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52章 第七辆坦克下线:装甲部队再添新丁

瓦窑堡兵工厂的钢铁厂房里,机床的轰鸣与铁锤的敲击声交织成激昂的乐章。林烽刚处理完步话机加密模块的初步方案,就被坦克车间负责人老杨拽着往厂房深处走,老杨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林主任,您可算来了!咱们的‘老七’熬出头了,最后一道装配工序刚完成,就等您来剪彩呢!”

顺着老杨手指的方向,一辆崭新的太行-1型坦克静静伫立在厂房中央。银灰色的装甲在吊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45毫米主炮直指天花板,履带板上的防滑纹路清晰可见,炮塔侧面用红漆喷着一个醒目的数字“7”,如同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慑力。这是兵工厂下线的第七辆太行-1型坦克,也是优化改进后的最新版本——炮塔转动机构更灵活,发动机功率提升了10%,还特意加装了备用履带板和简易维修工具箱,针对性解决了前几批坦克在实战中暴露的小问题。

厂房周围挤满了人,有日夜奋战的技工师傅,有负责坦克设计的工程师,还有一群穿着灰布军装、眼神里满是期待的年轻战士。他们就是从军工夜校选拔出来的坦克驾驶员,个个身姿挺拔,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紧张。

“林主任,这就是咱们夜校挑出来的好苗子!”军工夜校的王校长指着这群年轻人介绍,“总共六个,三个驾驶员、两个炮长、一个通讯员,都是初中以上文化,跟着技工师傅学了半年,不仅能熟练驾驶坦克,简单的维修保养也不在话下,连发动机拆装都能独立完成。”

林烽走到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面前,他叫赵铁牛,原是太行山脚下的铁匠,抡得一手好锤,进了夜校后硬是凭着一股钻劲,把坦克构造图背得滚瓜烂熟,驾驶考核次次都是第一。林烽拍了拍他的肩膀:“铁牛,这‘老七’以后就交给你们了,敢不敢保证把它伺候好,在战场上不掉链子?”

赵铁牛胸脯一挺,声音洪亮得像敲钟:“请林主任放心!我跟‘老七’就像跟我家老黄牛似的,它咳嗽一声我就知道哪儿不舒服,保证让它指哪打哪,绝不掉链子!”

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老杨笑着补充:“这小子可不是吹的,上次坦克静态测试,他光听发动机声音,就听出了油路有点堵塞,拆开一看还真没错,比咱们的老技工都灵。”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腼腆地笑了笑,他叫陈默,是夜校里的“学霸”,原本是小学教员,对机械原理特别痴迷,坦克的电路图、液压系统图在他眼里跟教科书一样简单。还有个胖乎乎的战士叫王胖子,动手能力极强,最擅长修履带,不管是履带板松动还是销子脱落,他总能用最快的速度搞定,人送外号“履带神医”。

就在这时,装甲连连长张强骑着马风尘仆仆地赶来,他刚从太岳前线回来,身上还带着硝烟味。看到第七辆坦克,他眼睛都直了,快步走到坦克旁,伸手抚摸着冰冷的装甲,感慨道:“好家伙!这‘老七’看着就比前几辆精神!咱们装甲连现在有七辆坦克了,总算能凑够一个完整的坦克排,以后跟小鬼子硬碰硬,腰杆更硬了!”

张强是装甲连的老连长,从第一辆太行-1型坦克下线就一直带着队伍,深知坦克的重要性。前几次反扫荡,六辆坦克配合步兵和自行火炮,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有时候遇到多点作战,坦克分散开来就显得力不从心。现在第七辆坦克到位,装甲连的战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张连长,这些新驾驶员就交给你了,可得好好带带他们!”林烽说道,“他们理论知识扎实,维修技能也不错,但缺乏实战经验,还得你这个老把式多指点。”

张强拍了拍赵铁牛的肩膀:“放心吧林主任!我一定把他们带成能打能修的全能战士,让咱们的‘铁疙瘩’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

接下来的半个月,装甲连的训练场上热闹非凡。第七辆坦克正式编入装甲连一排,赵铁牛和战友们开始了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每天天不亮,训练场上就传来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赵铁牛驾驶着“老七”,在复杂地形上灵活穿梭,爬坡、越沟、急转弯,动作越来越熟练。

陈默则忙着研究坦克的通讯系统,他把步话机和坦克的内部通讯器连接起来,反复调试,确保在行驶中能清晰接收营部和步兵的指令。王胖子更是走到哪都带着他的工具箱,每天训练结束,不管坦克有没有故障,他都要仔细检查履带、悬挂和发动机,把每个螺丝都拧紧一遍,还总爱跟坦克“说话”:“老七啊老七,你可得争气点,别在战场上给我掉链子,不然我可要给你‘开小灶’了!”

