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483章 坦克研发组挂牌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第483章 坦克研发组挂牌

作者:重生诸天万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22:39:27

瓦窑堡兵工厂的效率,再次让五位坦克专家见识到了什么叫“敌后速度”。就在参观完厂区的第二天,林烽已经雷厉风行地将重炮车间旁一处闲置的、约两百平米的厂房清理了出来。厂房屋顶进行了加固,墙壁重新粉刷,窗户换上了明亮的玻璃,地面也用三合土夯实压平。虽然简陋,但宽敞、坚固,最重要的是离核心生产区域近,便于协调资源。

厂房门口,一块新鲜出炉、还带着松木清味的木牌被郑重地挂了上去,上面是林烽亲手用红漆写就的遒劲大字:瓦窑堡兵工厂装甲车辆研发组。

挂牌仪式简单却充满力量。兵工厂的主要技术骨干和老工人代表都来了,大家围在门口,看着那块牌子,眼神里都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林烽站在牌子下,声音洪亮:“同志们!从今天起,咱们瓦窑堡兵工厂的坦克梦,就算正式扬帆起航了!这位是荣克同志,担任研发组的技术总顾问!这四位是田方、彭家蒙、杨勇、李均同志,都是顶尖的坦克专家!以后,咱们厂的一切资源,优先向坦克研发倾斜!”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工人和技术人员,最后落在五位专家身上,用力拍着自己的胸脯,话语掷地有声:“你们五位,还有研发组后续的成员,就只管放开手脚,埋头搞你们的研发!要人,我从各车间给你们抽调最好的技工;要料,我让老王、老何他们优先保障;要设备,咱们现有的随便用,没有的,咱们想办法造,想办法缴!我林烽,就是你们的后勤部长!”

这番毫不含糊的表态,让荣克等人心中最后一丝关于条件艰苦的担忧也烟消云散。彭家蒙搓着大手,嘿嘿笑道:“林厂长,有您这句话,我们这百十来斤就撂在这儿了!”

“好!”林烽大手一挥,“现在,咱们研发组就算正式开张了!各位专家,有什么首要需求,尽管提!”

几位专家互相看了一眼,荣克作为代表上前一步,表情认真:“林厂长,理论设计和图纸规划我们需要时间,但眼下最急迫的,是需要实物进行参考和测绘。最好是鬼子的坦克,哪怕是击毁的残骸也行。我们需要最直观地了解其结构、材料和工艺。”

“坦克残骸?这个好办!”林烽一听,立刻笑了,转头就对跟在身边的通讯员沈泉吩咐:“快去,把仓库的黄燕主任请来!就说有紧急任务,要提重要的‘存货’!”

沈泉领命,飞跑而去。不多时,一位年纪约莫三十多岁、腰间扎着皮带、浑身透着一股干练劲儿的女子快步走来。她正是兵工厂的仓库主任黄燕,当年长征路上赫赫有名的娘子军成员,作风泼辣,管理仓库却是一把好手,心思细得像绣花针,库房里一颗螺丝钉都别想逃过她的眼睛。

“厂长,你找我?啥紧急任务?要提啥‘存货’?”黄燕人还没站稳,清脆的声音就先到了,目光炯炯地扫过林烽和几位陌生面孔的专家。

林烽笑着介绍:“黄主任,这五位是延安派来的坦克专家。专家们需要研究鬼子的坦克,咱们仓库里,我记得前两年李云龙旅长打鬼子据点送来的那辆破九七式,还有前段时间咱们配合主力在黑云峪缴获的那两辆,都还在吧?”

黄燕一听,眉头微挑,手指已经在凭空点划,如数家珍:“在!怎么不在!李旅长送来的那辆编号‘甲三’,缺了个炮塔,履带也断了一半,但底盘还算完整,我一直让人用油布盖着,怕生锈。黑云峪缴获的那两辆,一辆编号‘乙一’,发动机舱挨了炮,烧得乌漆嘛黑,另一辆编号‘乙二’,倒是相对完整,就是侧面装甲被咱们的集束手榴弹炸开了花,行走机构有点问题。三辆都在三号库房最里边搁着呢!”

她这番精准到编号和损伤部位的汇报,让五位专家听得目瞪口呆。田方忍不住低声对彭家蒙说:“我的天,这仓库主任比我们搞技术的记得还清楚!”

彭家蒙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荣克激动地说:“太好了!有三辆,而且损伤部位不同,正好可以让我们拼凑出一辆相对完整的来研究,还能重点分析其薄弱环节!”

林烽当即下令:“黄主任,麻烦你立刻组织人手,把这三辆九七式坦克,全部运到这个新厂房里来!”

“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黄燕办事风风火火,转身就走,边走边喊:“仓库组的!都动起来!去三号库房,把那三个铁王八给我请出来,运到装甲研发组新车间!小心点,别磕碰坏了里面的零件!”

