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13章 火电厂新增柴油发电机:应急供电无压力

“太行-1型”坦克的横空出世,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瓦窑堡兵工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林烽那始终保持着前瞻性思维的大脑,并未被眼前的辉煌成就完全占据。在众人还沉浸在坦克测试成功的巨大喜悦中时,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支撑这一切辉煌的、更为基础且脆弱的命脉——能源保障。

水电厂的扩容解决了丰水期的电力需求,但其依赖自然水情的特性,注定了它在冬季枯水期或需要进行设备检修时,出力会大幅下降。而兵工厂的生产,尤其是那台“电老虎”电弧炉和日夜不停加工坦克零件的大型机床,绝不能容忍电力供应的任何闪失。一旦停电,不仅仅是生产停滞,正在冶炼的钢水、正在精加工的曲轴都可能报废,损失巨大。

“必须建立可靠的应急供电系统!”林烽在能源安全专项会议上敲着桌子,“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水电这一个篮子里。我们要做到,不管外面是旱是涝,是白天是黑夜,咱们瓦窑堡的灯要一直亮着,机器要一直转着!”

经过一番调研和讨论,方案很快确定下来:在现有火电厂的基础上,新增两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和调峰电源。目标很明确——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兵工厂的核心生产用电,尤其是坦克生产线和电弧炉的用电,万无一失。

任务下达给了火电厂厂长,也是资深动力专家唐忠祥。老唐接到任务,既感到压力,又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是林厂长对能源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火电厂能力的信任。

寻找“心脏”:报废卡车引擎的涅盘重生

首要问题是柴油发电机组的来源。购买新的不现实,唯一的出路还是老办法——自己动手,改造拼凑。

唐忠祥带着人,再次一头扎进了仓库深处,在黄燕那本厚厚的“宝贝清单”里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几台从被击毁的日军卡车和工程机械上拆下来的大型柴油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大多状态不佳,缺零件,有损伤,但核心基础还在。

“就它们了!”唐忠祥指着这些“破烂”,眼中闪烁着技术专家特有的光芒,“鬼子这柴油机,虽然比不上咱们坦克上那台精致,但结构简单,皮实耐造,正好适合做固定发电动力!”

修复和改造工作随即展开:

· 发动机大修: 机修班的老师傅们将这些柴油发动机大卸八块,清洗、检测、更换损坏的活塞、缸套、轴瓦、喷油嘴。没有原装配件,就想办法自己加工或者用其他型号的改造替代。王老铁甚至带着人,仿照修复坦克发动机的经验,对某些关键部件进行了简单的强化处理。

· 寻找匹配的发电机: 发动机有了,还需要发电机(交流同步发电机)。他们又从一堆缴获的破烂里,找到了两台损坏的、来自鬼子小型据点或野战医院的发电机。电工班在唐忠祥的指导下,拆开发电机,检查定子绕组和转子励磁系统,修复烧毁的线圈,重新处理绝缘,更换磨损的碳刷和轴承。

核心攻坚:动力与电能的“联姻”

将修好的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可靠地连接起来,并实现稳定的转速和电压控制,是最大的技术难关。

· 联接与对中: 发动机的输出轴和发电机的输入轴必须严格对中,否则运行时会产生剧烈振动,损坏设备。工人们制作了巨大的铸铁底座,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别吊装上去,然后用精密的水平仪和千分表,反复调整垫片,一点点地校正,确保两根轴的同心度误差降到最低。

· 调速系统: 发电机的频率(50赫兹)稳定取决于发动机转速的稳定。他们改造了发动机的机械离心式调速器,使其灵敏度更高。同时,设计了一套简单的飞轮安装在传动轴上,利用飞轮的惯性来平滑因负载突然变化引起的转速波动。

· 电压调节: 没有自动电压调节器(AVR),他们就采用了一种相对原始但有效的办法——在励磁回路中串联一个可调的大功率电阻箱。需要调节电压时,就由操作员手动改变电阻值,从而改变励磁电流,稳定输出电压。唐忠祥带着电工们反复试验,绘制出了负载-电压-电阻的对应关系表,方便操作。

· 冷却与排气: 为每台机组配备了巨大的水箱和风扇组成的循环冷却系统,确保发动机不会过热。排气系统则用厚壁钢管焊接,引出厂房外,减少了噪音和污染。

并网运行:融入能源大体系

单台机组运行成功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能让它们与现有的水电网并网运行,实现无缝切换。

· 同期并网: 这是最考验技术的一步。需要让柴油发电机输出的电压、频率、相位与电网完全一致,才能合闸并网,否则就是一场事故。唐忠祥利用缴获的指针式频率表、电压表和简陋的“同步指示灯”(三个灯泡),设计了一套手动同期装置。并网时,操作员需要紧盯着仪表的指针和灯泡的明暗旋转,在那一瞬间精准地合上闸刀。这对操作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要求极高,经过反复培训和演练,才最终掌握。

· 配电改造: 对火电厂原有的配电柜进行了扩容和改造,增加了两路发电机接入端口和相应的保护开关。确保了在需要时,可以快速切断水电,投入柴油发电,或者将柴油发电与水电并列运行,共同承担负荷。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调试和演练,两台被工人们戏称为“电牛”的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终于安装调试完毕,它们如同两头沉默而有力的钢铁巨兽,并排矗立在火电厂新建的附属厂房内。

在一个模拟水电厂故障的演练日,随着林烽一声令下,火电厂操作员切断了水电供应。几乎在同时,柴油发电厂房内,经过严格训练的司机启动了两台“电牛”。

“嗡——轰轰轰……”低沉而有力的柴油机轰鸣声响起,转速稳步提升。

操作员紧盯着同期装置,当指针重合、灯光旋转到位的刹那,果断合闸!

“并网成功!”

配电柜上的电压表、频率表指针稳稳地指在额定位置。厂区的灯光只是轻微地闪烁了一下,便恢复了正常!各个车间的机器,包括那台至关重要的电弧炉,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继续轰鸣着!

火电厂厂长唐忠祥拿着运行记录,激动地向林烽汇报:“林厂长,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出力稳定在200千瓦以上!并网、带负荷、切换操作,全部正常!现在咱们瓦窑堡,不管是枯水期还是设备检修,就算是水电全停,靠这两台‘电牛’,也绝对能保证核心区域的电力供应!坦克生产线、电弧炉炼钢,绝不会因为电的问题停下一分钟!”

林烽看着那两台轰鸣的机组,看着稳定运行的电网参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用力拍了拍唐忠祥的肩膀:“老唐,干得漂亮!咱们这能源保障体系,现在算是真正做到了‘双保险’,甚至‘三保险’(水火互备)!有了稳定的电力,咱们才能心无旁骛地造更多的坦克,造更多的武器!”

能源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如同为瓦窑堡这艘正在破浪前行的巨轮,加装了两台强劲的辅助引擎和无间断的动力核心。无论外界风浪如何变化,它都能保持稳定的航速,向着胜利的彼岸,坚定不移地前进!现在,所有的后勤、能源、材料、技术障碍都已扫清,瓦窑堡兵工厂已经做好了全力生产的万全准备,只待将那钢铁的洪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抗击侵略者的最前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