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02章 炼铜厂扩产:支撑步话机与弹药生产

瓦窑堡兵工厂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各个部件都在高速运转。坦克的研发进入最后的总装冲刺阶段,而另一条关乎部队通讯和基础弹药供给的生命线——炼铜厂,也迎来了产能提升的关键时刻。

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那台刚刚研发成功的“太行蜂-1型”步话机。当林烽拿着样机,准备着手小批量生产,先装备几个主力团进行实战检验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步话机内部需要大量高纯度铜材——尤其是那些精心绕制的电感线圈、高频变压器,以及内部布线和外部天线,对铜的导电率和纯度要求极高。

同时,兵工厂的子弹生产线、炮弹引信生产、以及坦克和重炮上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都对铜材有着持续且不断增长的需求。原有的炼铜厂规模,已经开始捉襟见肘。

这天,林烽正在步话机研发小组的临时工作间,看着小豆子等人小心翼翼地用自制的绕线机缠绕着那些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漆包线,旁边已经做好的几个线圈在灯光下闪烁着紫红色的光泽。

“厂长,这线圈用的铜线,纯度是真高,绕出来的线圈q值(品质因数)都很好,信号损耗小。”小豆子兴奋地汇报着,但随即又皱了皱眉,“就是……就是仓库那边说,这种高纯度铜线库存不多了,咱们要是量产步话机,这线怕是供应不上。”

林烽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早有预料。“走,去炼铜厂看看!”他放下手里的一个半成品步话机,带着小豆子就朝厂区另一角的炼铜厂走去。

炼铜厂相比隔壁王家湾炼钢厂,规模要小得多,但气氛同样火热。几座土法建造的鼓风熔炼炉正冒着带有硫磺味的青烟,工人们穿着被汗水浸透的粗布褂子,用长柄铁勺从炉内舀出沸腾的、金红色的铜水,倒入预制的砂模中,浇铸成一块块粗糙的铜锭(俗称“阳极板”)。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氧化物混合的刺鼻气味。

炼铜厂厂长是个姓马的老技术员,大家都叫他老马,脸上总带着被烟火熏烤的黑红色。他看到林烽过来,连忙迎了上来。

“林厂长,您怎么来了?”

“老马,我来看看咱们的‘财神爷’。”林烽开了个玩笑,随即正色道,“现在厂里用铜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是新搞的步话机,对铜材纯度要求很高。咱们现在的产量,能跟上吗?”

老马一听,脸上露出了既自豪又有些为难的表情:“林厂长,不瞒您说,压力很大啊!以前咱们每月能出个一两吨铜,主要供应子弹壳和炮弹引信,还算凑合。可现在,坦克上的电线、电器,还有您这步话机……这点产量,确实紧巴巴的。而且,要保证高纯度,咱们这土法精炼的效率和成品率,都上不去。”

他指着那些刚从模子里取出来、表面粗糙还带着不少杂质和气泡的铜锭说:“您看这阳极板,里面含的杂质还不少,主要是硫、氧和一些其他金属。需要经过电解精炼,才能得到四个九(99.99%)以上的高纯铜。可咱们现在那套电解设备,太小了,还是用鬼子废弃的化工桶改的,效率低,耗电还大。”

林烽仔细查看了炼铜的各个环节,从矿石破碎、焙烧脱硫,到鼓风炉熔炼得到粗铜,再到电解精炼。他发现,瓶颈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熔炼炉的效率和规模,二是电解精炼的产能和技术。

“必须扩产!目标,月产五吨高纯铜!”林烽当场拍板,“老马,你立刻拿出一个扩产方案!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

在老马的方案基础上,林烽结合自己的一些知识,开始了对炼铜厂的技术改造和扩能:

第一,扩建熔炼系统。

· 新建大型鼓风炉: 借鉴炼钢高炉的一些经验,设计了容积更大、热效率更高的坚式鼓风炉。采用更好的耐火材料砌筑,配备了大功率的鼓风机(由火电厂保障电力),确保炉温更高,熔炼更充分,一次出铜量更大。

