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67章 “81式-2型步枪”试产:优化生产流程降成本

“81式-2”样枪测试大获成功并获得师部试产批准的消息,像一阵欢快的春风,吹遍了瓦窑堡兵工厂的每个角落。但作为当家人的林烽,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很快就冷静下来,眉头甚至比之前皱得更紧了。他知道,从一两支精雕细琢的样枪,到稳定、批量、且成本可控的试生产,中间还隔着一道需要智慧和汗水才能跨越的鸿沟。

这不,在“81式-2”试产启动会议上,负责成本核算的老周(后勤)第一个就愁眉苦脸地开了腔:“厂长,各位主任,这‘小二哥’好是好,可这身价……有点烫手啊!”他摊开手里的初步成本估算单,“别的先不说,光是那镀铬枪管,工序复杂,耗时耗料,良品率现在还不太稳定。还有新设计的弹仓、优化过的枪托……这么算下来,造一支‘小二哥’的成本,比造它‘大哥’(81式-1)高出差不多百分之二十!这要是敞开了造,咱们这点家底,怕是顶不住啊!”

这话像一盆冷水,让原本热烈的会场稍微降温。步枪车间主任老张也挠了头:“是啊,厂长。样枪咱们可以不计成本地磨,可量产不能这么干啊。特别是那镀铬枪管,现在是咱们制管车间的老师傅们连镗带镀再精修,全包圆儿,效率太低,还容易出废品。”

机修车间的牛大力虽然不太懂成本,但也跟着嚷嚷:“就是!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这钱也得花在刀刃上!能不能想个啥法子,让这‘小二哥’别这么金贵?”

林烽听着大家的议论,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却不见丝毫沮丧,反而带着一种“早就料到”的从容。他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才微微一笑,开口道:“同志们,发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小二哥’成本高,这说明咱们的生产流程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咱们的目标,不光是造出好枪,还得能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多的好枪!这叫‘性价比’!”

他目光转向制管车间主任和老张:“老张,你们觉得镀铬枪管工序卡脖子,那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能不能优化!我琢磨着,能不能把‘镀铬枪管加工’这个大头,拆分成更专业的环节?”

他拿起粉笔,走到小黑板前,一边画流程图一边说:“你们看,现在是一个老师傅从头跟到尾,既要负责粗镗内孔,又要盯着镀铬,最后还要精镗到位。这对老师傅要求太高,而且环节混杂,容易互相干扰。咱们能不能把它拆开?”

他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

“第一环:粗镗。就负责把枪管毛坯镗到接近目标尺寸,留出镀铬和精加工的余量。这个环节对精度要求相对稍低,可以安排一批熟练工专干这个,熟能生巧!”

“第二环:镀铬。专门负责把粗镗好的枪管,按照咱们摸索出的土法工艺进行镀铬。这一环需要心细、严格按照配方和流程操作的人,也固定下来,成为专岗。”

“第三环:精镗。这是最后保证精度和光洁度的关键一步,由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负责,专门处理镀铬后的精加工,确保尺寸分毫不差!”

林烽画完三个清晰的方框,用力一拍黑板:“这样‘粗镗→镀铬→精镗’三环节分离,专人专岗,各司其职!好处是什么?第一,效率提升! 每个人只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熟练度飙升!第二,质量稳定! 避免了交叉干扰,每个环节的质量更容易控制!第三,降低了对全能型老师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培养新人!”

他这么一分析,老张的眼睛首先亮了起来:“咦?厂长,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个理儿!就像咱们以前打铁,抡大锤的、看火候的、掌小锤定型的,分工明确,打得又快又好!这造枪管子,也能这么干?”

陈工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工业工程的角度看,流水线作业和工序细分,确实是提升效率和标准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厂长这个思路,理论上完全可行!”

牛大力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看老张和陈工都点头,也立马跟上:“俺觉得行!分开干,劲儿往一处使,肯定比一个人瞎忙活强!”

“好!既然大家都觉得有戏,那制管车间就立刻按照这个思路,调整班组和工序!”林烽雷厉风行,“老张,你亲自负责落实,尽快拿出一个调整方案和人员安排!”

