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486章 林烽画饼:“咱自己造电弧炉!”

林烽那句“我好像,在哪儿见过类似的玩意儿”,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在研发组车间里激起了千层浪。所有人的目光都灼灼地盯着他,尤其是荣克,抓着他胳膊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林厂长!你快仔细想想!在哪儿见过?是完整的设备还是图纸?”荣克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

林烽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眯起眼睛,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勾勒某种复杂的结构。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不是完整的设备,也不是标准图纸……是几年前,咱们打掉鬼子一个前线观察所,缴获的一批破烂资料里,有几张残页,上面画着些奇怪的炉子结构图,标注着‘电弧加热’、‘特种钢冶炼’之类的日本字。当时觉得用不上,就塞仓库角落了。”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原理我大概还记得一点,就是利用电极和炉料之间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钢铁,温度能到三千度以上!比平炉高得多,而且冶炼过程容易控制。”

“对对对!就是这个原理!”荣克激动地连连点头,但随即脸色又垮了下来,“可是……就算知道原理,电弧炉也是正经的重工业设备啊!需要稳定的大功率电源、耐高温的炉衬、最关键的是那石墨电极!咱们上哪儿弄去?这……这条件根本不可能啊!”他这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技术人员的心声,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眼看又要熄灭。

然而,林烽脸上却露出了那种大家已经有些熟悉的、带着点神秘和自信的笑容。这种笑容往往出现在他提出某些看似异想天开,最终却被证明可行的方案之前。

“杨工,别急着下结论嘛。”林烽笑着,不紧不慢地从他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皱巴巴的小笔记本。他小心翼翼地翻到某一页,上面用铅笔勾勒着一副略显潦草却结构清晰的草图——那是一个有着圆柱形炉体、顶部插着几根粗大棒状物、旁边连接着复杂电缆和变压器的装置简图。

“喏,这就是我根据记忆和理解,自己琢磨画的一个小吨位电弧炉的构想图。”林烽将笔记本摊开在众人面前的工作台上。

这一下,连最稳重的杨勇和李均都忍不住凑了过来。图纸虽然简陋,但炉体、电极升降机构、倾动装置、变压器连接等核心部分一应俱全,甚至旁边还标注了一些预估的尺寸和功率参数。

“我的老天……林厂长,你……你连这个都懂?”彭家蒙瞪着牛眼,看着草图,又看看林烽,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田方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图纸上的电气部分:“这变压器……要求不低啊。”

林烽用手指点着草图,开始了他极具煽动性的“画饼”:

“首先,电源问题!”他看向车间外火电厂的方向,“咱们的火电厂刚完成扩容,现在总装机容量有五百千瓦了!虽然供应全厂紧张,但集中力量办大事,咱们可以错峰生产,夜间全力供电给电弧炉!我计算过,支撑一个一吨左右的小炉子,峰值功率应该够用!变压器不够理想?咱们可以把几台缴获的鬼子通讯车和探照灯上的变压器拆下来,重新绕制、组合!老唐(唐忠祥)懂这个!”

“其次,炉体!”林烽的手指移到草图中央,“外壳用厚钢板卷制焊接,这个老周的车间没问题。炉衬耐火材料是关键!咱们现有的酸性耐火砖恐怕顶不住,但可以用镁砂!我记得黄燕的仓库里,有一批之前打矿区缴获的镁砂粉,本来是准备修平炉用的,正好派上用场!用镁砂粉混合焦油捣打成整体炉衬,耐温性能应该足够!”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电极!”林烽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李均和何强洗身上,“标准的高纯度石墨电极咱们肯定没有。但是,咱们有炼铜厂啊!”

“炼铜厂?”李均一愣,没反应过来。

“对!炼铜电解需要石墨阳极!虽然纯度不如电极级别的,但咱们有基础啊!”林烽眼中闪着光,“我的想法是,利用咱们现有的石墨粉(来自废旧电池和缴获物资),加上铜粉!对,就是咱们炼铜厂产的铜粉!将一定比例的石墨粉和细铜粉混合,加入焦油作为粘结剂,然后用大型压力机(改造一下咱们锻压车间的那个老式水压机)压制成型,再进行高温焙烧!铜的导电性极好,可以弥补石墨纯度的不足,说不定还能提升电极的强度和耐烧蚀性!”

