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184章 未雨绸缪:为大会师备足“硬货

成功完成紧急支援任务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感尚未消退,一份来自师部的绝密情报和指示,又为石疙瘩兵工厂带来了新的、更加激动人心却也倍感压力的任务——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历经千难万险,即将在甘肃会宁地区实现胜利会师!上级要求各部加紧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

消息传到兵工厂,所有人先是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三大主力会师,这意味着红军力量将空前壮大,革命形势将迎来新的**!

但欢呼过后,李云龙、林烽等人立刻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深知如此大规模的战略会师,必然意味着更大的战略意图和随之而来的、可能更加艰巨的战斗任务。敌人绝不会坐视红军主力汇合,必然会调动重兵进行围堵和进攻。

“会师是大喜事!”李云龙在团部和兵工厂联席会议上敲着桌子,“但会师之后,仗肯定小不了!咱们这点家当,打打游击、支援个把团还行,真要应对大兵团作战,够呛!”

林烽完全同意团长的判断,他接着话茬,语气沉稳而富有预见性:“团长说得对。大会师后,很可能会有大规模的防御战甚至进攻战。对武器弹药的需求将会是海量的。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利用会师前的宝贵时间,全力扩大生产,储备更多的‘硬货’!”

他走到那块大家熟悉的大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勾勒新的生产蓝图:

“根据我们目前的能力和可能的需求,我建议,立刻调整生产计划,制定一个新的、更高的备战目标:

第一,提高常规武器产量:力争实现月产步枪两百支(在现有基础上翻倍,这需要极大的努力和原材料保障)、月产子弹三万发(同样需要增产)、月产迫击炮弹一百发(稳定并小幅提升)!”

这个目标一提出来,下面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月产两百支枪?这意味着几乎要恢复到之前紧急任务时的生产强度,并且要常态化!

“第二,”林烽继续道,“挖掘潜力,修复库存旧械!我查看过仓库,还有至少一百多支损坏严重、之前无力修复的老旧步枪(各种杂式枪)。以前咱们顾不上,现在有了更好的设备和更多的技工,可以尝试进行深度修复!能修好一支,就等于多了一支枪!”

“第三,加强原材料储备和生产。土高炉要开足马力,冶炼更多的粗钢和黄铜。同时,请苏沐辰同志和陈思远同志加快火药自产的试验进度,哪怕只能小批量生产发射药,也是巨大的突破!”

“第四,人员与设备保障。两班倒制度可能需要部分保留,关键设备要加强维护保养,确保满负荷运转不出大问题。”

目标宏大,任务艰巨。会议室里一时有些安静。

这时,李云龙猛地站起来,嗓门洪亮:“都听见了吧?林专员这计划,老子看行!不就是产量翻番吗?有啥了不起的?咱们之前十天就能干出那么多,现在有一个月时间,还怕完不成?修旧枪?好主意!那些老伙计修好了,照样能杀敌!咱们红军就是从小到大的!老子相信咱们兵工厂的同志们,有这个志气,也有这个能力!有没有信心完成?”

“有!”短暂的沉默后,是雷鸣般的回应!周文海、老王、老李等老师傅首先表态!

“干!咱们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

“为了大会师!为了打胜仗!拼了!”

年轻的技工和学徒们更是群情激昂:“保证完成任务!”

苏沐辰推了推眼镜:“我们实验室会加紧试验,尽快拿出可用的发射药配方和工艺!”

陈思远:“冲压机和设备维护包在我身上!”

看到大家士气高涨,林烽心中也有了底。他详细分解了任务,将新的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个车间、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头。生产效率竞赛的红榜再次立了起来,只不过这次的基准线提高了许多。

兵工厂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但与上次紧急任务不同的是,这次的目标更长远,节奏需要保持,对管理和协调的要求更高。

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更加密集。老师傅们穿梭忙碌,指导着夜班工人;新学徒们进步神速,已经能独立完成更多工序;赵小花的质检关口把得更严,因为产量越大,质量越不能放松。

“师傅,这批撞针的硬度好像有点波动。”

“马上查热处理炉温!”

“这批弹壳缩口有点紧,退回来调整模具压力!”

修复旧枪的“杂活”也全面展开。一个专门的修复组被成立起来,由几位经验最丰富的老钳工负责。那些锈迹斑斑、缺胳膊少腿的“老古董”被重新找出来,除锈、校正、更换零件、重新膛线(如果可能)…… 每当一支几乎被判死刑的老旧步枪被修复如新,重新校枪合格时,都会引来一阵小小的欢呼。

“嘿!这把老套筒又活过来了!”

“这汉阳造修好了,不比新的差多少!”

土高炉的烟囱日夜冒烟,更多的铁锭和铜锭被生产出来,运往兵工厂。

苏沐辰的实验室里,瓶瓶罐罐的碰撞声更加频繁,有时还会传来轻微爆破声(小型试验),虽然进展缓慢,但每一步都扎实可靠。

李云龙几乎把团部搬到了兵工厂附近,天天泡在这里,不是催促,而是鼓劲和解决实际问题。

“有啥困难?缺人?缺料?跟老子说!”

“夜班伙食再加个菜!油水足点!”

“谁要是累趴下了,立刻换人休息!不许硬撑!咱们要的是持久战!”

全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都明白,他们此刻的每一次敲打、每一次切削、每一次测量,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伟大会师和可能的大战增添一份胜利的保障。

黑板上的生产进度表,数字每天都在更新,向着那看似艰巨的目标稳步前进。月产两百支枪、三万发子弹、一百发炮弹——这个曾经不敢想象的目标,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而那一百支老旧步枪,也在一支支地“重获新生”。

石疙瘩兵工厂,这座建立在黄土高坡上的红色军工堡垒,正在开足马力,为红军历史上光辉的会师时刻,默默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准备着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他们知道,当三大主力红旗汇合之时,他们提供的这些“硬货”,将成为红军手中最有力的铁拳,砸向一切来犯之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