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96章 战场修械:林烽的“移动修械点

王承柱那神乎其技的一炮,用最后一发土造迫击炮弹端掉了敌人的重机枪阵地,大大缓解了前沿的压力。敌人显然被这精准(或者说幸运)的打击吓了一跳,攻势为之一滞,给了警卫营宝贵的喘息时间。

阵地上暂时只剩下零星的枪声和炮弹远爆的闷响。李云龙难得地点了根皱巴巴的烟卷,美滋滋地吸了一口,拍着林烽的肩膀:“老林,你小子真是咱警卫营的福星!这脑子是咋长的?炮弹都能让你给‘种’出来!”

林烽笑了笑,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丁伟就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营长,您先别急着乐。炮弹问题是暂时缓解了,可新的麻烦又来了。”

“啥麻烦?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李云龙浑不在意。

丁伟把手里的花名册和物资清单递过来:“炮弹是没办法的办法,可咱们现在更普遍的问题是——枪!很多战士反映,手里的家伙事儿出毛病了!卡壳、哑火、甚至炸膛的都有!”

他指着阵地:“连续高强度作战,枪支损耗太大了。咱们的枪本来就来路杂,汉阳造、中正式、老套筒,,保养状况不一。加上泥土沙尘、连续射击,故障率越来越高。刚才统计,至少有二十多支步枪和两挺轻机枪完全趴窝了,这还只是初步统计,实际可能更多。”

李云龙一听,烟也不抽了,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娘的!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没炮弹愁,有炮弹了枪又闹脾气!这破枪关键时刻卡壳,不是要人命吗?!”

孔捷也面色凝重:“是啊,老李。枪是战士的第二条命。枪出了问题,光有子弹也白搭,总不能让战士们拎着烧火棍去跟敌人拼刺刀吧?”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烽身上,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老林,看你的了!

林烽此刻正蹲在地上,检查一支战士刚送过来的、枪机卡死的汉阳造。他头也没抬,说道:“这个问题我注意到了。枪支损耗是必然的,尤其是在这种环境下。指望后方补给修械所不现实,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油泥,目光扫过众人:“咱们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修?咋修?咱们又没工具,也没老师傅啊!”一个排长插嘴道。

“工具,我们有简单的。”林烽指了指身后一直背着的那个沉甸甸的帆布包,还有小张身上挂着的几个小皮囊,“钳子、锉刀、冲子、通条、备用弹簧和撞针,还有一些润滑油,我都带着点儿。老师傅嘛……”他笑了笑,指了指自己、小张,又看向刚从外面搜集空弹壳回来的刘二,“咱们这儿不就有三个吗?我、小张、再加上刘二,他以前在铁匠铺打过下手,手巧得很。”

刘二突然被点名,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林科长,俺……俺就会点打铁的笨活儿,修枪这精细活……”

“够了!”林烽一摆手,“很多故障并不复杂,无非是撞针断了、弹簧疲软了、导气孔堵了、或者进了沙土卡住了机匣。不需要大拆大修,很多时候就是清理、更换小零件、调整一下。咱们就在这战壕里,搞个‘移动修械点’!”

“移动修械点?”李云龙眼睛亮了,“这名字听着就带劲!咋搞?”

林烽快速布置道:“营长,麻烦你通知下去,让各连排统计故障枪支,集中送到营指挥部旁边那个防炮洞。那里相对安全些,也宽敞点。小张,刘二,把咱们的家伙事都拿出来摆好。老周,麻烦你再支援点擦枪布和能用的机油。”

“没问题!”老周拍着胸脯,“擦枪布管够,机油俺想想办法,缴获的鬼子油壶里应该还能刮出点底子!”

命令一下,整个警卫营立刻动了起来。很快,防炮洞就被简单改造了一下,一块相对平整的石头当工作台,旁边铺开一块油布,上面摆开了林烽那套“迷你修械工具”。小张心细,负责登记和初步检查;刘二力气大,手稳,负责拆卸和安装需要蛮力的部分;林烽则负责最核心的故障判断、精细调整和更换关键小零件。

第一个被送来的是一支打不响的“老套筒”。它的主人是个年轻的小战士,脸上还带着硝烟和焦急:“林科长,您快给看看,这老伙计关键时刻掉链子,差点害了俺!”

