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13章 赵小花的“质量追溯”:给零件贴“身份标签”

生产流程优化之后,瓦窑堡兵工厂的生产效率确实上了一个台阶,整条“制造流水线”运转得更加顺畅。但没过多久,一个新的问题浮出了水面,而且这个问题更加隐蔽,更加让人头疼——质量问题追溯难。

这天,组装车间出了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一名工人在组装一支“八一式”步枪时,发现枪机在闭锁时有些滞涩,不够顺滑。拆下来仔细检查,发现是枪机上的一个闭锁凸笋尺寸似乎有微小的偏差。问题不大,换个枪机就能解决,但麻烦的是:这个有问题的枪机,是谁在什么时候加工的?是哪个环节出的错?是材料问题还是加工问题?

组装车间主任拿着这个“问题枪机”,跑遍了零件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问了一圈,大家都说“可能是我这儿,也可能不是”,“记不清了”,“那批活儿都混在一起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把问题枪机报废了事,但隐患却留了下来——万一没检查出来呢?万一类似的毛病还有呢?

类似的情况偶有发生。有时是子弹底火击发无力,追溯不到是哪个批次的火药或者底火帽问题;有时是迫击炮弹弹体有砂眼,查不清是铸造时哪一炉铁水的问题。

李云龙得知后,气得直瞪眼:“这他娘的成了无头案了?出了问题找不着主儿?那以后谁还敢对质量负责?都当甩手掌柜得了!”

林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追溯体系,质量控制就是一句空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无法提升整体质量水平。他在每日生产例会上提出了这个难题,希望大家集思广益。

会场上一时陷入了沉默。这年头,兵工厂生产能跟上趟就不错了,还要记录每个零件是谁做的、哪天做的?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怯怯但很清晰的声音从角落响起:“林……林部长,我……我有个想法。”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赵小花。就是那个当初带着女学员挂湿麻袋解决弹药车间防潮问题、后来又负责统计和生产跟进的姑娘。她现在已经是厂部生产调度组的重要成员,以心思缜密、做事认真着称。

“小花同志,有什么好点子,快说说!”林烽鼓励道。

赵小花站起身,脸上有点红,但语气很坚定:“俺觉得,咱们可以给那些重要的零件,像枪管、枪机、炮管啥的,都上个‘户口’,贴个‘标签’!”

“上户口?贴标签?”众人都愣住了。

“对!”赵小花越说思路越清晰,“就像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出身一样。咱们可以在每个核心零件加工完成、检验合格后,就在它不碍事的地方,用钢印或者刻刀,刻上几个简单的记号。比如,哪个车间产的(用缩写,比如‘锻’ for 锻造,‘制’ for 制管),哪天产的(用数字,比如‘1120’ for 11月20日),还有……还有是哪个师傅主要负责加工的(可以给他编个工号)。”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比如,一支枪管上,刻上‘制-1120-05’,那咱们就知道,这是制管车间11月20日、工号05的师傅加工出来的。将来这支枪管要是出了问题,一查这个‘户口’,不就马上知道该找谁,该查哪天的生产记录和工艺了吗?”

会场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哎?这法子……听起来好像可行啊!”

“就是麻烦点,每个零件都得刻字。”

“麻烦啥?总比出了问题干瞪眼强!”

李云龙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猛地一拍大腿:“嘿!小花同志,你这脑袋瓜子可以啊!这办法好!就像老子带兵,每个兵都有番号,谁立了功,谁犯了错,一清二楚!就这么干!给老子的枪炮零件都编上号!”

林烽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赵小花的这个想法,正是他想要的“质量追溯”的雏形!虽然简陋,但原理完全正确,而且以目前的条件完全可以实现!

“太好了!小花同志,你这个建议非常有价值!”林烽高度肯定,“我们就叫它‘零件身份标签’制度!先从最核心的零件开始试行!”

说干就干。林烽立刻让赵小花牵头,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他们选定了枪管、枪机、炮管、炮弹弹体等几类最关键零件作为首批实施对象。为每个相关车间设定了简写代码,为每位涉及这些零件关键工序的操作工编制了唯一的工号。又找刻章师傅做了几个小巧耐用的钢印数字和字母码。

制度推行之初,确实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些老师傅觉得麻烦,不习惯,抱怨道:“干了一辈子活儿,也没见刻字,不也照样打鬼子?”甚至有人刻字时马虎潦草,看不清。

赵小花也不着急,就耐心地一个个车间跑,一个个师傅地解释这么做的重要性。她还举了个生动的例子:“老师傅,您想啊,您辛苦做出来的零件,要是因为别人的问题被牵连了,说不清楚,多冤枉?刻上您的工号,那就是您的金字招牌!做得好,功劳是您的!出了问题,也能很快帮您查明是不是您这儿的原因,免得背黑锅啊!”

这么一说,老师傅们心里舒坦了,觉得有道理。是啊,谁不想自己的手艺得到认可呢?

李云龙也来“助阵”,他拿起一个刻着清晰编号的枪机,大声说:“都给老子听好了!以后这零件上的号,就是你们的脸面!谁刻的字清楚,活儿干得漂亮,老子月底发奖励!谁要是糊弄,字刻得跟鬼画符似的,或者活儿出了岔子被这‘标签’逮住,别怪老子扣他的小米!”

恩威并施之下,“零件身份标签”制度很快在全厂铺开。一个个核心零件上,都多了一个小小的、却意义非凡的“身份证”。

制度实施后不久,就立竿见影地发挥了作用。

一次,部队反馈一批子弹中有个别哑火。质检组根据弹壳底部的标识(也推行了标签制),迅速锁定是某日弹药车间某工号操作员压装的底火批次。一查记录,发现那天该操作员使用的底火压装设备气压略有不稳,导致了部分底火装配不到位。问题很快得到针对性解决,避免了更大范围的损失。

还有一次,一门试射的迫击炮出现炸膛险情,万幸没伤人。根据炮管上的编码,立刻追溯到是锻造车间某日生产的一批毛坯中,有一根内部存在极其隐蔽的微小裂纹。通过对该批次毛坯全部进行严格探伤(土法敲击听音和放大镜观察),排除了其他隐患。

质量问题追溯的效率,相比之前如同大海捞针,提升了足足百分之八十!

更重要的是,这套制度无形中极大地增强了操作工的责任心。现在每加工一个零件,都像是在完成一件需要签名的艺术品。大家更加注重工艺,更加精益求精,因为那个小小的编号,代表着他们的声誉和手艺。

赵小花也因此成了厂里的名人,大家都佩服这个姑娘的巧思。李云龙更是逢人就夸:“看见没?咱们兵工厂的姑娘,顶的不只是半边天!这脑子,比好多大老爷们都好使!”

林烽看着生产报表上持续下降的故障率和不断提升的优质品率,心中欣慰。赵小花的“身份标签”制度,就像给兵工厂的质量管理装上了一双“眼睛”,让问题无处遁形,也让优秀的工匠得到了应有的认可。瓦窑堡兵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由此迈上了一个新的、更加精细化的台阶。而这一切,始于一个细心姑娘的智慧火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