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30章 战前产能冲刺:首月增产目标达成

抗日动员大会的激昂情绪,如同在瓦窑堡兵工厂这座巨大的机器里投入了一颗火红的炭块,瞬间点燃了全厂上下的每一分能量。“增产20%,质量不下降!”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了刻在每个人心头的一道铁令,一场与时间赛跑、为前线输血的产能冲刺全面展开。

各车间闻令而动,立刻根据自身特点,拿出了压箱底的招数。

锻造车间首当其冲。车间主任老孙头是个火爆脾气,动员会一结束,他就把全车间的人集合起来,指着那台巨大的汽锤吼道:“都听见林厂长的话了吧?前线等着要铁疙瘩!咱们锻造车间就是全厂的龙头,咱们慢一分,后面全得歇菜!从今天起,每天延长锻造时间两小时! 老子带头,谁也不准拉稀摆带!”于是,每天天色未亮,锻造车间的汽锤就已经开始“轰隆轰隆”地咆哮,直到夜幕深沉,那富有节奏的巨响才渐渐停歇。老师傅们轮班上岗,年轻的学徒工也拼尽全力搬运钢坯、清理氧化皮,汗水在通红的钢锭映照下闪闪发光。

弹药车间则采取了“增加一个生产班组”的策略。车间主任李大山脑子活络,他将原本熟练的工人进行拆分,以老带新,迅速组建起一个新的班组,利用部分备用设备和新培训的学徒,开辟了第二条子弹复装生产线。车间里顿时更加拥挤,但冲压机的“哐当”声、子弹壳的碰撞声却更加密集、连贯,如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生产交响乐。李大山穿梭在两条生产线之间,嗓门沙哑地协调着物料,确保每一道工序都顺畅无阻。

制管车间的挑战在于精度和效率的平衡。拉制一根合格的枪管,快不得,也急不得。车间主任没有简单延长工时,而是组织技术骨干,对加工流程进行了精细化优化。他们重新调整了车床、钻床、拉线机的配合节奏,减少了工序间半成品等待的时间;改进了部分夹具,使装卸工件更加快捷;甚至对切削参数进行了微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略微提升了加工速度。整个车间的运转,仿佛经过精心调校的钟表,更加精准高效。

其他车间也不甘落后。炮弹车间加快了改良炮弹的铸造速度;新组建的机枪生产专线,在磨合中逐渐提速;甚至负责工具维修和后勤保障的部门,也开足马力,确保一线生产不受任何耽搁。

夜班的开设,更是让兵工厂变成了一个永不眠的堡垒。当夕阳的余晖掠过黄土山峁,厂区里的电灯(由蒸汽发电机供电)便次第亮起,将车间照得如同白昼。夜班工人们接过战友的班,继续奋战在机床旁。炊事班也忙碌起来,深夜时分,热腾腾的小米粥和窝头被送到车间,给疲惫的工人们补充能量。林烽和厂部领导们更是常常深夜巡查,及时解决夜班遇到的问题,给工人们鼓劲。

这场全员参与的产能冲刺,艰苦异常。工人们眼里常常布满血丝,手上磨出了新茧,但没有人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流一滴汗,前线的战友就可能少流一滴血。一种“一切为了前线”的崇高使命感,支撑着每一个人。

李云龙虽然已经去了新一团,但心却一直惦记着兵工厂。他派人捎来口信,没有多余的废话,就一句:“老子在前线等着你们的家伙事儿!别给老子丢脸!”这句带着李云龙式粗犷和信任的话语,更是给全厂上下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飞逝,转眼就到了月底统计产量的日子。厂部会议室里,各车间主任带着生产记录,等待着最终的核算结果。气氛有些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统计员们飞快地拨打着算盘,核对着一张张单据。林烽坐在主位,表面平静,但微微敲击桌面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终于,数据汇总完毕。苏沐辰拿着最终报表,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报告林厂长!经过核算,本月(即动员会后首月),我瓦窑堡兵工厂各项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 八一式步枪:五百三十支!超额完成原计划,达标率106.7%!

· 各类子弹:三万八千发!超额完成原计划,达标率106.7%!

· 仿制82式迫击炮:十五门!完成计划!

· 迫击炮弹:三百发!完成计划!

· 红星-1型气冷重机枪:八挺!超出试生产预期!

· 地雷:一千枚!超额完成!

· 手榴弹:两千一百余发!超额完成!”

“综上所述,”苏沐辰提高声调,“我厂首月增产目标圆满达成,整体产能提升超过20%!且所有产品经检验,质量稳定,未发生因赶工导致的品质下降!”

寂静,短暂的寂静之后,会议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各位车间主任激动地互相拍打着肩膀,有的老师傅甚至热泪盈眶!这一个月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成功了!我们做到了!”林烽猛地站起身,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自豪,“同志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用汗水和不屈的意志,证明了我们瓦窑堡兵工厂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我们为抗战初期的武器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消息迅速传遍全厂,工人们欢欣鼓舞,疲惫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炊事班当天宣布加餐,厂区里弥漫着难得的肉香和喜庆气氛。

这份沉甸甸的生产报表,被迅速呈报给师部。它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八路军敌后军工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创造的一个奇迹,是全体兵工战士献给危难中的祖国的一份厚礼。

首月产能冲刺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兵工厂全体人员的信心。它证明了经过科学组织和充分动员,这座人民的兵工厂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带着这份成功的经验和昂扬的斗志,瓦窑堡兵工厂继续开足马力,将更多的枪支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向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为保卫家园贡献着不可或缺的“硬”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