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174章 典范立标:经验共享促全军

石疙瘩临时兵工厂稳定产出、日产二十支步枪和两千五百发子弹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飞遍了师部甚至军团部。这在这个武器弹药极度匮乏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天,天气晴好,兵工厂像往常一样机器轰鸣,各司其职。突然,厂区外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和一阵喧哗。只见师首长亲自带着师部后勤部长、参谋,以及来自兄弟部队的十几名军械主管和技术骨干,浩浩荡荡地前来视察了!李云龙、孔捷、丁伟等人早已接到通知,陪同在侧。

“老李!听说你这里搞了个宝贝窝子,不声不响就弄出这么大动静!我今天可是带着大伙儿开眼界来了!”师长一下马,就笑着对李云龙说道,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李云龙脸上笑开了花,胸膛挺得老高,嘴上却还要谦虚一下:“哎呀,师长,您过奖了!都是同志们瞎鼓捣,小打小闹,小打小闹……”但那得意劲儿,藏都藏不住。

林烽作为总负责人,早已做好准备,迎上前敬礼:“首长好!欢迎各位同志来指导工作!”

师长回了个礼,用力握住林烽的手:“林烽同志,我可是久闻你的大名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你是技术尖兵,这搞兵工厂你又成了总工程师!快,带我们看看,你们这‘小打小闹’到底是怎么闹的!”

视察正式开始。林烽作为向导和讲解员,首先将首长和同志们带到了原材料区和锻造区。

只见张铁匠正带着学徒铁蛋,挥汗如雨地锻打着一块烧红的铁锭,火星四溅。 “首长,这是我们利用附近发现的铁矿,采用土高炉冶炼出的生铁,”林烽介绍道,“虽然纯度不如洋钢,但经过锻打去除部分杂质后,可以用来铸造手榴弹壳、地雷壳等,解决了部分原材料来源。”他还简要介绍了土法炼铁的原理和改造鼓风机的过程。

来自兄弟部队的军械员们看着那简陋却实用的锻炉和那些自产的铁锭,眼中都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色。他们大多还在为几把钳子、几把锉刀发愁,这里居然都能自己炼铁了!

接着,队伍来到了核心的制管区。这里是最让人震撼的地方。 那台经过魔改、加装了自动进刀装置的意大利膛线车床正在平稳运行,发出悦耳的切削声。周文海亲自操作,一根光洁的无缝钢管正在被拉削出漂亮的膛线。小学徒小豆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时不时递个工具。 林烽详细讲解了如何改造设备提升效率和质量,如何优化膛线设计提升精度。

“自动进刀?八条膛线?”一位兄弟部队的老军械员忍不住凑近仔细观看,啧啧称奇,“这办法太巧了!咱们那边全靠老师傅手摇,一天也拉不出一根好管子!”

随后,枪托组、弹簧组、撞针组…… 一个个专业小组看过去。老师傅们精湛的手艺,新学徒们认真的模样,还有那些虽然老旧却被保养得很好、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各类机床,都让视察的队伍大开眼界。

在组装区,那条原始的“流水线”更是让首长们驻足良久。看着战士们像传递接力棒一样,快速而准确地将零件组装成一支支完整的步枪,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这个办法好!分工明确,专人专岗,效率高,还不容易出错!”师长连连点头,“值得学习!”

最后是质检区。赵小花正拿着一支刚下线的步枪,用卡尺一丝不苟地测量着各个尺寸,然后进行动作测试,每一个步骤都极其严谨。 “报告首长,”赵小花见到这么多首长,虽然有些紧张,但依旧条理清晰,“每一支枪出厂前必须经过十七道检查程序,确保拉到战场上绝对可靠!”

师长拿起一支检验合格的新枪,拉动枪栓,清脆利落,扣动扳机,击锤有力。他满意地点点头:“好!质量是生命线!你们这一点抓得好!”

视察完毕,师长让林烽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和骨干,就在厂区的空地上,开了一个简短的现场交流会。

林烽毫无保留,将如何利用缴获设备、如何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如何土法解决原材料、如何组织生产流程、如何培训人员等方面的经验和盘托出,讲得深入浅出,干货满满。

兄弟部队的军械员们听得如痴如醉,纷纷拿出小本子记录,不时提问: “林专员,那个土高炉的耐火泥配方能再说详细点吗?” “自动进刀的齿轮比是怎么计算的?” “复装子弹的底火碗冲压模具容易坏吗?怎么解决?” 林烽和周文海等人一一耐心解答。

交流会气氛热烈,原定一小时的交流,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

最后,师长站起来做总结,他情绪激动,声音洪亮:“同志们!今天我来警卫团,不是来视察,是来学习的!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咱们红军战士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看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指着林烽和所有技术骨干:“警卫团装备科的同志们,你们摸索出的这条路子,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为你们一个团解决了装备问题,更是为我们整个师,乃至整个红军,闯出了一条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发展军工的新路!你们的技术、你们的经验、你们的精神,都是宝贵的财富!”

他环视其他部队的军械员:“我知道,你们很多部队条件比警卫团更艰苦,更缺设备,更缺人才。但是,今天你们也看到了,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设备,可以缴获改造!没有材料,可以上山去找!没有人才,可以自己培养!”

师长当场做出决定:“我宣布,师部决定,全面推广警卫团装备科的军工建设模式和经验!各团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尽快把自家的修械所、小兵工厂搞起来!不要怕小,不要怕土,先从维修复装做起,逐步提高!”

他看向林烽和李云龙:“老李,林烽同志,师部要给你们加加担子。从今天起,抽调来的这十位各团的军械骨干,就留在你们兵工厂,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跟班学习!你们要毫无保留地教,把他们也都带成种子!让他们回去之后,能像星星之火一样,把咱们的军工事业搞起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林烽和李云龙齐声应答,感到无比光荣和责任重大。

那十位被留下的军械员更是激动不已,如同被天上馅饼砸中,纷纷表示一定刻苦学习。

会后,李云龙使劲拍着林烽的肩膀,嗓门震天响:“哈哈哈!林烽!听见没?咱们成典范了!老子这脸上真是有光啊!这比打十个胜仗还让老子痛快!”

孔捷和丁伟也笑容满面,为团队的成就感到自豪。

就这样,石疙瘩兵工厂不仅是一个生产单位,更瞬间变成了一个培训基地、一个经验交流中心。林烽和他的团队,在成功实现自身突破后,又开始承担起为全军培养军工人才、推广先进经验的重任。红军的军工之火,必将以这里为新的起点,形成燎原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