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315章 式狙击步枪研发:瞄准镜的"土法改良"

一九三八年初春,瓦窑堡兵工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独立团的神枪手赵铁柱。这位在军中有着赵一枪美誉的老兵,是特意被林烽请来当顾问的。

铁柱同志,快来看看咱们的新设计。林烽热情地拉着赵铁柱来到研发车间。

赵铁柱却一脸不以为然:林厂长,不是俺老赵泼冷水,就咱们这条件,还想造狙击枪?能造出打得准的步枪就不错了!

这话顿时惹恼了旁边的牛大力:嘿!你个赵铁柱,看不起咱们兵工厂是不是?

老牛!林烽制止了牛大力的发作,转头对赵铁柱笑道,铁柱同志说得对,咱们条件有限。但正因为条件有限,才要想办法不是?

小豆子怯生生地递过设计图纸:赵班长,您看看这个设计...

赵铁柱接过图纸,起初还不以为意,但越看眼睛越亮:咦?这个枪管加厚的设计不错,稳定性应该能提高。还有这个托腮板...你们怎么想到的?

林烽解释道:这都是根据前线战士的反馈改进的。不过现在最大的难题是瞄准镜...

瞄准镜?赵铁柱嗤笑一声,那玩意儿咱们可造不了,得从鬼子那儿缴获。

一直沉默的老张突然开口:未必。我年轻时在天津的洋行见过,瞄准镜说白了就是两个透镜组...

老张说得对!林烽眼前一亮,咱们可以试试用现有材料改造!

说干就干。林烽立即组织研发小组,把厂里所有能找到的光学设备都收集起来。牛大力翻箱倒柜,最后只找出三具损坏的日军望远镜。

就这?赵铁柱拿起一具只剩单筒的望远镜,直摇头,这玩意儿能改造成瞄准镜?

小豆子却如获至宝:赵班长您看,这个物镜片还是完好的,透光性很好!

林烽接过望远镜仔细端详:确实。来,咱们先拆一具试试。

拆解过程可谓一波三度。牛大力自告奋勇要拆第一具望远镜,结果用力过猛,直接把镜筒掰成了两半。

我的祖宗!老张心疼得直跺脚,这可是唯一一具完好的望远镜啊!

赵铁柱在一边看得直乐:早说了不行吧?

小豆子赶紧把剩下的两具望远镜护在身后:牛主任,还是让我来吧...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小豆子用自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一具望远镜。当镜片完好无损地取出来时,车间里响起一片欢呼。

好小子!牛大力拍着小豆子的肩膀,有一套!

接下来是制作镜身。没有金属加工设备,林烽想出了用硬木制作的主意。

核桃木!用核桃木!老张提议,木质坚硬,不易变形。

木工车间立即忙碌起来。老师傅们选用上好的核桃木,精心车制镜筒。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如何把镜片固定在镜筒里?

用树胶行不行?一个年轻木工提议。

不行,老张摇头,树胶遇热会软化,准星就跑偏了。

正在大家发愁时,赵铁柱突然冒出一句:俺看老乡箍桶用的竹篾挺好使...

这句话点醒了林烽:对!用竹篾做卡环!

于是,工人们把竹篾削成薄片,做成弹性卡环,把镜片牢牢地固定在木制镜筒内。

最关键的校准环节到了。没有专业设备,林烽想出了个土办法——在百米外挂一个靶子,通过调整镜片位置来校准。

往左一点...再往上...好!林烽指挥着,小豆子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镜片。

赵铁柱在瞄准镜前瞄了又瞄,突然叫道:不对!有重影!

检查发现,是两片镜片的焦点没有完全重合。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整整两天。

第三天早上,小豆子顶着黑眼圈来到车间,兴奋地说:我想到办法了!可以在镜片之间加垫片,微调距离!

这个办法立竿见影。重新校准后,赵铁柱再次凑到瞄准镜前,这次他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样?牛大力急切地问。

赵铁柱抬起头,眼中闪着激动的光:成...成了!比鬼子那个九七式狙击镜也不差!

全场沸腾了!工人们互相拥抱,牛大力更是直接把小豆子举了起来。

但林烽保持着冷静:先别高兴太早,还得装在枪上试试。

把瞄准镜固定在步枪上又成了新难题。没有标准的燕尾槽,工人们想出了用黄铜制作卡座的办法。

得保证拆卸后重装不会影响精度。林烽叮嘱道。

老张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卡榫结构,既牢固又便于拆卸。

终于,第一支太行式狙击步枪组装完成了。修长的枪身配上木制瞄准镜,别有一番气势。

试射选在一个晴朗的上午。靶场设在兵工厂后面的山谷里,100米外挂上了一排鸡蛋大小的靶子。

赵铁柱深吸一口气,趴射击位置。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发子弹脱靶了。

赵铁柱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瞄准。

这次子弹擦着靶子边缘飞过。

让我来调试一下。小豆子上前调整了瞄准镜。

赵铁柱第三次扣动扳机。

远处的靶子应声碎裂!

打中了!打中了!工人们欢呼雀跃。

赵铁柱激动得手都在发抖:神了!真神了!这要是在战场上,鬼子的机枪手、指挥官,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

随后的试射中,赵铁柱用这支土制狙击枪创造了十发八中的好成绩。

太好了!林烽握着赵铁柱的手,铁柱同志,请你留在厂里一段时间,指导我们改进设计。

没问题!赵铁柱拍着胸脯,这事包在俺身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研发组根据赵铁柱的建议做了多项改进:加装了可调节的贴腮板,改进了扳机力度,还在枪管上设计了安装两脚架的接口。

一个月后,首批十支太行式狙击步枪制作完成。就在这时,李云龙又闻讯赶来了。

好你个林烽!李云龙一进车间就嚷嚷,造出这么好的家伙也不通知我!

林烽笑道:你这鼻子比狗还灵。

少废话!李云龙一眼就相中了狙击枪,这十支我全要了!

想得美!林烽摇头,师部已经下了分配方案,每个主力团配两支。

两支?李云龙瞪眼,够干啥的?至少给五支!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李云龙用五吨钢材换走了三支狙击枪。

临走时,李云龙爱不释手地摸着狙击枪:老林,有了这玩意儿,老子非把鬼子的军官挨个点名不可!

果然,半个月后前线传来战报:新一团的狙击手使用太行式狙击枪,在三次战斗中击毙日军指挥官以下十七人,极大地打击了敌军士气。

消息传来,兵工厂一片欢腾。林烽却已经在思考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咱们要研制更精密的瞄准镜,射程要提高到300米以上...

看着林烽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牛大力对老张感叹:咱们厂长啊,永远不知道满足。

老张笑道:要不怎么说他是厂长呢!

夕阳西下,兵工厂的机器声依旧轰鸣。在这特殊的战场上,中**工人用智慧和汗水,继续书写着抗战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