仓库离新厂房不远,但搬运这三个铁疙瘩也是个大工程。工人们找来粗大的圆木当滚杠,利用撬棍和绞盘,喊着震天的号子,一点一点地将三辆覆盖着油布、锈迹斑斑但依旧带着战争狰狞的日军九七式中型坦克,艰难地挪进了宽敞的研发车间。

当最后一辆坦克被安置在车间中央,油布被掀开的那一刻,五位专家的眼睛都亮了,如同饿狼看到了肥肉,瞬间就扑了上去。

“这就是鬼子的九七式!我在图纸上见过无数次,今天总算摸到实物了!”荣克抚摸着冰冷粗糙的装甲钢板,语气带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

彭家蒙已经掏出随身携带的锤子和扳手,叮叮当当地敲打起“乙二”号车的履带和负重轮:“听听这声音……这诱导轮的材质……嗯,有问题,耐磨性肯定不行。”

田方则像只灵巧的猴子,三两下就爬上了炮塔被掀掉的“甲三”号车,探着身子往下看发动机舱:“柴油机!虽然是老型号,但结构很有代表性。看这油路布置……”

杨勇和李均则围着被炸开花的“乙二”号车侧面,仔细研究着炸裂的装甲断口和扭曲的焊接缝。杨勇用放大镜观察着:“看,焊缝这里有明显的夹渣和气孔,难怪会被炸开。”李均用小锉刀锉下一点金属屑,放在随身携带的简易显微镜下观察:“基体组织确实比较脆,冲击韧性不足。”

看着专家们瞬间进入忘我状态,林烽和老周、王老铁等人都相视一笑。林烽对身边的工人们大声道:“大家都看到了吧?这就是搞技术的样子!以后研发组需要什么配合,大家都要像伺候自家媳妇坐月子一样,给我伺候好了!”

工人们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同时也对几位专家投去更加敬佩的目光。

接下来的日子,这间新建的研发车间就成了瓦窑堡兵工厂最热闹、也是最“杂乱”的地方。三辆坦克被彻底“分尸”,工人们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每一个大总成拆解下来——炮塔、火炮、发动机、变速箱、履带、悬挂系统……

车间里划出了不同的功能区:

· 发动机区: 田方带着几个从机修班抽调来的好手,将那台还算完整的柴油机大卸八块。每个零件都被仔细清洗、测量、编号、记录。田方一边画着草图,一边讲解:“看这个喷油嘴的孔径,我们可以适当加大,配合改进的进气歧管,提升燃油雾化效果……这个活塞环的材质不行,磨损快,让李工看看能不能用咱们的新钢种替代……”

· 底盘传动区: 彭家蒙的嗓门最大,他指挥着工人用倒链将沉重的变速箱吊起来。“慢点慢点!这铁疙瘩金贵着呢!”他趴在地上,观察着变速箱与发动机的连接部位,“这个离合器的设计太落后,换挡肯定费劲。咱们自己搞,得用同步器!老王,你们车间能加工这种锥形齿轮不?”被他点名的老工人凑过来看了看图纸,琢磨了一下:“有点难度,但可以试试!改个工装夹具应该能行!”

· 车体装甲区: 杨勇和李均成了最佳搭档。杨勇拿着卡尺和角尺,仔细测量着车体每一块装甲板的厚度、倾角,绘制出精确的尺寸图。“这里,还有这里,都是结构应力集中的地方,我们自己的设计一定要加强。”李均则忙着取样分析,用厂里现有的简陋设备测试装甲钢的硬度、强度,“杨工,根据测试数据,如果我们把正面装甲倾斜角再增加10度,等效厚度能提升至少20%,而且可以用稍微薄一点的钢板,减轻重量!”

· 综合测绘区: 荣克则统筹全局,带着唐忠祥等几个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工人,将专家们测绘的零散图纸进行汇总、校对,绘制整体的结构原理图和传动示意图。 often, 这里也会爆发激烈的技术争论。

“老彭,你这个变速箱位置往后挪十公分,传动轴角度就更合理了!”

“挪不了!老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占地方了!”

“那能不能把散热器挪到侧面?”

“侧面?那防护怎么办?我不同意!”杨勇立刻加入战团。

每当这时,林烽这个“后勤部长”就会适时出现,要么端来热乎乎的姜汤,要么带来点缴获的日本罐头“犒劳三军”,往往能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大家重新心平气和地找到解决方案。

车间的墙壁上,很快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图纸,地上摆满了拆解清洗好的零件,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和煤炭混合的独特气味。虽然忙碌,虽然嘈杂,虽然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儿,进度可谓一日千里。

这天傍晚,荣克将一份初步的《九七式坦克技术分析及我方装甲车初步设计构想》报告交给了林烽。他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振奋:“林厂长,通过这次彻底的拆解测绘,我们不仅摸透了鬼子的底细,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第一代装甲车,已经有了清晰的眉目!结合瓦窑堡的工业能力,很多之前不敢想的结构,现在看,完全可以实现!”

林烽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看着车间里依旧在忙碌的身影,听着榔头的敲击声、锉刀的摩擦声、以及专家和工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他知道,一颗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装甲力量的种子,已经在这看似简陋的厂房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并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顽强地破土、生长。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但拥有了这群技术和信念同样坚定的伙伴,他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逾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