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262章 攻打峡州的首战从偷袭北城墙开始

数日前峡州守将谢建在听闻钟鹏举占领江陵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震惊与难以置信。江陵作为长江中游的重镇,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物资转运的枢纽,更是军事防御的关键节点。钟鹏举能迅速拿下江陵,展现出的军事力量和战术谋划远超峡州守将预期。

峡州守将谢建曾是蜀地夔州的一名老兵痞。他原本是乡间的惯偷,好吃懒做,父母早早因劳累和疾病去世。他浑浑噩噩,在乡里难以立足,最终沦为流民,为免于饿死才投身军旅。此人阴险狡诈,其守将之位是通过宫中关系买得,曾参与夔州防御战。在他人眼中避之不及的苦差,却成了他眼中的肥缺。此地天高皇帝远,他得以肆意妄为。每个月他通过倒卖盗卖军中物资,获利不少。

他震惊之余,警惕心立刻高悬,他虽然是个混蛋,但局势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自然不敢大意。峡州与江陵相距不远,且同处长江沿线,钟鹏举若乘胜西进,峡州必然首当其冲。守将深知峡州的防御虽有一定基础,但面对钟鹏举的精锐之师,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从地理上看,峡州处于西陵峡东口,周边地形复杂,山地与水路相互交错,这既是防御的屏障,也是潜在的突破口。钟鹏举擅长水陆协同作战,占领江陵后,他可以利用江陵的水军基地,打造更为庞大的舰队,顺江而上直逼峡州。

守将谢建紧急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应对之策。一方面,加强峡州城防工事的修缮与加固,在城墙关键位置增设弩炮与投石机,以应对可能的攻城战;另一方面,加大对长江江面的巡逻力度,派遣快船在上下游水域侦察,密切关注钟鹏举军队的动向。

同时,他向归州(今湖北秭归)与夔州(今重庆白帝城)发出加急文书,通报江陵的变故,强调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请求协同防御,共同应对钟鹏举西进的威胁。在守将心中,钟鹏举西进的可能性极大,峡州必须严阵以待,不能有丝毫懈怠。

守将的重视固然至关重要,但手下的执行力如何却需另作考量。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三更半夜,任何人难免都会有所松懈。

四更时分,峡江被浓密得难以消散的雾气笼罩。钟鹏举立于旗舰“破蜀号”的指挥台上,凝视着前方的厚重雾霭,突然将手中的令旗猛然一挥。身边的十余名传令兵迅速将指令传达出去,百余艘战船的明轮随即加速运转,瞬间打破了江面的沉寂——攻打峡州城的首战,在锁江铁索的震颤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钟鹏举的指挥旗舰“破蜀号”位于峡州临江城门正对面的江面偏南处,舱顶设“雾天信号塔”,由8名旗语和灯语兵、4名听号手与4名号角手组成,配备特制信号工具,确保指令先传至各部队指挥官。

针对水面舰队(邓六军、钟鹏举直属海军),旗舰配备“长管牛角号”(管长3尺,声音穿透力强),以“短音(1秒)、长音(3秒)、停顿(2秒)”组合传递指令:“短-短-长”代表“舰队左转向码头”;“长-短-长”是“实施面状火攻”;“三短一长”则为“封锁南门江面”。这种声音信号沿江面传播,能穿透浓雾,邓六军的海鹘战舰上,每艘船都配有2名“听号手”,专门辨识号音节奏——即便看不见旗舰,也能通过号声调整航向。

对于关键指令(如“控制北城墙后发信号”、“控制铁链后发信号”、“夺取粮仓后报捷”),则以“炮声密码”强化:1声炮响代表“任务完成”,2声炮响为“请求支援”,3声炮响则是“发现援军”。钟林倍如拿下绞盘房后,便令手下鸣炮1声,旗舰听到后,立刻用灯语通知邓六军舰队可放心冲击水师码头,避免各部队因雾天信息不畅而延误时机。

带着淡淡的忧郁的钟鹏举的指挥室位于“破蜀号”旗舰的二层舱室。舱壁上挂着一幅皱巴巴的峡州城防图,图上用红笔圈出的绞盘房、水师码头、北城墙、西门粮仓和制高点望峡塔等关键地点,还残留着昨夜标注时的墨渍。

他的手指轻轻按在“制高点望峡塔”的标记上,指腹摩挲着那片“杨碧纸”。窗外,四更天的浓雾弥漫,江风裹挟着水汽扑打在窗纸上,发出细碎的声响。这正是他等待了两三个月的关键时刻,此时蜀国内部已乱作一团。

桌案上摊着三日前刚送来的密报:“6月1日,蜀国皇帝王建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新任蜀帝王衍沉迷宴饮,太后、太妃——王衍生母徐贤妃以及其妹徐淑妃,开始在幕后操纵局势。徐氏姐妹卖官敛财,王宗弼专权受贿,夔州西方邺求援文书石沉大海。”相貌平平的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蜀国内部的混乱,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开国皇帝王建一死,这蜀国就像没了主心骨,现在攻打峡州、归州、夔州,简直是趁虚而入。

夔州本不在钟鹏举的计划之内,他原意是先拿下峡州、归州二州作为进攻蜀国的桥头堡,固守和发展荆州,再静待在蜀国国内有变,从而伺机而动。但918年的夔州(核心治所今重庆奉节白帝城),恰处前蜀政权“内忧外患”的关键节点——王建离世、王衍继位引发政局混乱的背景下,这座扼守瞿塘峡的城池,既是前蜀抵御东线湖南马楚政权(是蜀南线与东线的“跨界邻居”)和荆楚势力(如钟鹏举潜在威胁)的“东大门”,又是维系蜀地与长江中下游联系的“水陆枢纽”,其地位远超一般州府,堪称(前)蜀政权的“东线安全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