这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想,让在场的四位专家彻底愣住了。自己压制石墨铜复合电极?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教科书上、正规工厂里,绝对没有这种操作!

杨国华(杨勇的本名,他下意识用了更正式的称呼)第一个摇头,眉头紧锁:“林厂长,你这……太异想天开了。电极材料要求极高,纯度、密度、电阻率、机械强度都有严格标准。自己用土办法压制的,先不说能不能导电产生稳定电弧,恐怕一通电就直接烧毁,甚至爆炸都有可能!太危险了!”

荣克也从最初的激动中冷静下来,喃喃道:“是啊,林厂长,理论上……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但实践起来,变数太多了。这电极配方比例、压制压力、焙烧温度和时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前功尽弃,还可能伤到人和设备。”

然而,李均却盯着那张草图,眼神越来越亮。他本身就是搞材料研究的,对林烽这种跳出框框的“材料替代”思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石墨导电,铜也导电,混合压制……如果比例得当,结构致密,或许……真的能行?至少理论上,导电产生电弧是可能的!至于强度和耐久性,可以试!”

彭家蒙则是典型的实践派,他搓着手,看着草图上的炉体结构:“炉子本身倒是不复杂,钢板焊接,咱们能搞!电极升降机构,用滑轮组和螺杆,精度要求不高,也能做!我看……值得一试!总比坐着干瞪眼强!”

田方也弱弱地表达了支持:“要不……咱们先做个小的实验炉?验证一下电极和基本的电弧产生?”

现场分成了谨慎派和冒险派,争论声再起。

林烽听着大家的争论,脸上笑容不变。他等声音稍歇,才敲了敲工作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同志们,我知道这个想法很大胆,很‘土’,甚至有点冒险。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瓦窑堡兵工厂,从当年只有几把钳子锤子,发展到今天能造枪造炮甚至窥探坦克的大门,哪一步不是从‘异想天开’和‘土办法’里闯出来的?”

他目光扫过荣克和杨勇:“正规的、标准的道路,我们都知道好,但那需要时间,需要我们现在没有的条件。鬼子会给咱们这个时间吗?前线等着坦克的战士们会给咱们这个时间吗?”

“我们没有退路!”林烽的声音斩钉截铁,“造不出合格的曲轴,我们的坦克梦就卡死在这里了!与其坐困愁城,不如放手一搏!失败了,无非是浪费些材料和时间,我们总结经验再来!可万一成功了,我们就能打通发动机制造的最大瓶颈!”

他指着草图:“我提议,立即成立电弧炉攻关小组!我任组长,荣工、李工、何厂长,还有老周、老王,你们都是核心成员!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先搞一个一吨级的实验炉!电极配方,李工牵头试验;炉体制造,老周负责;电气部分,老唐负责;耐火材料捣打,何厂长你经验丰富!咱们就用事实说话!”

林烽这番充满激情和决断力的话语,终于点燃了所有人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荣克看着林烽,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苦笑和无奈的赞叹,低声对旁边的田方嘀咕:“得,这林厂长,咋啥都懂,还啥都敢想敢干……跟着他干,我这心脏迟早得出问题。”

田方却兴奋地点头:“但我觉得,能成!”

杨勇虽然依旧眉头微蹙,但也不再明确反对,只是沉声道:“安全措施必须到位!尤其是高压电和炉体防爆!”

“没问题!”林烽大手一挥,“安全第一条!沈泉!”

“到!”一直守在门口的沈泉立刻应声。

“从你的警卫排抽调一个班,全程负责攻关小组的安全警戒和应急处理!没有我的命令,任何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实验区域!”

“是!”

就这样,一个在正统工业专家看来近乎疯狂的“土法造电弧炉”计划,在瓦窑堡兵工厂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上,正式启动了。车间里的气氛再次变得火热,只不过这一次,目标不再是拆解测绘,而是向着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特种钢冶炼技术,发起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冲锋。希望与风险并存,但没有人再犹豫退缩,因为领头的那个男人,已经用他一次又一次的“画饼成真”,赢得了他们近乎盲目的信任。这场与钢铁的硬仗,进入了新的、更刺激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