林烽接过来,拉动枪栓,纹丝不动。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又放在耳边轻轻晃了晃。 “问题不大,八成是子弹底火太硬,或者撞针有点磨损,没打响,退壳时又没完全抽出来,卡住了。”林烽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小冲子和小锤。 “小张,固定住枪身。刘二,用那根粗通条从枪口轻轻捅一下弹壳底部。” 刘二照做,林烽则用冲子顶住卡住的弹壳边缘,用小锤极其精准地轻轻一敲。 “咔哒”一声轻响,一颗变形了的铜弹壳跳了出来。 “看,就这个。”林烽捡起弹壳给那小战士看,“底火上有个浅印,没打响。清理一下枪膛,换个备用撞针试试。” 小张立刻拿起通条缠上布条,蘸了点宝贵的机油,伸进枪管快速清理了几下。林烽则熟练地卸下枪栓,更换了一根新的撞针(这些备用小零件很多是从彻底报废的枪上拆下来的)。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好了,试试。”林烽把枪递回去。 小战士难以置信地接过,拉动枪栓,顺畅无比!他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太好了!谢谢林科长!谢谢张哥、刘哥!” “省着点用,找机会多缴获好枪!”林烽笑着叮嘱。

开门红!第一个“客户”满意而归。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阵地,很快,抱着“病枪”的战士们就在防炮洞外排起了小队。

故障五花八门:有像刚才那样卡壳的;有复进簧疲软导致无法自动上膛的;有准星松动打不准的;甚至还有一支枪的枪托裂了,用铁丝勉强捆着的。

林烽三人忙得不可开交,汗流浃背。小张负责登记、初步询问故障情况,做好标记;刘二负责拆卸外部零件和清理大量泥沙;林烽则像手术医生一样,精准地“诊断”核心问题。

“这支,导气箍堵死了,拆开清理!” “这支,缺口式照门歪了,锉刀给我,微调!” “这挺捷克式!快慢机失灵了?小张,拿那套缴获的鬼子工具来,里面有个小钩子可能用得上!” “刘二,这支三八大盖的防尘盖变形了,卡住枪机,把它撬直!”

工具虽然简陋,但三人配合愈发默契。林烽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关键,他能从最细微的声音和手感判断出问题所在。小张心灵手巧,能完成精细操作。刘二则是个实干派,力气活和需要耐性的打磨工作做得极好。

李云龙和孔捷也好奇地跑来观摩。看到一支支被宣判“死刑”或“重伤”的枪只在林烽手里神奇地恢复功能,李云龙啧啧称奇:“老林,你小子真行啊!这手艺,比师部修械所的老王头都不差!他修枪还得抡大锤呢!”

孔捷则更关心效率:“老林,这样修,速度跟得上吗?前面可等着用呢!”

林烽头也不抬,手里拧着一颗小螺丝:“平均下来,十分钟左右能解决一支步枪的常见故障。复杂点的,比如校正准星或者修理机枪,可能要半小时。但目前送来的大部分问题都不大,主要是清理和更换小零件。放心吧参谋长,保证让每一支能修的枪都回到战场!”

正说着,一个班长哭丧着脸扛着一挺马克沁重机枪的水冷套筒过来:“林科长,救命啊!俺们的‘老黄牛’歇菜了!”

林烽一看,好家伙,这可是大件!他检查了一下,是供弹板机构出了问题,一个负责拨弹的小铁片断了。 “这个有点麻烦……”林烽皱皱眉,“刘二,看看咱们那堆‘废料’里,有没有类似厚度的铁片?” 刘二赶紧在从敌人尸体和破烂武器上搜集来的金属堆里翻找,还真找到一小块可能是军用水壶上的铁皮。 “试试这个!”林烽比划着,“小张,画个样子。刘二,用小锤和锉刀,照这个样子慢慢敲打打磨出来,注意尺寸要精确!” 这算是个小工程了。三人围着这个小小的零件忙活了二十多分钟,汗滴如雨,终于手工敲打出了一个粗糙但尺寸勉强合适的替代件。 装上之后,林烽手动试验了几次拨弹。 “咔哒、咔哒……”机构恢复了运作! “行了!扛回去试试!注意省着点用,这替代件不结实!”林烽叮嘱道。 那班长激动得差点给林烽跪下:“哎哟!谢谢林科长!您可是救了俺们半个班的命啊!”

就这样,小小的“移动修械点”成了阵地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锉刀的摩擦声、战士们焦急的等待和修好后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独特的战场交响乐。

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林烽三人小组竟然奇迹般地修复了三十多支步枪、四挺轻机枪和一挺重机枪的关键故障!这个效率,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看着战士们拿着修好的武器,信心满满地返回战位,李云龙感慨地对孔捷说:“老孔,看见没?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林烽这小子,一个人能顶一个后勤处!”

孔捷深以为然:“是啊,有他在,咱们这支部队的持续战斗力就强了一截不止。这‘移动修械点’,真是想到点子上了!”

夕阳西下,枪炮声再次逐渐密集起来,敌人的新一轮进攻似乎又要开始了。但这一次,警卫营的战士们心里更有底了,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手中的武器出了问题,身后也有一个能快速让它“重获新生”的地方。

林烽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又一波战士拿着修好的枪冲向战位,对累得直不起腰的小张和刘二说:“歇口气,喝点水。我估计,晚上还有的忙呢。”

战斗还在继续,而林烽的“移动修械点”,也如同一个不停跳动的心脏,不断为前沿输送着焕发活力的“武器血液”,确保着警卫营这条防线能够持续地、顽强地战斗下去。

(本章字数:4380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