大罪孽的统治者,仍可给予他们一条生路。
钟飞国对徐知谏的中军打了十几炮就收手,徐知谏众叛亲离,他自己换装潜逃。
第二百一十二日
卯时(05:00-07:00)
日出,太阳初升,人们开始晨起。
徐知谏剩下的近万名被打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士兵,终于选择了放下手中的武器,默默地聚集在一起,静静地等待着敌方的收编。那一份《告全体将士书》在前,等着领银两不香吗?在这场大势已去的战斗中,谁还愿意继续为徐温父子进行毫无意义的顽固抵抗呢?钟鹏举军队强大海陆炮火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每个士兵的心头,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继续抵抗不仅徒劳无功,还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痛苦。因此,他们选择了放下武器,接受现实,等待命运的安排。
林积容和组长钟良泉正在按规定发放银两。
突然前面传来一阵阵喧哗声,只见数百个徐温军押着一个人走过来。
徐知谏一身火头军粗布短褐,腰间还沾着灶间油污,原本束发的玉簪换成了草绳,几缕乱发贴在汗湿的额角。他被两名甲士反剪双臂押回,粗布裤腿沾满泥污,膝盖处磨出破洞,露出渗血的擦伤——想来是潜逃时慌不择路摔了跤。
甲士将他按跪在地,他抬头时,眼底还残留着惊惶,下颌的胡茬冒出青茬,哪还有半分往日公子模样。火头军服饰的领口歪斜,露出脖颈处被荆棘划破的血痕,他喘着粗气,嘴角却紧抿,望着前方的眼神里,藏着不甘与一丝未散的慌乱。
原来这数百中央禁军和黑云都协助打扫战场时,是他们在一个灌木丛里找到躲在那里的徐知谏。
最后这数百人个个都要跟随过来。
林积容仔细地清点了一下在场的人数,确认无误后,发现总共有整整六百六十人。面对这一大群人,她决定将那一万两白银平均分配给大家。林积容为人豪爽大方,毫不犹豫地决定,干脆每个人都赏赐二十两银子。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奖赏,现场顿时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大家无不感到心满意足,皆大欢喜。
那些归顺的徐温兵们,个个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心情格外舒畅。他们感受到了林积容的慷慨与诚意,心中对这位首领的敬意和信任也随之加深,整个队伍的士气也因此大振。
韩立率领他的两百亲卫最终也未能逃出去。
林积容经过认真甄别把的确想留下来的五万五千人安置好,其他的(包含韩立和林动两位都指挥使都)都按规定发放银两遣散回乡,用一般的运输船(为安全起见,不安排军舰,害怕被劫持和拦截)把他们送到升州(今江苏南京)、润州(今江苏镇江)和广陵(今江苏扬州)等地。
这一场激烈的战役,从根本上彻底动摇了徐温稳固的权力根基。他最为信赖的嫡系私军——黑云都,原本拥有精兵强将共计1万人,如今却已在这场战火中化为乌有,灰飞烟灭,不复存在。而另一支嫡系部队,以长枪着称的长枪效节都,原本兵力高达2万人,也在此次交锋中遭受重创,损失了整整5000人,元气大伤。
更为严重的是,作为中央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左龙武军原本拥有3万人的强大兵力,却在此次战役中被敌方消灭了一半,损失惨重。此外,江淮地区那些一直忠于徐温的亲信地方节度使所率领的军队,也在此次战乱中损失了多达5万人马,使得徐温在地方上的势力大幅削弱。
第二百一十三日
卯时(05:00-07:00)。
在钟鹏举的水陆大军抵达西陵峡西段归州(今湖北秭归)外围。
前日,吴越王钱镠派遣其子钱传瓘率领三万士卒,气势汹汹地向杨吴的常州发起进攻。杨吴方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徐温亲自率领众将前往抵御,指挥常州防御战全局。
双方军队在无锡狭路相逢,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此刻徐温十分焦灼。连日以来的紧张局势让他心力交瘁,提心吊胆,难以安寝。两线作战的巨大压力使他左右为难,顾此失彼,深感力不从心。他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担心自己多年积累的家底和势力,将在这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最终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