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98章 弹药库"防潮升级":地下存储+石灰除湿

六月的陕北,雨季来得又急又猛。这天深夜,一道闪电劈开夜幕,紧接着雷声滚滚,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坏了!林烽从床上一跃而起,抓起蓑衣就往外冲,弹药库!

等他跑到半路,远远就看见牛大力带着几个工人正在弹药库前拼命舀水。库房门口已经垒起沙袋,但雨水还是不断从门缝渗入。

厂长!这雨太大了!牛大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扯着嗓子喊道,库房里已经开始积水了!

林烽心里一沉,快步走进弹药库。只见地面已经积了浅浅一层水,工人们正手忙脚乱地把装子弹的木箱往高处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墙角堆放的几个炸药包外包装已经出现了水渍。

快!先把最怕潮的引信和炸药转移!林烽当机立断,老张,带人去把车间里的油布都拿来!

这一夜,兵工厂所有人都没合眼。直到天色微明,雨势渐小,危机才算暂时解除。

早上,林烽召集紧急会议。与会的人个个眼圈发黑,浑身湿透。

同志们,林烽语气沉重,昨晚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雨季才刚刚开始,要是再来几场这样的暴雨,咱们的弹药就全完了!

老王忧心忡忡地翻开记录本:厂长,今早检查,已经有三个木箱的子弹出现锈斑,两个炸药包受潮。要不是发现得早...

这还只是开始!牛大力急得直拍桌子,我刚才去看了,库房墙壁都在渗水,这鬼天气,晾都没处晾!

所以,我们必须彻底解决弹药防潮问题。林烽站起身,在黑板上写下防潮升级四个大字,我有个想法——把弹药库搬到地下车间旁边的那个天然洞穴里。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那个洞穴大家都知道,是当初修建地下车间时发现的,空间很大,但潮湿阴冷,一直闲置着。

厂长,那洞里比外面还潮呢!老张首先反对,上次我进去看过,岩壁上全是水珠,这要是存放弹药,不是更糟吗?

对啊,老王附和,而且洞里不通风,弹药闷在里面更容易出问题。

林烽微微一笑: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了。潮湿,我们可以用石灰和木炭解决;通风,可以安装通风管道。最重要的是,地下洞穴温度恒定,不会像地面库房那样冷热变化剧烈,这对弹药保存反而有利。

石灰?牛大力眼睛一亮,我老家存粮食就用石灰防潮!

没错!林烽赞许地点头,石灰吸潮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计算过了,每十平方米放置一百斤生石灰,配合木炭,完全可以把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会场上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还是将信将疑。

这样吧,林烽见大家有顾虑,便说,咱们先做个实验。在洞里划出二十平米的地方,按我的方法做防潮处理,看看效果。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林烽就带着技术骨干来到那个天然洞穴。

洞穴入口隐蔽,内部空间比想象的还要大,足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正如老张所说,岩壁上凝结着水珠,地面潮湿泥泞。

这能行吗?赵小花拿着湿度计,显示洞内湿度高达百分之八十。

看我的!牛大力带着工人们扛来木板,先铺防潮地板,隔绝地气!

工人们熟练地铺设起离地半尺高的木架,然后在上面铺厚木板。这边忙着,那边林烽指挥着另一组人在墙角砌石灰池。

石灰要装在木箱里,不能直接接触地面...林烽亲自示范,每个角落都要放置,中间再挂些布包装的木炭。

李师傅看着林烽的设计,若有所思:厂长,我有个想法。能不能在石灰箱下面加个托盘?这样石灰吸潮变成粉末后,不会弄得满地都是。

好主意!林烽眼前一亮,就这么办!

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试验区的防潮改造完成了。铺设整齐的木地板,墙角规整的石灰箱,岩壁上还安装了简单的通风管道,整个区域焕然一新。

现在湿度多少?林烽问赵小花。

百分之四十五!已经降了一半了!赵小花惊喜地报告。

林烽点点头:等石灰充分吸潮后,还会更低。

为了验证效果,林烽让人搬来十箱子弹和五个炸药包,放在试验区内。

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特别是老王,每天都要往洞穴跑三四趟,生怕看到弹药受潮的迹象。

一周后的早晨,老王照例去检查。当他打开子弹箱时,突然惊呼起来:厂长!快来看!