“没问题!”老张干劲十足地应下。

解决了最大的成本瓶颈——镀铬枪管的生产效率问题,林烽又抛出第二个“省钱妙招”。

“除了优化新枪管的生产,咱们还得在‘通用化’上做文章!”林烽拿起一支“81式-1”和“81式-2”的样枪,并排放在桌上,“同志们,你们看,咱们的‘小二哥’虽然内在升级了,但很多地方和它‘大哥’还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这枪托的形状,基本没大变;这扳机组件,完全可以通用;还有不少小零件,比如准星罩、背带环等等……”

他看向老张和负责零部件仓库的老周:“我的意思是,在试产阶段,凡是能和‘81式-1型’通用的零件,比如枪托、扳机、击针、甚至部分弹簧,咱们就直接从现有的零件库或者‘81式-1’的生产线里调用!这样,既能加快‘小二哥’的试产进度,又能极大降低单独开模、单独生产这些通用零件的成本!”

“复用通用零件?”老周立刻拿出小本子开始计算,嘴里念念有词,“嗯……枪托、扳机组……这几样如果能直接用现有的,那确实能省下一大笔材料和工费!妙啊!厂长,你这脑子是咋长的?”

老张也恍然大悟,拍着脑袋笑道:“哈哈!对啊!咱们光想着‘小二哥’是新的,差点忘了它还有不少‘老家伙什’能用!这样好,这样好!又快又省!”

牛大力听得直乐:“嘿嘿,这就好比做新衣裳,扣子、裤腰还是用旧的,省布又省事!”

会场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哪些零件可以通用,如何协调两个型号生产线之间的物料调配。

说干就干!兵工厂的执行力向来惊人。制管车间首先动了起来,在老张的调度下,很快就按照“粗镗→镀铬→精镗”三环节模式重组了班组。一开始,习惯了“大包干”的老师傅们还有点不适应,总觉得只干一部分活儿不得劲。但很快,他们就尝到了甜头。

负责粗镗的小组,由于工序单一,专注度提高,粗镗的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明显提升,为后续工序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负责镀铬的小组,在赵永强的技术指导下,严格按照配方和流程操作,镀铬的均匀性和成功率稳步提高,废品率显着下降。

负责精镗的老师傅们,则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最后一道精加工,将镀铬后的枪管加工到完美的尺寸和光洁度,精度更有保障。

整个枪管的生产流程变得像一条顺畅的溪流,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效率倍增。

同时,零部件复用也迅速落实。从仓库里调拨来的“81式-1”的合格枪托、扳机等通用件,被源源不断地送到“81式-2”的试产线上。工人们惊讶地发现,组装起来异常顺利,几乎不需要额外的修配。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到了月底再次核算成本时,老周拿着新的报表,脸上笑开了花,一路小跑冲进林烽的办公室:“厂长!神了!真是神了!咱们这个月试产的‘81式-2’,平均单支成本,比最初的估算降低了百分之十五! 比成熟的‘81式-1’也只高了一点点点了!”

更重要的是,生产效率也大幅提升。在优化后的流程和通用件复用的加持下,“81式-2”的月试产量,从最初计划的寥寥几支,稳步提升到了二十支! 而且质量稳定,全部通过检验!

在试产总结会上,老张红光满面,嗓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厂长,咱们这流程一优化,简直像是给生产线插上了翅膀!现在造‘小二哥’,心里有底,手上不慌!”

牛大力也跟着起哄:“就是!成本降了,产量高了,这‘小二哥’眼看着就要变成咱们厂的‘当家花旦’了!”

赵永强看着手中那支成本优化后诞生的“81式-2”步枪,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造出了一支好枪,更是找到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武器研发与生产之路。

林烽看着众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总结道:“同志们,‘81式-2’试产的成功优化告诉我们,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是驱动咱们兵工厂不断前进的两个轮子! 既要敢于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也要善于优化生产组织、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前线最需要的时候,提供量足、质优、价宜的杀敌利器!”

他拿起一支崭新的“81式-2”,高高举起:“让我们再接再厉,继续优化,尽快完成试产,让咱们的‘小二哥’,早日成建制地装备部队,在战场上打出咱们瓦窑堡兵工厂的威风和志气!”

“保证完成任务!”铿锵有力的回应,再次响彻厂房。瓦窑堡兵工厂在精益求精、降本增效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而漂亮的一步。这成本降下来的“小二哥”,必将成为未来战场上,让敌人更加胆寒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