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3章 工规划:复装子弹提上日程

窑洞里的篝火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脸上明暗不定。方才打赢伏击战的喜悦,被那张突如其来的纸条冲淡了不少。一个营的敌军,三百多条枪,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

“他娘的!刚宰了一群狼,又来了只老虎!还让不让人喘口气了?”李云龙率先打破沉默,骂骂咧咧地一脚踢在旁边的空弹药箱上,箱子哐当一声滚出去老远。“三百多人,够咱们喝一壶的了!”

丁伟扶了扶眼镜,借着火光又仔细看了看那纸条,眉头拧成了疙瘩:“老李,光骂娘解决不了问题。三天,就三天时间。转移?这黑灯瞎火的,带着伤员和新加入的弟兄,能跑多远?敌人既然知道煤窑位置,肯定也能摸到咱们的新落脚点。死守?咱们现在满打满算八十三人,子弹平均下来每人不到四发,重机枪子弹也见底了,拿什么守?烧火棍吗?”

气氛更加凝重了。新加入的十二个原国民党兵显得有些不安,互相交换着眼神。一个胆子稍大点的,小声嘟囔:“……一个营……俺们以前一个连碰上红军一个营,都没撑过一炷香……”

孔捷一听就瞪起了眼:“嘿!你这小子,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是红军!能跟你们一样吗?”他虽这么说,但攥着大刀的手也下意识地紧了紧。

“孔副连长,他说的是实话。”林烽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硬拼肯定不行,咱们不能拿战士们的生命去填。转移也不是上策,疲于奔命,反而更容易被敌人以逸待劳追上包围。”

“那咋整?打又不能打,跑又不能跑,总不能跪下来给国民党磕头求他们别来了吧?”李云龙烦躁地抓着头皮,帽子都抓歪了。

林烽走到篝火旁,拿起一根烧了一半的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敌人觉得咱们弹药充足,刚才伏击打得猛,又有‘重机枪’(他指了指民二四式),还有‘大批人马’(他笑着指了指小豆子他们弄的篝火影子),所以他们才会派一个营来,求的是稳妥,一击必杀。我们呢?我们知道自己底子空,弹药快见底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所以,这三天,咱们要做两件事。第一,让敌人觉得咱们更强,更不敢轻举妄动,至少能拖延他们合围进攻的时间。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咱们得抓紧这宝贵的时间,把咱们最大的短板——弹药,给老子补上一点!”

“补上?咋补?这荒山野岭的,上哪弄子弹去?天上还能掉下来不成?”牛大力摸着那挺几乎打空了弹链的重机枪,瓮声瓮气地说。

林烽用树枝敲了敲地,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天上掉不下来,但地上能‘长’出来。老李,丁伟,咱们缴获的那些弹壳呢?还有上次老乡送来换粮食的那些铜边子、旧铅块,都还在吧?”

李云龙被问得一愣:“在是在……堆在那边角落里,都快生锈了。那玩意儿有啥用?还能当饭吃?”

“不能当饭吃,但能变成子弹。”林烽语气坚定地说。

“变成子弹?”李云龙眼睛瞪得溜圆,“林顾问,你没发烧吧?那都是打完的空弹壳,瘪的瘪,裂的裂,还能再用?”

丁伟倒是若有所思:“我好像听老周提起过,说以前有的部队条件艰苦,试过把弹壳捡回来再弄……叫啥来着?”

“复装。”林烽接话道,“就是把完好的弹壳捡回来,重新装上底火、发射药和弹头。虽然性能比原装新弹差些,射程近点,可能偶尔还哑火,但总比没有强!关键时刻能要敌人的命!”

窑洞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复装子弹?这对大多数战士来说,可是个新鲜词儿。只有老周和小张这两个修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林顾问,你说的是‘翻造子弹’吧?”老周激动地挤过来,“俺早年听师傅念叨过,说北洋那会儿有的小厂子就干这个,就是手续麻烦,需要工具,还得有火药和底火……”

“对,就是翻造!”林烽肯定道,“工具,我们可以用缴获的钳子、锉刀、冲子改造。火药,我们还有一点缴获的黑火药,虽然威力小点,但能用。底火是难点……”他沉吟了一下,“可以用缴获的少数整颗子弹拆,或者……我想办法用其他材料试试。最麻烦的是弹头,我们需要铅。”

小张立刻举手:“林顾问,俺记得上次看见老乡家有个破了的铅壶,俺去问问能不能换来!还有那些旧铅块,能熔了!”

