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39章 第四辆坦克下线:装甲连战力再提升

瓦窑堡兵工厂的节奏,永远是多个声部交织的进行曲。当自行火炮项目在底盘适配的难题中稳步推进时,另一条主线——“太行-1型”坦克的生产,依旧以稳定而有力的节拍,持续输出着钢铁力量。就在那台被改造的自行火炮底盘还在工位上接受“骨骼强化”时,总装车间里,又一头钢铁巨兽发出了它诞生后的第一声低沉咆哮。

“太行-104”号坦克,披挂着崭新的黄绿色涂装,履带铿锵地碾过车间地面,稳稳地停在了交付区。与它的三位兄长相比,它在外观上并无二致,但内里却凝聚着瓦窑堡工匠们持续优化的心血:发动机与传动轴的对接更加顺滑,减少了恼人的共振;炮塔座圈的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得更为精准,旋转时几乎听不到杂音;甚至连车内通话器的线束都做了更好的固定,避免了在颠簸中脱落。

“嘿,这‘老四’可比它大哥当年出来的时候精神多了!”总装班长老赵用棉纱擦着手上的油污,满意地打量着他们的最新作品,语气里充满了“看孩子长大”般的欣慰,“瞧瞧这焊缝,多平整!听听这发动机,多稳当!咱们这手艺,可是越来越溜了!”

负责最后调试的田方从炮塔里钻出来,拍了拍车身上那隐约可见的、如同鱼鳞般整齐排列的改进型坡口焊接痕迹,笑道:“熟能生巧嘛!现在咱们用的这种碱性焊条和分段退焊法,再加上王老铁他们保证的钢板坡口精度,这焊缝强度,扛鬼子那破37炮绝对没问题!这‘铁牛’的皮,是越来越厚实了!”

这第四辆坦克的下线,标志着装甲连的编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按照新的编制表,装甲连下辖两个坦克排,每排三辆坦克,加上连部指挥车,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备相当突击能力的装甲拳头。当“太行-104”在官兵们殷切的目光中,轰鸣着驶离瓦窑堡,前往前线与它的兄弟们汇合时,所有人都明白,这支初生的钢铁力量,又将迎来一次质的提升。

前线的雷连长接到新车,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那大嗓门隔着步话机都能震得人耳朵发麻:“哈哈哈!好!太好了!又添了一头壮实的‘铁牛’!这下咱们一个排三辆车,摆开阵势,那才叫一个威风!林主任,瓦窑堡的同志们,我老雷代表全连谢谢你们了!你们就瞧好吧,咱们肯定用这帮铁家伙,打出个样儿来!”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不久后,八路军晋西北纵队决定拔除日军设在交通要道上的一颗钉子——黑石台据点。这个据点地理位置险要,建在一个土坡上,俯瞰着周边数条道路。日军在此经营日久,修筑了高大的夯土围墙,墙外挖有深壕,布设了铁丝网和雷区,围墙四角建有坚固的砖石碉堡,配备了重机枪和掷弹筒,驻有一个加强中队的日军,约三百余人,火力配置强,工事坚固,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以往八路军缺乏重武器,几次攻击都因无法有效摧毁其工事而受挫。

这一次,纵队首长下定决心,将刚刚完成扩编、士气正旺的装甲连投入了战斗,命令其配属主力步兵团,负责为步兵打开突破口。

战斗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打响。八路军炮兵首先用数量有限的迫击炮和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对据点进行骚扰性射击,吸引日军火力。天色微明时,真正的杀招亮出。

隐藏在进攻出发阵地的六辆“太行-1型”坦克,同时发动了引擎,低沉的轰鸣声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在雷连长的统一指挥下,坦克排成前二后四的突击队形,引导着身后如潮水般的步兵,向着黑石台据点发起了冲击。

据点里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洪流惊呆了。他们从未在华北的战场上见过成建制的中国坦克部队!惊慌失措的日军指挥官声嘶力竭地命令所有火力向坦克射击。

“叮叮当当……”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子弹和三八大盖的步枪弹打在坦克的正面装甲上,只能溅起零星的火花,留下浅浅的白痕,如同隔靴搔痒。偶尔有几发掷弹筒的榴弹在坦克附近爆炸,冲击波也只是让车体微微晃动,根本无法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各车注意!保持队形!瞄准围墙根部,用榴弹,给我轰开它!”雷连长在指挥车里沉着下令。

