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477章 防毒面具分发与培训:教战士正确使用

一九四二年九月初,太行山秋意渐浓。瓦窑堡兵工厂的仓库里,两千多具崭新的防毒面具整齐码放,等待着发往前线。然而,林烽站在仓库门口,眉头却越皱越紧。

厂长,面具都生产完了,您怎么还愁眉苦脸的?王老铁抱着一箱刚检验合格的面具走进仓库,见状不解地问。

林烽拿起一具防毒面具,轻轻摩挲着面罩的橡胶边缘:老铁,你说前线战士们拿到这些面具,真的会用吗?

这时,唐忠祥拿着一份刚从前线传回的报告匆匆走来:厂长,您的担心很有道理。这是侦察连刚送回来的报告,有几个连队已经配发了第一批面具,但使用情况很不理想。

报告记载了几个让人揪心的案例:有的战士把面具当围脖戴,有的过滤盒装反了,更有人嫌憋气直接把面具摘了挂在腰上。

胡闹!简直是胡闹!老周气得直跺脚,咱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保命装备,他们就这么不当回事?

林烽沉思片刻,突然拍板:立即组织培训队!我要派最好的技工去前线,手把手教战士们怎么用!

消息一传出,兵工厂顿时炸开了锅。技工们都是些手艺人,让他们去前线教学,这可是头一遭。

厂长,让我去吧!让人意外的是,第一个报名的竟是平时最不爱说话的秀兰,面具是我带着女工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最了解它的构造。

王老铁也站了出来:算我一个!我倒要看看是哪个愣头青敢把咱们的心血当儿戏!

最后,林烽精心挑选了五名技工组成培训队:经验丰富的秀兰负责讲解面具构造,手巧的小陈负责示范佩戴,细心的唐忠祥负责理论教学,直爽的王老铁负责实战演练,还有保卫科的沈泉负责全程安保。

临行前,林烽特意为培训队送行:同志们,这次任务非同小可。你们不仅要教会战士们用面具,更要让他们明白,这小小的面具关键时刻能救命!

培训队的第一站是驻扎在三十里外的独立团三营。听说兵工厂来了人,战士们好奇地围了上来。

同志们,我是瓦窑堡兵工厂的王老铁!王老铁站在临时搭起的讲台前,声音洪亮,今天来教大家怎么用这个保命的神器!

台下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不就是个面具吗?有啥好教的?

戴着憋得慌,还不如不用...

王老铁不慌不忙,拿起一具面具:有哪位同志愿意上来试试?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战士跳上台:我来!这玩意儿还能难倒我?

小战士麻利地戴上面具,得意地昂着头。秀兰走上前,轻轻在面具边缘按了按,摇摇头:没戴好,漏风。

她亲自示范:先理顺头带,把面罩完全展开,从上往下戴,最后调整头带松紧。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

戴好后要做一个重要检查。秀兰用手掌捂住过滤盒的进气口,慢慢吸气,感觉面罩会不会塌陷。如果塌陷说明密封良好,如果还能吸进空气,就要重新调整。

小战士按照这个方法一试,果然发现刚才戴得松松垮垮。台下战士们这才认真起来。

唐忠祥的理论课更是别开生面。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战士们能听懂的语言讲解原理。

同志们知道小鬼子最可能用什么毒气吗?唐忠祥问。

台下七嘴八舌:

听说会让人流眼泪?

还有会让皮肤烂掉的?

说得对!唐忠祥拿起过滤盒拆开,所以我们这里面装了三道防线:活性炭对付大多数毒气,碱性纱布专门对付酸性毒气,还有一层专门防糜烂性毒剂的特殊材料。

他把每层材料都拿出来展示,战士们看得目不转睛。

最受欢迎的是小陈主持的实操课。他把战士们分成小组,进行佩戴比赛。

预备——开始!

随着口令,战士们手忙脚乱地戴起面具。有人把带子缠成了一团,有人把面罩戴反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陈叫停比赛,大家看看三班长的戴法。

三班长是个老兵,动作干净利落,三秒钟就完成了佩戴和气密检查。

战士们由衷地鼓掌。

小陈趁机讲解要点:戴面具要快,但要快而不乱。记住口诀:一展二戴三调整,四检查五呼吸。

培训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题。有些老兵对新装备很排斥,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还用学这个?一个满脸伤疤的老排长不以为然。

王老铁也不争辩,而是把他带到特制的烟雾帐篷前:老哥,敢不敢进去待一分钟?

