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50章 融铜制弹头:铜锅的妙用

土制滑膛枪的成功试射,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独立加强连沸腾了。虽然那支“光屁股”步枪精度感人,三百米外能打着哪全凭缘分,但它证明了一件事——咱们自己能造枪了!哪怕是最土的,那也是能喷火杀敌的真家伙!

老周和他的技术小组一下子成了香饽饽,走路都带风。李云龙更是围着那支土步枪转悠,恨不得抱着睡觉,嘴里不停念叨:“娘的,等咱们条件好了,老子非得弄出带膛线的不可!到时候,一人发一支新枪!”

喜悦之余,现实的问题依旧紧迫。粮食只剩七八天的量,而更大的消耗则来自于复装子弹。

随着复装流程越来越熟练,产量逐步提升,一个新的瓶颈出现了——弹头原料严重不足。

之前主要依靠收集旧弹头熔炼重铸,以及小豆子的童子军搜寻队找到的零星铅块、铅弹。但旧弹头越捡越少,铅料更是稀缺。复装子弹,光有弹壳和发射药可不行,没有弹头,那就是听个响的空包弹。

这天,丁伟又愁眉苦脸地找来了:“连长,林顾问,弹头快跟不上了。铅料只剩一点点,熔完了顶多再铸百来个弹头。照现在的复装速度,很快就得断炊了。”

李云龙的好心情顿时减半,挠着头:“他娘的,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刚解决枪管,弹头又不够了!这复装子弹,咋比养活一个连还费劲?”

林烽沉吟着。铅的密度大,穿透力好,易于加工,确实是制造弹头的传统好材料。但现在找不到铅,就必须寻找替代品。

他的目光扫过营地,忽然停留在炊事班那口擦拭得锃光瓦亮的大铜锅上——那是之前端掉民团哨所时缴获的战利品之一。铜?铜的硬度比铅高,重量比铅轻,虽然单独做弹头可能不太理想,但……或许可以尝试?

“老李,老丁,”林烽开口道,“铅找不到,我们可以试试别的材料。比如,铜。”

“铜?”李云龙和丁伟都一愣。丁伟推了推眼镜:“铜?林顾问,铜比铅硬多了,咱们那土模具能行吗?而且铜轻,打出去怕是没劲儿吧?”

“单独用纯铜可能确实有问题,”林烽解释道,“硬度高,可能磨损枪管,重量轻,会影响射程和存能。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用铜来做弹头的被甲。”

“被甲?”李云龙没听懂。

“就像给子弹穿个外套。”林烽尽量用通俗的话解释,“里面还是用我们剩下的那点铅做芯,外面包一层铜皮。这样,既利用了铅的重力,又利用了铜的硬度,穿透力可能更好,还能节省铅料。而且,铜我们目前有现成的。”他说着,目光又瞟向了那口大铜锅。

李云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老林,你……你不是在打那口锅的主意吧?那可是炊事班的命根子!老班长非得跟咱们拼命不可!”

正在旁边擦拭铜锅的老班长似乎听到了,警惕地抱紧了锅:“干啥?谁打俺锅的主意?俺跟谁急!没了锅,同志们喝西北风去?”

林烽笑了:“老班长,别急。我不是要全用了。咱们能不能……嗯,先切一小块下来试试?就锅耳朵那一圈,或者锅底稍微刮一点下来?试试能不能行。要是成功了,咱们就能造出更多子弹,更好地保护同志们,也能从敌人那里缴获更多锅,对吧?”

老班长一脸纠结,看着怀里的大铜锅,又看看林烽和连长,最后咬咬牙:“……那……那说好了,就一小块!还得挑不碍事的地方刮!不然这锅漏了,俺可没法做饭!”

“成交!”李云龙立马拍板,“老班长深明大义!等以后打了胜仗,老子赔你一口新的,比这个还大!”

