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375章 赵小花创新质检法:“弹壳敲击辨好坏”

弹药车间,总能听见“叮叮当当”的声响——不是锤击钢铁的重响,是技工们用小铜锤敲弹壳的轻响,脆生生的,像秋夜里的蛐蛐叫。可半个月前,这车间里的气氛还没这么轻快,甚至有点压抑——前线连续反馈,有战士用了复装子弹后出现卡壳,有几发甚至在枪膛里炸了底火,幸好没伤到人,但这事让整个弹药车间都揪着心。

“咋回事啊?”老郑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炸了底火的弹壳,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咱们复装的时候,底火、火药都按标准来的,咋还会炸?”

旁边的赵小花凑过来,她是弹药车间最年轻的技工,手巧心细,平时负责给弹壳去毛刺。她接过弹壳,对着光仔细看,又用手指摸了摸弹壳底部的边缘:“郑师傅,你看这儿,是不是有裂纹?太细了,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老郑赶紧拿过弹壳,对着光瞅了半天,才看见一道头发丝细的裂纹:“还真有!这隐性裂纹,咱们用卡尺量、用眼睛看,根本发现不了!这要是流到前线,再炸了底火,可就麻烦了!”

车间里的技工们都慌了——复装子弹的第一步就是检查弹壳,可现在连隐性裂纹都查不出来,总不能把所有弹壳都报废吧?那得浪费多少原料?前线还等着子弹用呢!

赵小花没说话,拿着那个有裂纹的弹壳,又找了个完好的弹壳,坐在角落里琢磨。她先是用手指弹弹这个,又弹弹那个,听着声音不一样——完好的弹壳“铛铛”响,清脆;有裂纹的“闷闷”响,发沉。她眼睛一亮,赶紧找了个小铜锤,轻轻敲了敲完好的弹壳,“清脆!”又敲了敲有裂纹的,“沉闷!”

“郑师傅!我有办法了!”赵小花突然站起来,举着两个弹壳跑过去,“用小锤敲!好弹壳声音脆,有裂纹的声音闷,一敲就知道!”

老郑半信半疑地接过小锤,敲了敲完好的弹壳,又敲了敲有裂纹的,还真像赵小花说的那样,声音差得明显。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万一有的裂纹太细,声音差别不大,咋分辨?还有,你敲得轻重不一样,声音也会变吧?”

“我试过了!”赵小花赶紧说,“我找了十个有裂纹的、十个完好的,都敲了一遍,轻重控制在差不多的力度,声音差别可明显了!不信你看——”她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画着“√”和“x”,“我昨天试了一下午,敲对了十八个,就两个裂纹特别细的没听出来,后来再仔细听,也听出来了!”

正好林烽和苏婉来车间检查,听说赵小花琢磨出了检测弹壳的法子,赶紧过来看看。林烽拿起两个弹壳,让赵小花演示,她握着小铜锤,手腕轻轻一扬,“铛!”——完好的弹壳发出清脆的响声;再敲有裂纹的,“闷!”——声音明显发沉。

“有点意思!”林烽眼睛一亮,又让老郑找了几个不知道有没有裂纹的弹壳,让赵小花盲测。赵小花闭上眼睛,一个个敲过去,“这个好!”“这个有裂纹!”“这个也有!”

老郑拿着弹壳去实验室,用苏婉之前说的“酸液浸泡法”验证——有裂纹的弹壳泡在稀硫酸里,裂纹处会冒泡,完好的不会。结果赵小花测的十五个弹壳,只错了一个,还是因为裂纹在弹壳内壁,声音差别极小。

“成!这法子管用!”林烽拍了拍手,“比咱们用眼睛看、用卡尺量快多了,还准!赵小花,你这脑子真灵光!”

赵小花脸一红,挠着头说:“我就是听着声音不一样,试了试,没想到真管用。”

“你可别谦虚!”苏婉笑着说,“这隐性裂纹要是没发现,流到前线就是大事。你这方法,既不用浪费原料,又能保证子弹质量,立大功了!”

可刚推广这方法,就出了小插曲。牛大力听说弹药车间有了新法子,跑过来凑热闹,非要试试敲弹壳。他拿起小铜锤,照着弹壳“哐当”就是一下——弹壳直接被敲扁了,还差点把铜锤飞出去。

“哎哟!”赵小花赶紧抢过铜锤,“大力哥,你轻点!这是弹壳,不是钢管!得用手腕发力,轻轻敲,不是用胳膊甩!”