众人闻声赶来,只见老王手里捧着一把子弹,激动得声音发颤:你们看!一点锈迹都没有!跟刚放进来时一模一样!

林烽接过子弹仔细检查,果然,弹壳光亮如新,完全没有受潮的迹象。

快测湿度!他吩咐赵小花。

百分之十二!赵小花惊喜地报出数字,比预计的还要低!

成功了!工人们欢呼起来。

牛大力更是兴奋地一拍大腿:我就说石灰管用吧!我老家...

你老家存粮食的法子救了大急!林烽笑着接话,现在,咱们可以把整个洞穴都改造了!

有了试验成功的经验,全厂上下对地下弹药库的建设充满信心。接下来的半个月,兵工厂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洞穴改造中。

铺设防潮地板时,老张发明了错缝铺设法,让木板之间的缝隙错开,更好地防潮。

安装通风系统时,李师傅改进了通风管道,增加了可调节的风门,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控制通风量。

最让人叫绝的是牛大力想出的石灰更换指示计——在石灰箱里插一根竹签,当石灰吸潮到一定程度,竹签就会变色,提醒工人及时更换。

一个月后,全新的地下弹药库正式建成。

验收这天,师部特意派了后勤部的刘部长前来参观。

好家伙!刘部长一进洞穴就惊叹不已,这比我们师部的弹药库还讲究!

只见洞穴内整齐排列着木制货架,所有弹药分门别类存放。地面是离地铺设的防潮木地板,墙角均匀分布着石灰箱,岩壁上的通风管道若隐若现。

林烽亲自讲解:部长您看,我们根据地势设计了排水沟,万一有渗水可以直接排出。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但又不会让湿气进入。最重要的是这个石灰除湿系统...

他打开一个石灰箱:每十平方米放置一百斤生石灰,配合木炭,可以把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我们测试过,在这种环境下,弹药存放五个月都不会受潮。

刘部长拿起一发子弹仔细查看,又摸了摸炸药包的外包装,连连点头:干爽!确实干爽!林厂长,你们这个发明了不起啊!

正说着,赵小花拿着记录本过来汇报:厂长,这是最近一个月的湿度记录,最高没有超过百分之十五,最低达到百分之八。

林烽满意地点头,通知各车间,明天开始搬迁弹药!

搬迁工作持续了三天。当最后一箱弹药搬入新库房时,外面又下起了倾盆大雨。

放在以前,这样的雨天准会让全厂上下提心吊胆。但这一次,大家都能安心地待在车间里工作。

牛大力看着窗外的雨幕,得意地说:这下让雨下吧,下再大咱也不怕了!

老张笑道:就你能!要不是厂长想出这个主意,你现在准在库房里舀水呢!

那是!牛大力毫不谦虚,不过最绝的还是石灰除湿这招,又便宜又管用!

一个月后,林烽组织了一次弹药质量大检查。结果令人振奋:所有弹药完好率百分之百,没有一发子弹生锈,没有一个炸药包受潮。

厂长,赵小花统计完数据,兴奋地报告,按照现在的保存条件,咱们的弹药存储时间至少可以延长三倍!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厂。工人们都说,这是建厂以来最让人安心的改进。

一天,林烽在弹药库遇到正在更换石灰的李师傅。

辛苦了,林烽帮着抬起石灰箱,这个月效果怎么样?

好着呢!李师傅擦擦汗,按照您教的方法,每十天更换一次石灰,湿度一直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厂长,您这法子真神了!

林烽笑道:这不是我的法子,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我只是把它用在了该用的地方。

傍晚,林烽独自在新弹药库里巡视。看着整齐码放的弹药箱,闻着石灰特有的干燥气味,他的心中充满欣慰。

这些弹药,是前线将士杀敌的利器,是抗战胜利的保障。现在,它们终于有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家。

窗外,雨又下了起来。但这一次,林烽不再担心。他知道,无论外面的风雨多大,这个深藏地下的弹药库,都会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战略物资。

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干燥完好的弹药,将会在战场上发挥它们应有的威力,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这就是兵工人的责任,这就是兵工人的贡献。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用最聪明的方法,解决最棘手的问题,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