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4章 战后清点,人才账本初现端倪

山坳里暂时恢复了寂静,只有风吹过光秃秃树枝发出的呜咽声,以及战士们压抑的喘息和偶尔因伤痛发出的闷哼。劫后余生的狂喜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和失去战友的沉痛。

李云龙脸上的兴奋劲头还没完全下去,就不得不面对冰冷的现实。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硝烟混合成的黑泥,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声音沉了下来:“各排,清点人数!汇报伤亡!卫生员,抓紧时间救治伤员!动作都快点儿!缴获的东西也归拢一下!”

命令下达,队伍立刻动了起来,虽然人人疲惫,但秩序井然。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区别,再累,该做的事一点不能含糊。

很快,初步统计结果就报到了李云龙这里。 “报告连长,一排原有战斗人员12人,现存9人,牺牲3人,轻伤2人。” “二排原有10人,现存8人,牺牲2人,重伤1人,轻伤1人。” “手枪队8人全部在场,轻伤3人。” “娘子军12人全部在场,无人伤亡。” “童子军10人全部在场,无人伤亡。” “报告连长,缴获统计完了!”一个战士兴奋地跑过来,“捷克式轻机枪一挺!子弹还有差不多两百发!汉阳造步枪五支,子弹一百余发,手榴弹二十来个!还有几个干粮袋!嘿嘿,发财了连长!”

李云龙默默听着伤亡数字,拳头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又少了五个能打能拼的老兄弟,还有一个重伤员,在这缺医少药的荒山野岭,能不能挺过去都是未知数。他咬了咬牙,没让情绪流露出来,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妈的……把牺牲的同志……找个地方,暂时掩埋,做个标记。等以后……以后再回来接他们回家。重伤员抬到避风的地方,尽全力救!”听到缴获,他脸色才稍微好看点,“嗯,不错,总算没白忙活!机枪和子弹看好了,这可是宝贝!”

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幸存下来的战士们默默地执行命令,挖掘冻土,安置战友,每个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但那挺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和几支步枪,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丝实实在在的慰藉和底气。

林烽靠坐在一棵老松树下,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同样不好受。虽然他是穿越而来,与这些战士并无深厚感情,但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眼前逝去,那种冲击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他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李云龙之前为什么宁愿硬冲也不想“瞎琢磨”——在绝对的火力和兵力劣势下,任何计谋都伴随着牺牲和风险。

这时,那位名叫赵小花的娘子军队长,带着几个姑娘走了过来。她们脸上还带着惊惧,但眼神却异常坚定。赵小花手里拿着一些从衣服上撕下来的相对干净的布条,还有一个缴获的军用水壶(里面装的是清水)。 “连长,让我们帮伤员处理一下伤口吧。”赵小花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恳切。

李云龙看了她们一眼,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嗯,辛苦你们了。小心点,轻一些。需要啥去找卫生员要。” “哎!”赵小花应了一声,立刻带着姐妹们蹲下身,开始小心翼翼地给伤员清洗伤口(用冷开水)、包扎。她们的动作或许不算专业,但那份专注和温柔,却让原本因疼痛而呻吟的伤员们安静了许多,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林烽的目光跟着赵小花她们移动,心中暗自点头。这些女同志同样是宝贵的资源,细心、坚韧,在护理、后勤甚至未来的通讯工作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散开来。突围是成功了,但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继续漫无目的地转移?粮食怎么办?弹药怎么补充?伤员怎么安置?仅靠现有的战斗力量,恐怕很难走远。那挺机枪是好,可坏了怎么办?子弹打完了怎么办?

他的专业本能开始发挥作用。作为一个工程师,他习惯性地思考资源配置和系统优化。眼下这支队伍,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其武器需要维护,人才需要挖掘的队伍。

忽然,他的耳朵捕捉到旁边两个战士的小声对话。 一个年轻战士看着自己手里刚缴获的汉阳造步枪,愁眉苦脸:“糟了,这枪栓好像有点卡,上次战斗磕了一下可能有点变形,这要遇上敌人咋办?” 旁边一个年纪稍大、手掌粗大布满老茧的战士凑过去看了看,瓮声瓮气地说:“俺瞅瞅……嗯,是有点弯,卡榫这里有个毛刺。要是有把小锉刀,俺兴许能给你蹭平溜喽。俺以前在老家铁匠铺帮工,这类小活儿常干。”

另一个战士接口道:“周老栓你还会这个?我这儿刺刀座有点松旷,老晃荡,你能整不?” “得有家什才行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叫周老栓的战士摇摇头,一脸遗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铁匠铺帮工?会修理金属件? 林烽的眼睛猛地亮了!人才啊!这简直就是沙漠里的甘泉!

他猛地想起原身的身份——兵工厂技术顾问!他的职责不就是发掘和培养技术工人,修复和制造武器吗? 之前光顾着思考战术突围,差点把这老本行给忘了!

他立刻强撑着站起来,走到那名叫王铁根(之前对话中提到的铁匠铺帮工)和周老栓的战士面前,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尽管脸色依旧苍白):“两位同志,你们刚才说,会修理铁器?”