训练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一次越野训练,赵铁牛驾驶坦克冲过一道土坡,没想到坡后藏着一个小泥坑,坦克前轮陷了进去,动弹不得。王胖子急得满头大汗,趴在地上看了半天,指挥着赵铁牛挂倒挡,自己则带着两个战友用撬棍撬履带,折腾了半天也没弄出来。旁边的老驾驶员看不过去,笑着说:“你们这是瞎使劲!把备用履带板垫在泥坑里,再挂低速挡,不就出来了?”

赵铁牛和王胖子恍然大悟,赶紧按照老驾驶员说的做,果然,坦克稳稳地驶出了泥坑。王胖子抹了把脸上的泥,不好意思地说:“看来光懂维修还不行,实战经验还是差得远啊!”

还有一次,陈默在调试通讯系统时,不小心把步话机的频率调错了,结果在训练中收到了老乡的吆喝声:“卖包子咯!刚出锅的热包子!”气得张强在指挥车里直喊:“陈默!你小子是想让坦克兵都去买包子吗?赶紧调回来!”

这些小插曲让训练氛围变得轻松起来,年轻的驾驶员们也在欢声笑语中快速成长。他们不仅驾驶技术越来越娴熟,维修技能也得到了实战检验。一次模拟作战训练,“老七”的发动机突然出现异响,赵铁牛立马停车,陈默打开发动机舱盖,听了没两分钟就判断是风扇皮带松动,王胖子拿出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皮带拉紧,前后不到五分钟,坦克就重新启动,丝毫没影响训练进度。

“这就是军工夜校出来的好处!”张强看着这一幕,欣慰地对林烽说,“以前坦克出点小故障,得等专门的维修班来,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现在驾驶员自己就能搞定,在战场上这就是保命的本事!”

林烽点点头,心里也很满意。他当初坚持从军工夜校选拔驾驶员,就是看中了他们“既会开又会修”的优势。坦克作为装甲部队的核心装备,在战场上一旦出现故障,能不能快速修复直接影响战局,这些年轻驾驶员的成长,让他对装甲部队的未来更有信心。

就在训练进行到尾声时,前线传来紧急情报:日军调集了一个大队的兵力,配备了九七式反坦克枪和九九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准备对太岳根据地进行一次大规模扫荡,目标直指根据地的兵工厂和物资仓库。

陈赓司令员立刻下令,让装甲连配合步兵和自行火炮,在日军必经之路的野狼谷设伏。野狼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正是打伏击的绝佳地形。

“各单位注意!坦克排负责正面突击,摧毁日军的反坦克武器和装甲车;自行火炮在谷口后方提供火力支援,压制日军步兵;步兵连负责抢占两侧高地,封锁日军退路!”张强通过步话机传达命令,七辆太行-1型坦克一字排开,隐藏在公路旁的树林里,炮口对准谷口,等待日军进入伏击圈。

赵铁牛驾驶着“老七”,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轻轻抚摸着方向盘,低声说:“老七,该咱们上了,可得给我争口气!”陈默坐在旁边,仔细调试着通讯器,确保能随时接收指令;王胖子则最后检查了一遍履带和发动机,把工具箱放在手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上午十点,日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了野狼谷。打头的是两辆装甲车,后面跟着黑压压的步兵,还有几个士兵抬着九七式反坦克枪,小心翼翼地前进。日军指挥官坐在装甲车里,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丝毫没察觉到潜伏在周围的危险。

“打!”随着张强一声令下,野狼谷瞬间变成了战场。自行火炮首先开火,炮弹呼啸着落在日军队伍中,炸起漫天烟尘;两侧高地上的步兵也开火了,机枪、步枪子弹如同雨点般射向日军;七辆坦克同时启动,轰鸣声震耳欲聋,如同七头钢铁巨兽,向着日军猛冲过去。

赵铁牛驾驶着“老七”冲在最前面,45毫米主炮连续射击,精准命中了日军的一辆装甲车,装甲车瞬间起火爆炸,里面的日军士兵惨叫着爬出来,被步兵的机枪扫射殆尽。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指挥官慌忙下令还击,几挺九七式反坦克枪对准了冲过来的坦克,子弹打在装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却没能击穿装甲。