· 改进焙烧工艺: 针对含硫量较高的铜矿石,修建了专门的多膛焙烧炉,通过控制温度和空气量,更有效地去除硫等挥发性杂质,为后续熔炼减轻负担,提高粗铜品位。

第二,核心攻关:电解精炼槽的扩容与优化。

这是获得高纯铜的关键。原有的小电解槽被彻底淘汰。

· 建造大型电解槽: 用厚塑料板(缴获的物资)和沥青密封材料,建造了十几个串联起来的大型电解槽。每个槽内,交替悬挂着粗铜制成的阳极板和用纯铜薄片制成的阴极板。

· 电解液配置与维护: 电解液是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化工组的成员们在唐忠祥的指导下,严格把控配制比例和温度,并定期检测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和杂质含量,及时补充和净化,确保电解过程稳定高效。

· 保障稳定直流电: 电解需要大电流的直流电。唐忠祥带着电工班,利用缴获的大型整流器(原本可能是鬼子用于充电或电镀的)和自制的切换开关,将水电厂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输送到电解槽阵列。充足的电力保障是电解效率提升的关键。

· “阳极泥”的回收: 电解过程中,阳极粗铜中的金银等贵金属和不溶性杂质会沉淀为“阳极泥”。林烽特意嘱咐老马:“这些阳极泥要仔细收集起来,这都是宝贝!以后说不定能提炼出黄金白银,给咱们换外汇买设备!”这让工人们对这些黑乎乎的泥巴顿时刮目相看。

第三,拉丝与后续加工。

电解得到的阴极铜,纯度已经达到99.97%以上,表面光滑如镜。接下来,需要将它们加工成需要的型材。

· 熔铸线坯: 将阴极铜在反射炉内重新熔化,浇注成适合拉丝的铜杆。

· 拉丝成材: 这是技术活。利用自制的拉丝机,将粗大的铜杆通过一系列孔径逐渐减小的硬质合金模具(金刚石模具稀缺,用的是淬火硬化钢模具),慢慢拉制成不同直径的铜棒、铜管,以及步话机线圈急需的各种规格的漆包线。拉丝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退火(加热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加工硬化,保持铜的延展性。工人们凭借着经验和手感,控制着拉丝的速度和退火的火候,像对待丝绸一样,将坚硬的铜料变成细长均匀的线材。

改造和扩产过程中也充满了小插曲。比如新砌的鼓风炉第一次点火时,因为风压控制不当,差点把炉顶给掀了,幸好老马经验丰富,及时调整,才化险为夷。又比如大型电解槽刚开始运行时,因为极板间距没调整好,导致短路烧坏了一个整流器,让唐忠祥心疼了好几天。

但困难终究被一一克服。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调试,焕然一新的炼铜厂终于实现了稳定量产。当老马拿着第一批新出炉、闪着诱人玫瑰红色光泽的高纯铜锭和几轴不同规格、均匀光滑的漆包线样品向林烽汇报时,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林厂长,成功了!咱们现在月产五吨高纯铜,稳稳的!您看这铜锭,这光泽!这漆包线,均匀度没得说!现在,子弹壳、炮弹药型罩(聚能装药战斗部的锥形金属衬套,多用铜制)、各种电线电缆,包括步话机要的线圈,咱们的铜材都管够!您那步话机,现在是想造多少,咱就能供多少!”

林烽接过那块沉甸甸、触手温润的铜锭,又摸了摸那光滑的漆包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产量的提升,更是材料质量和稳定性的巨大飞跃。

“好!老马,干得漂亮!你们炼铜厂现在是咱们兵工厂名副其实的‘血脉’了!”林烽赞许道,随即下达指令:“通知步话机组,原材料管够,立刻开始批量生产!先造20台‘太行蜂-1型’,优先配发给一线主力团! 要让咱们的部队,尽快用上这‘顺风耳’!”

“是!保证完成任务!”老马和小豆子异口同声,声音洪亮。

很快,步话机生产线正式开动。充足的、高质量铜材的供应,使得线圈绕制、电路焊接、整机组装都变得顺畅无比。二十台崭新的“太行蜂-1型”步话机很快下线,被打包运往前线。

与此同时,子弹生产线也因为铜材的充足供应而开足马力,黄澄澄的子弹壳如同流水般涌出。坦克、重炮内部的电气线路铺设也不再捉襟见肘。

炼铜厂的成功扩产,如同为瓦窑堡兵工厂这头巨兽打通了又一条关键的“血管”,确保了其“神经系统”(通讯)和“基础代谢”(弹药)的旺盛活力。现在,所有的后勤保障、材料供应都已就位,最后的舞台,完全留给了那台即将完成总装、注定要震惊世界的——“太行猛虎”坦克!总装的最终时刻,即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