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8章 制定作息表:生产战斗两不误

煤窑外的防御工事初具规模,像一只悄然竖起了尖刺的刺猬,让战士们心里多了几分底气。但李云龙、孔捷和林烽都明白,坚固的工事只是外在,一支队伍真正的战斗力,源于其内在的组织和纪律。目前的独立加强连,成分复杂,有原红军的骨干,有沿途吸收的百姓,还有新转化的俘虏,虽然士气可用,但行动上难免还有些散漫,生产和训练也时常因为突发情况或安排不当而互相干扰。

这天晚上,连部再次召开骨干会议。油灯下,林烽拿出一张粗糙的草纸,上面画着一些简单的格子。

“老李,老孔,”林烽将草纸摊开,“咱们现在摊子逐渐铺开了,修械、造弹、训练、警戒、学习,事情很多,但有时候显得有些乱。我想,咱们是不是该制定一个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让同志们都清楚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形成规律,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做到生产战斗两不误。”

“作息表?”李云龙挠挠头,“老子带兵这么多年,都是看情况,需要干啥就干啥,搞那玩意干啥?绑手绑脚的。”

孔捷却表示支持:“老李,我觉得林顾问说得有道理。无规矩不成方圆。以前咱们人少,好调度。现在队伍壮大了,分工也细了,没有个统一的安排,容易打乱仗。有了作息表,大家心里有数,各司其职,效率肯定更高。”

林烽指着草纸上的规划说:“我是这样想的。上午,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最适合干技术活和精细活。这个时间段,集中安排老周的技术组进行修械、造弹,娘子军筛选弹壳,童子军搜寻原料。其他非值班人员,也可以帮忙打下手,或者进行武器保养。”

“下午,天气相对暖和,适合室外活动。主要进行军事训练,比如射击、投弹、战术动作、土工作业,还有警戒放哨。让同志们保持战斗技能和警惕性。”

“晚上,除了必要的值班,则以学习为主。我可以教大家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比如认字、算术,还有简单的物理化学原理,这些对理解枪炮原理、保养武器甚至以后搞更大规模的生产都有帮助。老李你也可以给大家讲讲你的战斗经验、战术案例。甚至老周、小张他们,也可以分享修械造弹的心得。咱们要把队伍变成一个大学校!”

李云龙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特别是听到晚上他也能当“老师”讲打仗,顿时来了兴趣:“嘿!这个好!让老子讲课?行啊!老子别的不行,打仗的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保证比说书的还精彩!”

孔捷笑道:“那就这么定了。我看这个安排很合理,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既能保证生产,又能保持战斗力,还能提高战士们的素质。我完全同意。”

“那谁负责监督执行呢?”李云龙问。

林烽目光转向一旁的赵小花:“小花同志心细,原则性强,现在又负责质检。我看,考勤监督的任务,可以一并交给她。每天按照作息表检查各小组人员到位和任务完成情况。”

赵小花没想到任务又加重了,愣了一下,随即挺起胸膛:“连长,指导员,林顾问,我一定认真做好记录!”

“好!那就这么办!明天开始执行!”李云龙一拍板。

第二天开始,独立加强连的营地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

清晨,起床号(用竹片做的哨子代替)吹响,不再是以往那种自然醒的散漫。战士们迅速起床,整理内务,洗漱吃饭。

上午,营地一角立刻热闹起来。炉火熊熊,叮当声此起彼伏。老周带着技术组专注地修理枪械、尝试浇铸新的铜被甲弹头;赵小花领着娘子军仔细筛检弹壳,不合格的坚决退回;小豆子的童子军则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外出搜寻一切可用的物资。就连新加入的刘二,也在一旁吭哧吭哧地刨着木头,试着给一支枪做备用托。井然有序,各忙各的,效率明显提高。

下午,气氛又为之一变。的口令声、报靶声、刺杀时的呐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李云龙亲自督导射击训练,王承柱成了示范教员;孔捷组织战术演练和土工作业巩固;沈泉则带着侦察班演练潜伏和渗透技巧。即使是负责生产的娘子军和童子军,也会轮流参加一些基础的军事训练,比如隐蔽、疏散和自卫。

傍晚,营地渐渐安静下来。但学习的气氛却热烈起来。在林烽的“教室”(一块平整的山岩当黑板,木炭当粉笔),战士们围着听他讲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讲为什么枪管要擦干净,讲简单的杠杆原理和摩擦力。虽然很多人听得云里雾里,但都觉得新奇有趣。

而李云龙的“战斗故事会”则是最受欢迎的环节。他唾沫横飞地讲自己怎么带着一个班端掉敌人哨所,怎么声东击西跳出包围圈,怎么用土地雷炸得白狗子人仰马翻。故事经过他的艺术加工,跌宕起伏,生动有趣,还夹杂着实用的战术小技巧,战士们听得如痴如醉,经常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惊叹。

老周、小张、甚至赵小花,偶尔也会被请上来分享经验。老周讲怎么凭手感校直枪管,小张讲怎么判断扳机簧的力度,赵小花讲怎么发现那些隐蔽的裂纹。这些来自身边的实用知识,让战士们感到格外亲切。

赵小花则拿着个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出勤和任务完成情况。谁上午偷懒了,谁训练认真,谁学习进步快,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开始还有人不太习惯,有点散漫,但在连长的支持和赵小花的“铁面无私”下,很快都变得自觉起来。

整个队伍的精神面貌,随着这张小小的作息表的执行,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以往的散乱和迷茫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有序、积极向上的氛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要学什么,目标变得清晰起来。

李云龙看着这一切,私下里对孔捷和林烽说:“嘿,还真让你俩说着了!这有了规矩,是不一样!感觉咱们这帮残兵败将,越来越像支正规军了!有点老子当年在新一团的感觉了!”

孔捷感慨道:“这就是组织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林顾问带来的,不仅仅是几样新技术,更是一种新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啊。”

林烽看着灯火下认真学习、热烈讨论的战士们,心中充满了希望。这支队伍,正在从一盘散沙,凝聚成一块坚硬的磐石;正在从一支疲于奔命的残兵,向着真正的人民武装力量悄然转变。前路依然艰险,但希望之光,已愈发清晰。

(本章字数:4015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