说干就干。林烽立刻画了简单的被甲弹头草图,分为内部的铅芯和外部的铜被甲。老周找来工具,小心翼翼地从铜锅边缘不显眼的地方,锯下了不大的一块铜料。

接下来就是熔炼。小豆子的童子军早就把那个捡来的小型打铁炉支棱起来了,虽然破旧,但修补一下炉膛,勉强能用。炭火是现成的,风箱的皮囊用鞣制过的羊皮(从废弃村庄找到的破皮袄上拆的)勉强替代。

炉火点燃,拉动着破风箱,火焰呼呼地响。那块黄铜在坩埚里逐渐变红、熔化,化成了一小滩金黄色的铜水。

另一边,小张等人则用剩下的最后一点铅料,熔炼后浇铸成小小的、比标准弹头稍细的铅芯。

最关键的一步是浇铸铜被甲。没有专用模具,林烽就带着老周用之前做铅弹头的石磨模具改造。他们找了两块质地细腻的砂岩,仔细打磨出半球形的凹槽,其中一个凹槽中心留了一个小凸起,以便浇铸时形成容纳铅芯的空腔。

“温度要高,浇铸要快,不然铜水容易凝固!”林烽在一旁指导。

老周亲自操刀,用铁钳夹起滚烫的坩埚,将金红色的铜水小心地浇入合好的石模中。 嗤……一阵青烟冒起。 等待冷却的时间仿佛格外漫长。

打开石模,一个带着浇铸口和飞边的小小铜壳赫然出现!虽然粗糙,但形状已经有了!

“成功了!”围观的人们发出一阵低呼。

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工序更繁琐。需要小心地锯掉浇铸口,打磨掉飞边,然后把预制的铅芯轻轻敲进去,最后再整体打磨抛光,使其符合弹头的形状和尺寸。

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和细致。老周和技术组的人忙得满头大汗。

这时,赵小花带着她的娘子军过来了。“林顾问,周班长,这打磨的活儿,交给我们吧!我们心细!”赵小花主动请缨。质检官现在要介入生产环节了。

林烽眼前一亮:“太好了!小花同志,你们来得正好!这弹头最后的光洁度和形状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飞行稳定性。就交给你们了!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他递过一个用木头削成的标准弹头样品。

“放心吧林顾问!保证完成任务!”赵小花接过样品,立刻组织娘子军们分工。有人负责用细锉刀初步修形,有人负责用磨石精细打磨,有人负责最后用粗布抛光。她们眼神专注,手指灵巧,干得一丝不苟。

林烽又补充道:“注意检查弹头底部是否平整,有没有裂缝。铜被甲和铅芯结合是否紧密。有问题的一律挑出来回炉!”

“明白!裂纹零容忍!”赵小花郑重回答。

于是,生产线再次优化。老周他们负责熔炼、浇铸出粗坯;小张他们负责制作铅芯和初步修剪;赵小花的娘子军负责精加工和质检。

整个营地再次忙碌起来。炉火熊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沙沙的打磨声交织在一起。

李云龙和孔捷看着这流水线作业的场景,感慨万千。 “老孔啊,咱们这哪像是被追剿的残兵啊,这都快赶上一个游击兵工厂了!”李云龙咧着嘴。 “是啊,都是被逼出来的。”孔捷点头,“林顾问这脑子,真是活得很!”

一天下来,成果斐然。虽然因为初次尝试,废品率不低,但最终经过赵小花严格检验合格的铜被甲弹头,竟然有足足八十个!

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替代稀缺铅料的方法,实现了弹头原料的初步自给!复装子弹最重要的“原料闭环”,终于初步形成了!

看着那八十个黄澄澄、闪着金属光泽的新弹头,老班长摸着他那口被刮掉一小块的铜锅,也不那么心疼了,喃喃道:“嗯……要是真能多换子弹,这锅……刮得值!”

林烽拿起一枚精心打磨过的弹头,对着夕阳看了看,脸上露出了笑容。生存与创造的力量,就在这小小的弹头上,熠熠生辉。

(本章字数:4018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