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311章 前线"武器故障反馈":24小时响应修复

一九三九年夏天的某个深夜,瓦窑堡兵工厂的电报房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值班员揉着惺忪睡眼接过电报,只看了一眼就跳了起来,鞋都顾不上穿就往林烽的宿舍跑。

厂长!紧急电报!独立团的重机枪在战斗中卡壳了!

林烽披着衣服冲出房门,接过电报一看,眉头顿时拧成了疙瘩:又是供弹板变形...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起了!

当他赶到车间时,牛大力和老张已经等在那里了。牛大力急得直转圈:这个杨团长也真是,大半夜的...

前线打仗还分白天黑夜吗?林烽打断他,立即组织技术骨干分析原因!

深夜的兵工厂顿时灯火通明。技术员们围着电报内容激烈讨论,小豆子拿着重机枪图纸仔细研究。

肯定是供弹板热处理不过关,老张指着图纸说,连续射击后受热变形。

不一定,牛大力反驳,也可能是战士操作不当...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时,林烽突然一拍桌子:光在这里猜有什么用?我们要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

第二天一早,林烽召集全厂大会。他在黑板上写下前线故障快速响应机制九个大字。

同志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做到:前线反馈故障,24小时内必须解决!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牛大力第一个跳起来:厂长,您这不是开玩笑吧?前线离咱们几十里地,光是送信都要一天...

所以要用电报!林烽早有准备,我已经请示师部,给各主力团配备了专用密码本。

老张推推老花镜:可是光知道故障现象,看不到实物,怎么判断问题?

这就是关键!林烽转身在黑板上画起流程图,我们要建立故障数据库,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都整理出来。

说干就干。兵工厂立即成立了快速响应小组,由小豆子任组长,抽调各车间技术骨干参加。第一项任务就是整理常见故障。

重机枪卡壳...这个问题我熟!牛大力拍着胸脯,我在东北时就常修这个。

那您说说解决方案?小豆子认真记录。

牛大力顿时卡壳了:这个...那个...得看具体情况...

众人哄堂大笑。老张打趣道:老牛啊老牛,你这不跟没说一样吗?

最后还是小豆子想出了办法:咱们可以把每个故障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都列出来,做成故障树。

就在响应机制刚刚建立时,一封加急电报又来了。这次是游击支队的步枪批量出现枪管变形。

立即响应!林烽下令。

小豆子带着组员们翻开刚编好的故障手册,很快锁定了几个可能原因。但新的问题来了——如何把解决方案传递给前线?

写信太慢,电报又说不清楚...老张发愁地说。

林烽灵机一动:画图!把解决方案画成示意图!

于是,兵工厂出现了一群灵魂画手。牛大力自告奋勇要画重机枪供弹板校正图,结果画出来的零件歪歪扭扭,被大家笑称为牛氏抽象画。

最后还是小豆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设计了一套简易符号系统,用标准图形表示各种工具和操作步骤。

第一份远程维修指南发出去了。三天后,游击支队回电:按图施工,故障排除!

首战告捷,全厂欢欣鼓舞。但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

一天深夜,一封来自最前沿阵地的电报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某主力连在阻击战中,三门迫击炮同时出现击发故障,情况万分危急。

这次必须派人去!林烽当机立断。

牛大力立即请缨:我去!迫击炮我熟!

林烽摇头,你要留守。让小豆子带两个技术员去。

小豆子听到这个决定,腿都软了:厂、厂长,我...我能行吗?

你一定能行!林烽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记得带上咱们的维修手册和备用零件。

小豆子带着维修小组连夜出发。临行前,林烽特意交代:到现场后,不仅要修好武器,更要了解故障原因,回来改进生产工艺!

前线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糕。小豆子他们赶到时,战士们正用缴获的日军武器在坚持战斗。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连长握着他们的手激动地说。

检查后发现,问题出在击针材质上。由于长期使用,击针头部磨损严重,导致无法正常击发底火。

这个好办!小豆子立即拿出备用击针更换。

但更严重的问题是,另外两门炮的炮膛都有不同程度损伤。小豆子当机立断:立即现场修膛!

在炮火纷飞的前线,小豆子带着技术员们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用随身携带的特制工具,一点点修整炮膛,汗水浸透了军装。

小同志,能修好吗?连长焦急地问。

放心!小豆子头也不抬,再给我们半小时!

终于,在敌人下一次进攻前,三门迫击炮全部修复。当炮弹再次呼啸着飞向敌阵时,阵地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小豆子却没有休息,他仔细记录下这次故障的每一个细节,还收集了磨损的零件样品。

回到兵工厂,小豆子立即提交了详细的故障分析报告。根据他的建议,兵工厂改进了击针的热处理工艺,还专门设计了炮膛维护工具包发往各部队。

随着响应机制的完善,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偏远地区的部队反映,他们无法及时发送电报。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林烽召集大家想办法。

老张提议:可以建立中转站,由交通员传递故障信息。

牛大力却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咱们可以培训各部队的文书,让他们学会描述故障现象。

最后采用了综合方案:建立信息中转站,编制简易故障描述手册,同时为各部队培训初级维修人员。

一个月后,快速响应机制已经初见成效。赵小花拿着统计报表向林烽汇报:

厂长,这个月我们共处理前线故障67起,其中远程指导解决55起,现场支援12起,平均响应时间18小时,修复率达到95%!

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这个机制,兵工厂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了宝贵依据。

一天,林烽在车间里看到小豆子正在给新学员讲解故障分析。这个曾经的学徒,现在已经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复杂故障了。

厂长,小豆子兴奋地说,根据前线反馈,我们改进了重机枪的供弹系统,这个月的故障率下降了三成!

牛大力在旁边插话:要我说,这个响应机制最大的好处是让咱们的设计更贴近实战了!

正说着,一封新的电报来了。这次是表彰信——某主力团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凭借兵工厂快速修复的武器,成功击退了日军进攻。

看看!林烽扬着电报对工人们说,这就是咱们工作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响应机制不断完善。兵工厂不仅解决故障,还主动向前线征集改进建议。这些来自战场的真知灼见,使得兵工厂的产品越来越适应实战需要。

而最让林烽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快速成长起来。他们既懂生产,又了解实战,成为兵工厂最宝贵的财富。

夕阳西下,林烽站在厂区里,听着车间里传来的机器声。他知道,这些声音不仅仅是生产的声音,更是与前线将士同频共振的声音。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兵工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抗战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