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126章 战场抢修记录:3天修复武器150支

老鸦山的战斗进入了最白热化的阶段。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枪炮声从早到晚几乎未曾停歇,阵地上空的硝烟浓得化不开,泥土被鲜血反复浸染成了黑褐色。巨大的伤亡和装备损耗考验着双方的意志和耐力。

对于警卫团而言,林烽领导的装备科,此刻已然成为了维系这条防线不至于崩溃的“生命线”。那五十人的团队,分散在战场后方相对安全的几个隐蔽点,构成了三个昼夜不停运转的“临时修械点”,成为了枪械的“急诊室”。

最大的一个修械点就设在团指挥所旁边的天然岩洞里,由林烽亲自坐镇。另外两个较小的点,则分别设在一营和二营阵地后方的掩蔽部里,由小张和刘二各带一队人马负责。三个点之间时有人员往来,运送急需的零件或者转移重伤员(指武器)。

岩洞修械点里,景象令人震撼。十几盏昏暗的油灯和蜡烛(防止暴露目标)映照下,地上铺满了油布,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亟待维修的武器零件、工具和半成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锉刀沙沙的摩擦声、还有战士们急促的脚步声和汇报声,交织成一曲紧张而有序的战地交响乐。

不断有满身硝烟、一脸焦急的战士或者通讯员冲进来: “林科长!三号阵地又一挺捷克式哑火了!枪机卡死了!” “修复点!快!一连急需备用撞针!断了三根了!” “二营送来的!五支步枪炸膛了!看看还能不能救!” “迫击炮!迫击炮的底座支架被炸弯了!”

林烽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大脑核心,快速诊断着送来的“伤员”,声音沙哑却清晰地分派任务: “这支捷克式,导气箍堵了,老三,用通条蘸油清理!” “这三支炸膛的步枪,枪管废了,但枪机可能还能用,拆!零件分类!” “撞针去三号零件箱拿!小李小王,你们专门负责更换撞针和复进簧!” “迫击炮支架,张师傅!麻烦您带人加热校正!小心火候!” “二娃,记录!今天上午修复步枪二十五支,轻机枪一挺,消耗撞针……”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动作飞快,配合默契。张铁匠带着两个徒弟,在岩洞一角支起微型炉火,专门处理需要热校正或淬火的金属件,叮当的锤声极富节奏。赵小花则带着质检组的人,穿梭在各个工作台之间,不仅检查修复好的武器,还随时抽查备用零件的质量,确保不出纰漏。

幽默感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也成了一种珍贵的调剂。一个战士送来一支枪托被子弹削掉一大块的步枪,苦着脸说:“林科长,您看这……还能修吗?总不能让我抱着枪管砸人吧?”

林烽检查了一下枪机部位,发现完好,笑了笑:“枪托没了,那就当‘花口撸子’(一种无托手枪的俗称)用!不过射程得凑近点!刘二,找根结实点的木棍,暂时给他绑上当托子,打完仗再换好的!”

众人一阵轻笑,紧张的气氛稍缓。

另一个战士来领备用零件,看着堆积如山的待修武器,感叹道:“林科长,你们这儿比俺们前沿还忙活啊!俺们是枪打热了歇会儿,你们这锤子锉刀都快抡冒烟了!”

小张头也不抬地回道:“你们负责让敌人歇菜,我们负责让你们手里的家伙别歇菜!分工不同,都一样重要!”

三天,整整七十二个小时。三个修械点的工作人员轮流休息,但机器(人力)几乎从未停转。困了就在角落铺件大衣眯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冷馒头,手被工具磨破了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干。他们的眼窝深陷,浑身沾满油污,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和坚定。

因为他们知道,每快速修复一支步枪,前沿就可能多消灭一个敌人;每修好一挺机枪,就能为战友提供一片安全的火力屏障;每校正一门迫击炮,就能将死亡的铁雨更精准地泼向敌群。

三天下来,战果辉煌。根据三个修械点的记录汇总: 累计修复各型步枪一百二十支!其中大部分更换了关键小零件,如撞针、弹簧、抽壳钩等,少数进行了枪管更换(用报废枪的)或枪托应急加固。 修复捷克式轻机枪两挺!主要是解决了过热变形、供弹机构卡滞等复杂问题。 修复八二迫击炮一门!校正了变形的底座和支架,确保了射击稳定性。 更换各类大小零件超过一百三十个! 这意味着,几乎相当于将一个满编步兵连的装备从头到尾彻底维护了一遍!许多武器甚至是反复损坏、反复修复后又再次重返战场!

这个惊人的数字传到团指挥所,连见惯了世面的李云龙都震惊了。 他对着电话线那头的孔捷(分别在一营指挥部)吼道:“老孔!你听到了吗?一百五十支!三天!老子这一个团的家伙事儿,快让老林他们换个遍了!这他娘的哪是修械所?这是老子队伍的再造父母啊!”

孔捷在电话那头也感慨万分:“是啊,没有他们玩命似的抢修,咱们的阵地早就因为武器耗尽而崩溃了。他们修的不仅仅是枪,是咱们的命啊!”

丁伟更是直接跑到了林烽的岩洞修械点,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和堆放在洞口准备送回前线的修复好的武器,这位硬汉参谋长竟然眼眶有些发红,他重重地拍了拍林烽的肩膀(这次动作轻了不少):“老林……辛苦了!弟兄们……辛苦了!我代表前沿所有战士,谢谢你们!”

林烽抹了一把额头的汗,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参谋长,客气啥?咱们分工不同,目标一样。只要前沿的枪还能响,我们这儿的锤子就不能停!”

阻击战最艰难的阶段,终于在战士们顽强的抵抗和林烽团队超乎想象的后勤保障下,硬生生挺了过来。装备科用他们手中的锤子、锉刀和智慧,在这场钢铁与意志的较量中,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让“损坏武器快速归队”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变成了支撑阵地不倒的坚实基石。

(本章字数:4800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