老排长不服气地钻进去,结果不到十秒就被呛得跑了出来,眼泪鼻涕直流。

这...这是什么玩意?老排长边咳嗽边问。

这只是模拟的催泪瓦斯。王老铁严肃地说,真要遇到鬼子的毒气,比这个厉害十倍!

老排长这才心服口服,主动要求加练。

培训队每到一个连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在山地部队,他们重点训练在行进中快速佩戴;在炮兵部队,他们教大家在装填炮弹时如何兼顾防护。

秀兰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战士的面具头带调节不当,要么太紧勒得头疼,要么太松容易漏气。

我来教大家一个土办法。秀兰找来一根绳子,把面具戴好后,应该能塞进两根手指的松紧度最合适。

这个直观的方法很快在部队中推广开来。

培训进行到第十天时,发生了一个意外。在进行防毒演练时,一个新兵过于紧张,戴上面具后不会正确呼吸,差点窒息。

快摘下面具!小陈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家记住,戴上面具后要用鼻子均匀呼吸,不要慌张!

这件事让培训队意识到,光教使用方法还不够,还要进行心理疏导。唐忠祥特意编写了一首《防毒面具使用歌》,用朗朗上口的词句帮助战士们记忆要点。

与此同时,林烽在兵工厂里也没闲着。他组织人员编写《防毒面具使用手册》,要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厂长,这个插图是不是太简单了?负责绘图的技工问。

就是要简单!林烽肯定地说,战士们在前线,哪有时间看复杂的图纸?

手册最终定稿时,只有薄薄的十页,但涵盖了从佩戴、检查、维护到应急处理的所有要点。林烽还特意要求用防水油纸印刷,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使用。

半个月后,培训队圆满完成任务归来。十个步兵连,一千多名战士基本掌握了防毒面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厂长,您真该去看看!王老铁兴奋地汇报,现在战士们都能在五秒内完成佩戴和气密检查,比鬼子的专业部队还快!

秀兰补充道:我们还帮每个连队培训了两名防毒骨干,以后可以继续指导其他战士。

最让林烽欣慰的是,前线部队的训练报告显示,战士们在毒气演练中的防护成功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五。

然而,就在大家庆祝培训成功时,林烽又发现了新问题。

同志们,你们想过没有,面具的滤毒层是有寿命的。林烽在总结会上说,战士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更换?

这个问题把大家都问住了。确实,滤毒层失效后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

唐忠祥推推眼镜:理论上,当呼吸阻力明显增大时,就说明该更换了。但这个很难把握。

林烽沉思良久,突然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在过滤盒上做个简易指示装置!

他立即画出设计图:在过滤盒侧面开一个小窗,里面放置一片浸过特殊试剂的纸片。当滤毒层饱和时,纸片会变色。

这个办法妙啊!唐忠祥连连称赞,虽然不够精确,但在战场条件下完全够用!

新的改进立即投入生产。培训队再次出发,为各部队更换新型过滤盒,并教授识别方法。

一个月后,当前线传来首次成功防御毒气攻击的战报时,整个兵工厂都沸腾了。

在一次反扫荡作战中,日军果然使用了毒气弹。但由于战士们正确佩戴了防毒面具,毒气攻击没有造成伤亡。反倒是日军自己,因为低估了八路军的防护能力,在毒气散去后贸然进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同志们!林烽在庆功会上激动地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防毒面具真的救了很多战士的性命!

庆功会后,林烽独自来到训练场。夕阳下,几个战士正在练习快速佩戴防毒面具,动作干净利落。

厂长,您看他们练得多好!秀兰不知何时来到身边。

林烽欣慰地点点头:是啊,现在我可以放心了。

但他心里明白,战争还在继续,新的挑战随时都会出现。不过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相信兵工厂一定能应对任何困难。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再次亮起。在新的生产计划中,不仅要继续生产防毒面具,还要研制更多防护装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前线的战士们,能够平安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