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50章 自行火炮试射:射程17000米,精度优异

瓦窑堡的深秋,天高云淡,正是测试火炮的绝佳时节。在距离兵工厂数十里外的一处更加偏僻、符合安全规范的秘密山谷靶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辆刚刚完成总装、外形迥异于坦克的钢铁巨兽——自行火炮样车上。它静静地趴在预设阵位上,122毫米的粗长炮管斜指苍穹,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如同一条蓄势待发的钢铁巨蟒。

现场的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项目总负责人杨勇、底盘改造的田方、负责火炮安装与总体结构的杨国华,以及林烽,全都亲临现场。参与制造的老师傅和骨干技工们也站在稍远的安全区域,翘首以盼。这不仅仅是一次性能测试,更是对他们近一年来心血与智慧的最直接、最残酷的检验。

“各单元最后检查!”杨国华拿着铁皮喇叭,声音因为紧张而略显沙哑。虽然底盘静态和模拟后坐测试都通过了,但真刀真枪地发射实弹,感受那毁灭性的力量在自行架构上爆发,仍是另一回事。

技术人员们最后一次检查了火炮的固定螺栓、制退复进机的液位和密封、驻锄的牢固程度,以及车体内外的各种仪表和连接件。驾驶员报告发动机运转正常,电力供应稳定。

“装填实弹!”杨勇沉声下令。

一名装填手从专用的弹药车上,抱起一枚沉甸甸的122毫米全口径高爆榴弹(为了测试极限性能,首次试射使用了强装药)。他略显吃力地通过战斗室后部的开口,将炮弹送入半自动扬弹机,扬弹机将其提升到与炮膛对齐的高度,另一名装填手用力一推,将炮弹塞进炮膛,发出“哐当”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随后,发射药包也被填入。

“关闭炮闩!”

沉重的炮闩被合上,锁紧。

“目标,一号靶区,距离……一万七千米!”观测员根据事先勘测的数据,报出了第一个,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距离。这个距离,已经远超日军大部分同级火炮的有效射程,更是对这门上车后的122榴弹炮及其稳定性的终极考验。

炮长在简陋的象限仪和射表的辅助下,小心翼翼地摇动方向机和高低机,粗壮的炮管缓缓移动,调整着射角。车内空间狭小,他的动作必须精准而稳定。

“瞄准完毕!”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杨国华下意识地扶住了旁边的指挥车,田方则紧紧盯着底盘与战斗室结合部的那些关键焊缝。

“预备——放!”

炮长猛地拉动了击发绳!

一瞬间,仿佛天地失色!

“轰!!!!!!!”

一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如同山崩地裂般的巨响猛然爆发!炮口制退器两侧猛地喷出巨大的、呈扇形扩张的炽热燃气和火光,如同巨兽的咆哮,卷起的冲击波即使站在百米开外,也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气浪和脚下大地的震颤!

自行火炮庞大的车体猛地向后一“坐”,车尾的液压驻锄瞬间深深嵌入坚实的土地,犁出两道深沟!整个底盘结构发出了令人牙酸的金属应力呻吟声,但牢牢地扛住了这恐怖的后坐力!制退复进机高效地工作着,炮管在剧烈后坐之后,又平稳地复进到位。车体除了因巨大冲击而微微晃动外,结构完好无损!

“底盘稳定!结构无异常!”负责监测的技术人员激动地大喊。

几乎在同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远方,投向了那理论上落弹的一号靶区方向。那里设置着明显的标识物和观察点。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突然,远方的天际线上,腾起了一小团并不显眼、但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看到的烟尘!

“命中目标区!重复,命中目标区!”设置在靶区附近的观察哨通过步话机(非加密频道,确保速度)传来了激动的声音。

但具体的精度如何?还需要实地测量。

林烽、杨勇等人迫不及待地乘坐吉普车,赶往数十公里外的一号靶区。当他们抵达时,测量人员已经完成了初步勘测。

一个巨大的、新鲜的弹坑呈现在众人面前,周围的泥土被翻起,露出深色的底层土壤。

“报告林主任,杨工!”测量组长拿着一份刚计算出来的数据,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根据弹着点中心与预设靶标的实际距离测算,本次试射,在最大射程一万七千米上的精度偏差,仅为——十米!”

“十米?!”杨勇一把抢过数据纸,反复看了几遍,声音都变了调,“一万七千米,偏差十米?!这……这精度……远超我们的设计目标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门安装在自行底盘上的122榴弹炮,不仅继承了其牵引状态下的远射程特性,而且在经过精心的稳定性设计和底盘优化后,其射击精度甚至可能还有所提升!在这个距离上,十米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打击日军的大型兵站、指挥部、桥梁、仓库等面状目标,堪称指哪打哪!

林烽走到那个巨大的弹坑边缘,蹲下身,抓起一把还带着硝烟味的泥土,用力攥了攥,随即站起身,脸上绽放出如同秋日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他环视身边激动不已的工程师和技工们,朗声说道:

“同志们!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移动的战争之神!一万七千米的射程,十米的精度!”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从今天起,咱们八路军有了可以跟着步兵一起机动的重炮!咱们的步兵兄弟在前面冲锋,遇到鬼子坚固的乌龟壳,不用再停下来等后方慢吞吞拉上来的重炮部队了!咱们这自行火炮,就能直接开上去,在鬼子的射程之外,稳稳当当地把他们的工事轰上天!”

他用力拍了拍身边自行火炮那布满铆钉和焊缝的车体,幽默地补充道:“以前咱们是‘等炮来’,现在是‘带着炮去’!小鬼子以后再想靠坚固工事当缩头乌龟,咱就直接把这‘铁榔头’送到他门口,敲碎他的乌龟壳!看他还怎么缩!”

众人爆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和热烈的掌声!所有的艰辛、熬夜、反复计算和调试,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王老铁咧着大嘴,露着黄牙笑道:“这下可好了,咱们不光有能冲能撞的‘铁牛’,还有了能隔山打牛的‘神锤’!小鬼子这日子,是越来越难熬喽!”

杨国华抚摸着还有些烫手的炮管,激动地对林烽说:“林主任,成功了!咱们真的成功了!这大家伙,能跑,能扛,还能打得这么远、这么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移动重炮阵地!”

然而,在巨大的成功和喜悦背后,林烽的目光扫过那需要人工费力装填的炮弹,以及战斗室内相对简陋的操作环境,一个现实的考量浮上心头。他转向依旧处于兴奋中的杨勇和杨国华,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老杨,国华,试射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设计思路和制造工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样一门重炮,它的弹药补给如何快速跟上?在激烈的战场上,如何保证它的持续射击能力?还有,这敞开式的战斗室,在面对敌人炮火反击或者空袭时,乘员的安全如何保障?”

成功的巨响,验证了无与伦比的攻击力。

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后勤、持续作战和战场生存力的现实拷问。这移动的战争之神拥有了雷霆万钧之力,但如何让它在这力量之下持久地生存与战斗,成为了摆在瓦窑堡面前的下一道,或许更为复杂的难题。这条通向完美自行火炮的道路,在初试锋芒之后,显露出了它更深层次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