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325章 式狙击步枪量产:月产50支保前线

一九三九年6月 夏出,瓦窑堡兵工厂里热浪滚滚,但比天气更热的,是工人们的生产热情。林烽站在新建的狙击步枪专用生产线前,手里拿着一份刚从前线送来的战报,脸上带着既欣慰又紧迫的神情。

“同志们!都过来一下!”林烽拍手召集各车间主任,“独立团又送来捷报,他们的狙击小组用咱们的太行式狙击步枪,在八百米外干掉了鬼子的炮兵观察员!”

牛大力凑过来瞄了一眼战报,咧着嘴笑:“我就说咱们的枪管镀铬工艺管用吧?这要搁以前,打三发子弹准星就飘了!”

老张却皱着眉头:“厂长,各部队现在都在催要狙击步枪。昨天一天就收到五封要枪的电报,李云龙那小子更绝,直接派了一个排的战士守在厂门口,说是见不到枪就不走了!”

小豆子正在调试新一批瞄准镜,闻言抬起头:“厂长,咱们现在的月产量才二十支,根本供不应求啊。”

林烽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桌子:“从今天起,全线调整产能!狙击步枪月产量要提高到五十支!”

“五十支?”牛大力眼睛瞪得溜圆,“厂长,您这不是要我们的老命吗?锻造车间现在每天最多能加工三根枪管,这还得是王老铁亲自掌锤!”

“那就让王老铁带徒弟!”林烽斩钉截铁,“小豆子,你们光学车间能不能跟上?”

小豆子挠挠头:“瞄准镜的镜片打磨最费时间,一个月最多能出三十具...”

“不够!”林烽在车间里踱步,“这样,锻造车间分两条线,普通枪管和狙击枪管同时生产;光学车间把打磨工序外包给老乡,咱们负责最后的组装校准。”

这时王老铁拎着个大茶缸走过来,听见这话直摇头:“厂长,不是俺老铁吹牛,这狙击枪管的活儿,除了俺和两个大徒弟,别人还真干不了!那精度要求,差一根头发丝都不行!”

林烽笑道:“王师傅,正因为要求高,才更要培养新人。您那手绝活,总不能带进棺材里吧?”

王老铁一听急了:“谁说俺要带进棺材?俺这是...哎,行!俺带徒弟!不过得请厂长批点好茶叶,那帮小兔崽子学手艺费茶水!”

众人哄笑声中,新的生产计划开始实施。锻造车间里,王老铁带着五个徒弟,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忙个不停。

“二狗子!火候!火候!”王老铁一烟袋锅敲在徒弟头上,“跟你说多少遍了,要青白色火苗!这红火能锻出好钢?”

叫二狗子的年轻学徒委屈地揉着头:“师傅,这火候太难掌握了...”

“难?”王老铁眼睛一瞪,“你当打鬼子容易?前线的战士用咱们造的枪拼命,咱们多流点汗算什么?”

光学车间更是热闹。小豆子想了个妙招,把镜片粗磨的活儿分给附近村里的妇女们。这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坐在树荫下,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磨镜片,倒也别有一番景象。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一天,李云龙亲自押着一车原料来到兵工厂,进门就嚷嚷:“老林!我的三十支狙击步枪呢?说好这个月给的!”

林烽苦笑着把他请进办公室:“老李,你也看到了,我们正在全力扩大产能。但是现在卡在枪管锻造上,王师傅带着徒弟们连轴转,一天也就能出两根合格的狙击枪管。”

李云龙眼睛一瞪:“这好办!我派一个班的小伙子来帮忙打铁!”

“得了吧你!”牛大力在一旁插话,“你那帮兵,扛枪打仗是好手,打铁?别把王师傅的砧板给砸喽!”

说笑归说笑,产能问题确实迫在眉睫。林烽召集技术骨干连夜开会,终于想出了解决方案:改造两台旧机床,专门用于枪管初加工,减轻锻造车间的压力。

半个月后,新的生产线终于步入正轨。这天清晨,赵小花兴冲冲地拿着报表找到林烽:“厂长,好消息!昨天一天出了三根狙击枪管,照这个速度,月产五十支有望!”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王老铁在连续工作十六个小时后,累倒在锻炉前。

“师傅!”二狗子哭着跑来报信,“师傅晕倒了!”

林烽带着厂医匆匆赶到时,王老铁已经醒了过来,正挣扎着要下床。

“俺没事!就是有点乏...”王老铁脸色苍白,却还强撑着,“今天还有两根枪管要锻...”

林烽按住他:“王师傅,您就好好休息。要是累坏了您,咱们的损失更大。”

让人感动的是,王老铁倒下的消息传开后,工人们的工作热情更高了。二狗子带着师兄弟们自觉加班,硬是在师傅休息的两天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月底盘点时,车间里鸦雀无声。赵小花仔细清点着成品,突然激动地喊道:“五十一支!我们生产了五十一支狙击步枪!”

车间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牛大力一把抱起小豆子转了个圈:“好小子!你们光学车间这次立大功了!”

小豆子红着脸:“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时,王老铁在徒弟的搀扶下走进车间。看着整齐排列的狙击步枪,老爷子眼睛湿润了:“值了!俺这把老骨头,值了!”

第一批二十支狙击步枪立即被送往129师各主力团。李云龙亲自来取枪,看到崭新的狙击步枪,乐得合不拢嘴:“老林,够意思!下回打仗,老子非用这些枪干掉几个鬼子大官不可!”

剩下的三十一支,按照计划支援晋察冀根据地。临行前,林烽特意嘱咐运输队:“告诉根据地的同志们,这些枪每一支都凝聚着咱们兵工厂工人的心血,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一个月后,捷报频传。新一团的狙击手用新枪创造了九百米毙敌的记录;独立团的狙击小组在反扫荡作战中,击毙日军指挥官,导致敌军不战自溃。

最让工人们振奋的是,晋察冀根据地专门发来感谢信,说这些狙击步枪在敌后游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着这些战报,林烽站在车间门口,对身边的工人们说:“同志们,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前线每多一支好枪,战士们就多一分胜算!”

夕阳西下,兵工厂里又响起了熟悉的机器声。在这片黄土地上,中**工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胜利铸造着最锋利的剑。而那月产五十支狙击步枪的能力,标志着瓦窑堡兵工厂已经成长为人民军队最可靠的军工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