冲在最前面的“太行-101”和“102”率先在七八百米的距离上短停、瞄准。炮口猛地喷出一团巨大的火光和浓烟,两颗105毫米高爆榴弹呼啸着飞出,精准地砸在了据点的夯土围墙根部。

“轰!轰!”两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夯土围墙就像被巨人用重锤猛击了两下,顿时被炸开了两个巨大的豁口,砖石泥土四散飞溅,墙上的日军被震得东倒西歪。

“打得好!继续轰!把口子扩大!”雷连长兴奋地吼道。

后续跟上的坦克也纷纷开火,105毫米榴弹如同重锤,一锤一锤地砸在围墙上,将豁口不断扩大、连接,最终形成了几段足以让步兵快速通过的崩塌带。

“步兵!跟紧坦克!冲锋!”步兵团团长见状,立刻下达了冲锋命令。

英勇的八路军步兵们跃出掩体,紧跟着坦克的履带印,如同决堤的洪水,从被炸开的围墙缺口涌入了据点。坦克则用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对着两侧碉堡和日军阵地猛烈扫射,压制任何敢于露头的敌人,为步兵清扫前进道路。

一辆坦克试图用机枪压制角楼里的重机枪,但角度不佳。车长灵机一动,在步话机里喊道:“老王,把你右边那个角楼给我敲了!它挡着我们步兵兄弟的路了!”

旁边不远处的“太行-103”微微调整车身,炮塔缓缓转动,炮口对准了那个不断喷吐火舌的角楼。装填手迅速将一枚高爆榴弹塞进炮膛,“轰!”一声巨响,角楼的上半部分直接被炸飞,里面的重机枪连同射手一起变成了碎片。

战斗进程快得令人咋舌。失去了坚固围墙庇护的日军,在八路军步坦协同的猛烈打击下,迅速陷入混乱。坦克在据点内横冲直撞,用火炮和机枪逐个清除顽抗的火力点,步兵则熟练地分割包围,用手榴弹和刺刀解决残敌。

原本预计要血战一整天甚至更久的坚固据点,从坦克发起冲击到最后一个碉堡被攻克,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战斗结束,硝烟尚未散去。战场上遍布日军的尸体和丢弃的武器弹药,那几段被坦克轰塌的围墙废墟,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场钢铁风暴的猛烈。此战,共计歼灭日军三百二十余人,俘获数十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而八路军方面,尤其是步兵,在坦克的有力掩护下,伤亡大大降低。

捷报和战果统计迅速传回瓦窑堡。林烽拿着战报,对围拢过来的工程师和工人们高声宣读,当他念到“我装甲连六辆坦克,以猛烈炮火摧垮敌围墙,步坦协同,两小时攻克经营日久之坚固据点,歼敌三百余”时,整个厂区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两小时!才两小时!”王老铁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以前打这种据点,得填进去多少好小伙子的命啊!现在好了,咱们的‘铁牛’往前一顶,大炮一轰,口子就开了!这仗打得,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杨勇也感慨道:“这说明,成建制的装甲力量,在攻坚战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咱们的路,走对了!”

然而,在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之余,前线随装甲连行动的移动修械队也发回了一份详细的战斗后检查报告。报告在充分肯定坦克表现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在激烈战斗中暴露的新问题:履带在高速转向和碾压废墟时,出现了个别销轴断裂的情况;有一辆坦克的发动机在持续高负荷运转后,出现了轻微渗油;主炮在进行了二十余次急促射后,炮管温度过高,影响了后续射击精度……

林烽看着这份报告,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变得深思起来。胜利值得庆祝,但解决问题才能走得更远。他将报告递给身边的几位骨干工程师。

“同志们,打得漂亮,但问题也出来了。这说明,咱们的‘铁牛’还不够完美,战场这个最严格的考官,给咱们指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更具体的挑战已然摆在了面前。这支初露锋芒的钢铁力量,在经历了实战的检验与磨砺后,又将迎来怎样的改进与升级? 瓦窑堡的工匠们,能否让他们的“铁牛”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持久耐用?悬念,留给了下一次的炉火与锤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