“好!”林烽赞许地点头,“小张,这事你负责,明天一早就去办,用咱们多余的红薯干换,态度要好。”

“放心吧林顾问!保证完成任务!”小张挺起胸脯,感觉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又充满了干劲。

李云龙看着林烽,又看看激动的老周和小张,虽然他对这“复装”技术一窍不通,心里直打鼓,觉得这玩意儿太玄乎,空壳子怎么能再变成子弹呢?但他看着林烽那笃定的眼神,想起之前他布置诡雷、指挥伏击的精准老辣,一咬牙一跺脚:

“娘的!老子虽然听不懂你们说的啥底火、弹头的!但老子信你林烽!你说这空壳子能变成子弹,那它就一定能!需要啥?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咱们独立加强连能不能挺过这一关,就看你这‘变废为宝’的法子灵不灵了!”

他大手一挥:“林顾问,这事你全权负责!老周,小张,你们修械班现在第一要务就是搞这个……复装子弹!需要谁帮忙,直接跟我说!孔二愣子,你带几个人,现在就去把咱们所有缴获的弹壳,还有那些铜块、铅块,都给老子搬过来,一颗不准少!”

“得令!”孔捷响亮的应了一声,立刻带着几个战士去搬东西。

林烽也不耽搁,立刻从篝火里抽出根木炭,又找丁伟要了张记账的糙纸铺在平整的石头上,蹲下身就画了起来。

战士们好奇地围拢过来,只见林炭笔飞舞,一个个简易却结构清晰的零件图出现在纸上。

“大家看,”林烽边画边讲解,声音清晰,“这是弹壳整形模具,找块硬木,中间按照子弹型号凿个孔,把瘪了的弹壳放进去,用这根小铁棍慢慢敲圆……”

他画了一个小冲子:“这个,用来把旧底火的残渣捅掉,小心别把凹槽弄坏了。”

又画了个小勺:“这个很重要,量药勺,每个勺子量多少火药必须固定,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炸膛,少了子弹没劲甚至退不了壳。就用竹子或者小铜片做。”

“这是装弹头的……嗯,暂时叫压弹器吧,也是硬木挖槽,把弹头放上去,慢慢压进装好火药的弹壳口,要压紧,但不能把弹壳口弄裂……”

他画得仔细,讲得明白,连李云龙这种大老粗都伸着脖子,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问一句:“哎,林顾问,这凹槽是干啥的?”“哦哦,固定底火用的啊……有点意思。”

老周和小张更是眼睛都不眨,死死盯着图纸,生怕漏掉一个细节。老周不住地点头:“妙啊!林顾问,你这法子虽然土,但一看就靠谱!比俺师傅当年说的还清楚!”

小张也兴奋地说:“工具咱们基本都能做!缴获的那套修枪工具里,小锉刀、钳子、冲子都有!缺的咱们自己打磨!”

李云龙听得眉开眼笑,用力拍着林烽的肩膀:“哈哈哈!好!太好了!老子就知道你林烽肚子有货!就这么干!需要啥铁器,把缴获的那些破枪刺刀熔了用!”

林烽被拍得龇牙咧嘴,笑道:“老李,你轻点……工具好做,难的是材料和熟练工。我们需要大量完好的弹壳,需要铅,需要稳定的火药来源。而且这活要细心,不能急,一开始可能失败率高,甚至有点危险。”

他看向众人,神色严肃起来:“特别是捣鼓底火和装火药的时候,千万不能见明火,不能磕碰。以后咱们划定一块地方,远离窑洞和宿舍,专门做这个,派专人看守。”

“安全第一!”丁伟立刻接口,“这事必须立规矩!谁违反,关禁闭!”

“没错!”李云龙虎着脸,“都听见没?谁毛手毛脚点了炮仗,老子把他屁股打开花!”

战士们哄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林烽把画好的图纸郑重地交给老周和小张:“老周,小张,这事就拜托你们了。先试着做几套工具,然后试着复装几颗,看看效果。不要怕失败,总结经验。这是我们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

老周双手接过图纸,像捧着宝贝一样,声音都有些哽咽:“林顾问,连长,你们放心!俺就是不吃不睡,也把这复装子弹给咱连弄出来!”

小张也坚定地点头:“俺跟着周师傅,一定尽快学会!”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李云龙满意地点头,然后扯开嗓子喊道,“炊事班!老马!还有没有吃的?给咱们的技术骨干弄点热的!吃饱了好干活!”

赵小花立刻端过来几碗还温热的野菜汤和几个烤红薯。老周和小张也顾不上客气,接过碗蹲在一边,一边囫囵吃着,一边就着火光研究起图纸来。

李云龙拉着林烽和丁伟走到一边,压低声音:“林顾问,你刚才说第一件事,是让敌人觉得咱们更强,咋弄?”