牛大力看着扁了的弹壳,不好意思地挠头:“我这不是力气大嘛,没控制住。再来一次,这次肯定轻!”

结果第二次,他倒是轻了,可敲在弹壳边缘,声音“叮”的一声,自己都分不清是脆还是闷:“这……这到底是好是坏啊?听着像脆的,又像有点闷……”

车间里的人都笑了,老郑笑着说:“你啊,还是去扛你的钢管吧,这细活不适合你!小花,你还是给大伙讲讲,咋控制力度,咋听声音。”

赵小花点点头,拿起小铜锤,给大家演示:“手指捏着锤柄的三分之一处,手腕自然下垂,敲的时候手腕往上抬一点,力度就像敲鸡蛋壳,能敲出声音,又不把壳敲破。好弹壳的声音,像庙里的铜钟,亮堂;有裂纹的,像蒙了布的鼓,发闷,尾音短。”

小豆子也凑过来学,他学得认真,敲了几个弹壳,还真分辨对了两个。他高兴地举着弹壳:“小花姐!我对了!我能听出来了!”

“真棒!”赵小花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多练几次,就能全对了。”

接下来的几天,赵小花成了弹药车间的“小老师”,手把手教大家敲弹壳。技工们从一开始的分不清,到后来越来越熟练,甚至能听出裂纹在弹壳的哪个位置——裂纹在底部,声音闷得更明显;裂纹在侧壁,尾音会有点“沙沙”声。

林烽专门在车间开了个现场会,让赵小花给各车间的质检人员演示。家泉次郎也来了,他拿着弹壳,学着赵小花的样子敲了敲,点点头用中文说:“这个方法很好!日军修械所也有类似的方法,但用的是铁块敲,没你们的铜锤声音清晰。你们这个更精准。”

“那是!”牛大力在旁边插嘴,“咱们小花的法子,肯定比小鬼子的好!”

众人都笑了,林烽趁机说:“从今天起,弹药车间复装子弹前,必须先用‘敲击检测法’检查弹壳,每个弹壳都要敲,谁要是漏检,或者错检,就得去重新学,啥时候学会啥时候再上岗!另外,给小花记一功,月底发奖金的时候,多给她发两斤红糖!”

“太好了!”赵小花高兴得眼睛都亮了——她家里还有个生病的母亲,正需要红糖补身体。

自从推广了“敲击检测法”,弹药车间的不合格弹壳检出率一下子提了上来,每天能检出三十个左右有隐性裂纹的弹壳,这些弹壳要么重新回炉,要么用来做练习弹,再也没出现过劣质弹壳流入生产线的情况。

前线很快反馈,卡壳和炸底火的情况没了,战士们用起复装子弹更放心了。有次二营长来拉子弹,特意找到赵小花,笑着说:“小花同志,你这法子太管用了!上次我带着兵打伏击,用你们复装的子弹,突突突打了两百多发,没卡一次壳,顺利把小鬼子的运输队端了!李师长还让我跟你说声谢谢呢!”

赵小花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帮前线打鬼子,再累我也愿意。”

夕阳下,弹药车间的“叮叮”声还在继续,赵小花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小铜锤,认真地敲着每一个弹壳。老郑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水:“小花,歇会儿吧,都敲了一下午了。”

“没事,郑师傅,再敲完这一筐就歇。”赵小花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这些弹壳要是都合格,就能复装一千多发子弹,够前线一个连用好几天了。”

林烽站在车间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兵工厂的发展,不仅靠他和苏婉、家泉次郎这些懂技术的人,更靠赵小花这样的基层技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琢磨、创新,用最朴素的办法解决大问题,这才是兵工厂最宝贵的财富。

苏婉走过来,轻声说:“你看,小花这方法不仅解决了弹壳检测的问题,还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现在各车间都在琢磨有没有更高效的办法,比如老张说想试试用竹筛筛铁屑,省得手工捡。”

“好啊!”林烽笑着说,“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后咱们要多鼓励这样的创新,不管是谁,不管方法多简单,只要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就是好办法。”

远处的炼钢车间传来风箱的“呼哧”声,和弹药车间的“叮叮”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生机的歌。林烽知道,有了这些肯钻研、肯付出的技工,兵工厂一定能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力量,直到把小鬼子彻底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和平。而赵小花的“敲击检测法”,也会像一颗种子,在兵工厂里生根发芽,长出更多创新的果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