“小鬼子的破枪不管用!冲啊!”赵铁牛大喊着,驾驶坦克继续冲锋,履带碾过日军的枪支和尸体,所向披靡。就在这时,“老七”突然一顿,发动机发出一阵怪响,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怎么回事?”陈默焦急地问。

赵铁牛赶紧停车,王胖子立马跳下车,趴在地上检查。只见坦克的左侧履带被一颗手榴弹炸坏了一块履带板,销子也掉了,履带随时可能脱落。“是履带受损!得赶紧换备用履带板!”王胖子大喊道。

此时,几名日军士兵抱着九九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趁着混乱向“老七”冲过来,他们想把手榴弹吸附在坦克装甲上,炸毁坦克。“不好!有鬼子靠近!”陈默大喊着,拿起车载机枪扫射,打死了两名日军士兵,但还有一名日军已经冲到了坦克旁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胖子猛地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把撬棍,对着日军的脑袋狠狠砸下去,日军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王胖子来不及喘气,赶紧招呼赵铁牛和陈默:“快!帮忙换履带板!”

三人分工合作,赵铁牛在驾驶舱里操控坦克,让履带保持松弛状态;陈默递工具、扶履带;王胖子则用撬棍撬开损坏的履带板,换上备用履带板,再用销子固定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只用了三分钟,就完成了履带修复。

“搞定!冲!”王胖子跳上坦克,大喊道。

赵铁牛一脚油门,“老七”重新启动,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日军。此时,其他六辆坦克已经突破了日军的防线,正在分割包围日军残部。“老七”加入战局后,更是如虎添翼,主炮和车载机枪交替射击,打得日军溃不成军。

日军指挥官见大势已去,想带着残部从谷口突围,却被自行火炮的炮火拦住了去路。七辆坦克形成一个包围圈,将日军死死困在野狼谷里,步兵则冲下山崖,逐个肃清残敌。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以八路军大获全胜告终。这次战斗,装甲连共摧毁日军装甲车3辆、反坦克枪5挺,歼灭日军200余人,自身仅伤亡10余人。“老七”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不仅冲锋陷阵毫不含糊,还在履带受损的情况下快速修复,继续投入战斗,成为了战场上的“功臣”。

打扫战场时,王胖子围着“老七”转了一圈,看着上面的弹痕,心疼地说:“老七啊老七,你这一身伤,回去我给你好好保养保养,让你恢复原样!”赵铁牛则拿着日军的九七式反坦克枪,撇了撇嘴:“这破枪也没啥了不起的,根本打不穿咱们的装甲,纯属浪费子弹!”

陈赓司令员赶到战场,看着七辆威风凛凛的坦克,又看了看满身尘土却神采奕奕的驾驶员们,哈哈大笑道:“好啊!咱们的装甲部队越来越强了!有了这七辆‘铁疙瘩’,再加上会开能修的驾驶员,小鬼子想再嚣张可就难了!”

消息传回瓦窑堡,兵工厂的工人们都沸腾了,大家纷纷庆祝第七辆坦克首战告捷。林烽却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拿着从战场上缴获的九九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眉头紧锁。这种手榴弹虽然威力不大,但可以吸附在坦克装甲上,对坦克的侧面和底部装甲还是有一定威胁。

更让他担心的是,日军已经开始针对性地配备反坦克武器,这次是反坦克枪和磁性手榴弹,下次可能就会出现更先进的反坦克火箭筒。太行-1型坦克的装甲虽然能抵御目前日军的大部分反坦克武器,但面对更强大的火力,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看来,咱们的坦克还得继续改进啊!”林烽对老杨说,“得想办法加厚装甲,尤其是侧面和底部的防护,还要研发更强威力的主炮,才能应对日军越来越强的反坦克能力。”

老杨点点头:“是啊,我们已经在琢磨给坦克加装附加装甲了,就是材料方面还需要再想想办法。”

就在这时,监听站突然传来紧急情报: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已经得知了太行-1型坦克的威力,正在从东北调运一批新型反坦克武器,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反坦克部队,目标直指八路军的装甲连。

林烽看着手中的情报,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第七辆坦克的加入让装甲连战力大增,但日军的反扑也随之而来。面对日军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和专门的反坦克部队,装甲连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太行-1型坦克的改进能否赶在日军反扑之前完成?赵铁牛和他的战友们,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夜色渐浓,瓦窑堡兵工厂的灯光依旧明亮,林烽和工程师们围在坦克设计图前,开始了新的攻关。一场关于坦克升级与反坦克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