林烽微微一笑:“虚张声势。敌人不是三天后才到吗?从明天开始,咱们的人,分成三五一组,轮流到山坳口、附近的山梁上显显身影,也不用多,每天换个地方,换批人,让他们远远看着,觉得咱们人不少,而且在频繁调动,像是在布置什么。”

孔捷凑过来:“这个俺在行!俺带人去!保证走得昂首挺胸,显得咱们兵强马壮!”

“还有,”林烽补充道,“夜里,除了窑洞口的篝火,再远远地多点几堆,隔一会儿让童子军们再去晃一晃影子。动静弄大点,偶尔可以故意弄出点金属碰撞声,或者让大力偶尔打一两发重机枪点射。”

丁伟眼睛一亮:“妙!疑兵之计!让他们摸不清咱们虚实,以为咱们严阵以待,甚至可能有援兵,不敢立刻全力进攻,肯定会先侦察试探,这就为咱们复装子弹争取了时间!”

“对!”林烽点头,“就是要让他们疑神疑鬼,拖延时间。咱们白天一部分人警戒虚张声势,一部分人全力复装子弹、加固工事。晚上轮流休息。这三天,每一分钟都宝贵无比!”

李云龙听得连连点头,用力一拍大腿:“就这么干!他娘的,咱们就跟他们玩一回空城计!哦不,是实城计!咱们是真要造子弹!”

计划已定,整个独立加强连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孔捷带着几个精神头足的战士,立刻就去安排明天“演戏”的路线和班次。牛大力则开始心疼地规划他那所剩无几的重机枪子弹,琢磨着在哪几个关键时刻打点射最能唬人。

窑洞一角,老周和小张已经带着修械班的两个学徒,叮叮当当地干了起来。找硬木的找硬木,磨冲子的磨冲子,熔铅块的熔铅块(在远离窑洞的空地上),虽然一开始笨手笨脚,不是木头凿歪了,就是冲子磨秃了,但干劲十足。

林烽则穿梭其间,不时指点一下:“老周,这个凹槽再深半毫米……”“小张,熔铅小心烟,别吸进去。”“对,就这样,慢慢敲……”

李云龙背着手,在窑洞里踱来踱去,看着忙碌的众人,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他走到复装小组旁边,看着那些废弃的弹壳在小张手里慢慢被敲圆,忍不住拿起一个看了看:“嘿,还真像那么回事了!”

小张抬起头,抹了把汗,憨厚地笑道:“连长,等俺们弄出第一颗,第一个给您看!”

“好小子!有志气!”李云龙哈哈大笑,“好好干!等咱们子弹充足了,老子带你们打下山去,端了国民党区公所,给你弄一把新的老虎钳!”

夜更深了,但煤窑里灯火通明(多了好几处松明火把),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压低声音的交流声,战士们巡逻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紧张的希望。

新加入的十二个兵看到这一幕,原本的不安渐渐被感染,也主动加入进来,有的去帮忙搬东西,有的跟着孔捷去熟悉明天“演戏”的路段,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同和归属感。

小豆子和其他几个童子军,则被安排了新任务——捡柴火。为接下来几晚的“篝火疑兵”储备“弹药”。孩子们干劲十足,跑进跑出。

丁伟则趴在记账的石板上,重新规划着极其有限的物资:多少红薯干用于换铅,多少留给伤员和新兵,多少用于日常消耗……眉头依旧紧锁,但笔下却不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周那边终于成功做出了第一个弹壳整形模具和一把简易量药勺。小张也成功熔炼出了第一小坨铅块,正准备试着浇铸弹头。

林烽检查着初步成果,点了点头:“很好!第一步很顺利。大家辛苦了,今晚先到这里,轮流休息,明天天亮继续!记住,安全第一!”

李云龙也发话了:“对!都给老子去睡觉!养足精神!明天还有硬仗要打——造子弹的硬仗!”

战士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工具,各自找地方休息。窑洞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哨兵轻微的脚步声。

李云龙躺在干草铺上,却有点睡不着,歪头看着旁边同样没睡着的林烽,小声问:“林顾问,你说……咱们这土法子,三天时间,真能造出够打的子弹吗?”

林烽在黑暗中轻声回答:“老李,事在人为。能造出一颗,就能造出十颗、一百颗。就算一开始不够打,也能让敌人以为咱们够打。这就够了。”

李云龙沉默了一下,嗯了一声:“娘的,老子信你!睡觉!明天接着干!”

他闭上眼,心里盘算着:一个营……三百多条枪……老子要有子弹,非崩得你们满山跑不可!

窑洞外,山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三天后那场更大的风暴。而窑洞里,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正随着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悄然发芽。

(本章字数:4982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