王铁根和周老栓见是林顾问,立刻有些拘谨地站起来。王铁根搓着手,憨厚地说:“报告林顾问,俺就是打过几年铁,抡过大锤,会点粗浅的手艺,修修补补还行,精细的可弄不了。” 周老栓也点头:“俺也是,就会修个锄头犁耙啥的,摆弄枪炮可是外行。”

“够了!足够了!”林烽欣喜道,“手艺都是相通的!能看懂结构,会用工具,这就是基础!太好了!”他像是发现了宝藏,立刻从自己那件破旧军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着的小本子和半截铅笔。

本子边缘已经磨损,封面上还沾着点点暗红色的血迹(是原身受伤时染上的)。他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些原身关于兵器维修的笔记和数据。

他在空白页上,郑重地写下了两个名字:王铁根,周老栓。然后在后面标注上:“王:有铁匠基础,熟悉金属特性,手感好,可培养为枪械维修骨干。周:有农具修理经验,动手能力强,细心,可培养为一般技工或装配工。”

写完后,他还不忘抬头鼓励两人:“队伍现在困难,急需你们这样有手艺的同志发挥作用。以后有机会,我教你们更精细的修理技术。”

王铁根和周老栓受宠若惊,他们只是普通的战士,甚至算不上战斗骨干,何曾受过技术顾问如此重视?两人连忙挺直腰板,黑脸上泛着红光:“请林顾问放心,俺们一定好好学!绝不给您丢脸!”

这边的动静引起了李云龙的注意。他处理完伤亡和缴获情况,刚喘口气,就看到林烽又在那里“鼓捣”他的小本本,还跟两个战士聊得火热。他不由得皱起眉头,迈步走了过来。

“林顾问,你又琢磨啥呢?不好好休息,瞎记录啥?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枪使?”李云龙的大嗓门一如既往,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同志们恢复体力,清点弹药,琢磨下一步往哪儿走!你老盯着本子有啥用?不如多练练枪法防身实在!”他这话主要是心疼林烽不爱惜自己身体,刚突围完就忙活,但表达方式依旧是他李云龙式的“粗暴关心”。

林烽早就摸透了这位连长嘴硬心软的脾气,也不生气,反而笑着把笔记本递过去:“连长,您看看。这可不是虚的。这位王铁根同志以前是铁匠,这位周老栓同志会修农具,这都是我们急需的技术人才啊!以后武器坏了,总不能都扔了吧?有人能修,就等于多了几条枪啊!那挺捷克式,要是坏了,您指望谁修?”

李云龙狐疑地接过本子,翻了两眼。上面那些机械图纸和数据他看得头晕,但“可培养为枪械维修骨干”、“可培养为一般技工”这几个字他还是认识的。他看看一脸憨厚、手掌粗糙的王铁根和周老栓,又看看一脸认真的林烽,砸吧砸吧嘴。

“哦……就这?”他把本子塞回林烽手里,语气似乎还是不以为然,“打个铁修个锄头,跟修枪造炮能是一回事?老子还是觉得多练拼刺刀更靠谱……行了行了,你爱记就记吧,也算个事儿。”他虽然嘴上吐槽,但心里也隐约觉得林烽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尤其是最后那句“捷克式坏了谁修”,戳中了他的心思。只是他更信奉直接的力量,对这些“技术活”一时半会还转变不了观念。

但他也没阻止,毕竟林烽是技术顾问,搞这些“名堂”算是本职工作,而且刚才突围确实靠了人家的“鬼点子”。他最后补了一句,算是默认和支持:“王铁根,周老栓,既然林顾问看得起你们,以后就多跟着学学!但平时该站岗放哨、该打仗冲锋,一样不能落下!听见没?”

“是!连长!”两人赶紧立正回答,声音洪亮。

林烽笑了笑,小心地收好他的“人才账本”。他知道,要让李云龙彻底理解技术的重要性,还需要时间和事实来说话。但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他开始有意识地在队伍里扫视,看看还能不能发现其他“隐藏技能”的人才。

就在这时,负责在山坳口警戒的战士突然压低声音喊道,语气带着一丝疑惑:“连长!有情况!远处那烟……好像越来越大了!而且那怪味……有点像……有点像烧焦的木头混着什么东西馊了的味儿?”

刚刚稍缓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

李云龙猛地抓起望远镜(缴获的,倍数不高但勉强能用),冲到坳口向外观察。林烽也心中一紧,收起本子,跟了过去。

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远处山梁背后,那股诡异的浓烟确实比刚才更大了,灰黑色的烟柱袅袅升起,空气中隐约飘来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了焦糊和**的气味。

是老百姓失火了?还是敌军在焚烧什么东西?或者是……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情况?

刚刚摆脱追兵,又发现了技术苗子的些许宽慰,立刻被这新的、未知的异常所取代。

“全体隐蔽!不准出声!加强警戒!”李云龙低声下令,脸色变得无比严肃。

那诡异的烟柱和怪味,如同一个新的谜团和潜在的威胁,笼罩在刚刚获得片刻喘息的小部队上空。

(第四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